-
公开(公告)号:CN1135416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705294.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3K17/687 , H03K17/081
Abstract: 一种基于开关瞬态特性优化的可调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关断特性优化电路、导通特性优化电路、基准电路、欠压保护电路、上电复位电路、输入级施密特电路SMT1、比较器电路COM1、与门电路AND1和AND2、反相器电路INV1、NMOS管MN1和MN2;本发明对外部功率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过程分开优化并且实现可调,关断时通过控制内部输出级低侧NMOS管的驱动电压,进而实现分段电流控制外部功率管的关断;导通时通过控制输出级高侧NMOS管的栅极驱动电流以及栅极电容充放电速度进而调整外部功率管的导通。本发明能够在降低电流和电压尖峰的同时,改善电磁干扰特性,优化开关特性,进而保护了应用系统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730750.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南郊化学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C07C315/04 , C07C317/44 , C07C315/06 , B01J23/88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除草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催化氧化制备2‑氯‑3‑甲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的方法,其包括S100合成四组分氧化物催化剂Zn9Fe3BiMo12O5,S200将2‑氯‑3‑甲基‑4‑甲磺酰基苯乙酮、四组分氧化物催化剂Zn9Fe3BiMo12O5、N,N‑二甲基亚砜加入压力釜中,加入氧化剂并加热进行氧化反应,依次经过滤、调碱、洗涤、调酸、萃取、蒸馏后得到2‑氯‑3‑甲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在步骤S200过滤时得到滤液的同时得到四组分氧化物催化剂Zn9Fe3BiMo12O51,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烘干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可用于下一次反应。本申请具有原料反应彻底,反应产生的三废少以及便于回收催化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69257.3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STC变换器阵列的去中心化逐次逼近功率管理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功率控制管理的技术领域。针对单一开关电容变换器在常规工作时只能实现固定比例的变压功能,不能像开关电感变换器一样实现灵活的电压调节的缺陷,通过将STC变换器模块化并阵列化,根据不同级别的功率输出需求或电压需求,横向或纵向地调整模块化的变换器的工作相数和级数,逐次逼近地调节STC变换器阵列的工作状态,至输出电压为目标区间。针对STC变换器阵列,本发明提出的去中心化逐次逼近功率管理策略可以在不降低效率的条件下,增加单元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增强模块化STC变换器阵列的调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0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69330.8
申请日:2020-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化学合成的硫酸铅为活性物质,与粘结剂和导电剂形成的导电胶共同制造铅酸电池电极的方法。所述粘结剂包括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物。有机聚合物含有羟基、羧基、磺酸基的有机高聚物及其盐;无机物一般是一些氧化物,如PbO、Pb3O4等,它们都能与活性物质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而使它们粘结在一起;所述导电剂包括金属铅粉和具有导电性或电容性的含碳材料,如导电炭黑、石墨粉、乙炔黑、导电聚合物等。导电胶的使用可以提高极板的机械性能及其电化学性能,可以使电极快速活化,也可以替代传统铅酸电池使用的短纤维和木质素磺酸钠等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0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569330.8
申请日:2020-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化学合成的硫酸铅为活性物质,与粘结剂和导电剂形成的导电胶共同制造铅酸电池电极的方法。所述粘结剂包括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物。有机聚合物含有羟基、羧基、磺酸基的有机高聚物及其盐;无机物一般是一些氧化物,如PbO、Pb3O4等,它们都能与活性物质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而使它们粘结在一起;所述导电剂包括金属铅粉和具有导电性或电容性的含碳材料,如导电炭黑、石墨粉、乙炔黑、导电聚合物等。导电胶的使用可以提高极板的机械性能及其电化学性能,可以使电极快速活化,也可以替代传统铅酸电池使用的短纤维和木质素磺酸钠等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81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730750.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浙江南郊化学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C07C315/04 , C07C317/44 , C07C315/06 , B01J23/88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除草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催化氧化制备2‑氯‑3‑甲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的方法,其包括S100合成四组分氧化物催化剂Zn9Fe3BiMo12O5,S200将2‑氯‑3‑甲基‑4‑甲磺酰基苯乙酮、四组分氧化物催化剂Zn9Fe3BiMo12O5、N,N‑二甲基亚砜加入压力釜中,加入氧化剂并加热进行氧化反应,依次经过滤、调碱、洗涤、调酸、萃取、蒸馏后得到2‑氯‑3‑甲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在步骤S200过滤时得到滤液的同时得到四组分氧化物催化剂Zn9Fe3BiMo12O51,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烘干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可用于下一次反应。本申请具有原料反应彻底,反应产生的三废少以及便于回收催化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47705.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C12Q1/6806 , G16B25/20 , G16B30/10 , C12Q1/689 ,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R1/725 , C12R1/46 , C12R1/2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因探针的制备方法及装置、探针和试剂盒,其中,所述基因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疾病对应的至少一种微生物;对所述至少一种微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至少一种微生物的目标基因序列;基于所述至少一种微生物的目标基因序列,制备所述目标疾病对应的基因探针。
-
公开(公告)号:CN114469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086410.7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盐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纳米颗粒内部是由四乙氧基硅烷通过水解聚合形成的用于吸附并聚集细菌的网状结构,纳米颗粒的表面含有用于抗菌的长链烷烃的季铵盐基团。以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和四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一步加热搅拌的方法,利用易得且便宜的商品化原料,以大于90%的产率制备得到该季铵盐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通过“吸附—聚集—破坏”的机理来杀伤细菌,同时该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并可在室温下长期稳定保存至少400天,适合在含水体系中的各种抗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69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6410.7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盐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纳米颗粒内部是由四乙氧基硅烷通过水解聚合形成的用于吸附并聚集细菌的网状结构,纳米颗粒的表面含有用于抗菌的长链烷烃的季铵盐基团。以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和四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一步加热搅拌的方法,利用易得且便宜的商品化原料,以大于90%的产率制备得到该季铵盐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通过“吸附—聚集—破坏”的机理来杀伤细菌,同时该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并可在室温下长期稳定保存至少400天,适合在含水体系中的各种抗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82875.7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配电网AC/DC变流器的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提出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配电网AC/DC变流器的简化建模方法,包括构建AC/DC变流器简化模型和构建下垂控制器简化模型两个步骤。AC/DC变流器简化模型包括:由受控交流电压源和线路电感串联构成的交流部分简化模型,由第一阻抗、受控直流电压源和第二阻抗串联构成的直流部分简化模型。下垂控制器简化模型包括Q-U控制器简化模型和P-f控制器简化模型,控制直流部分简化模型的直流电压实现交直流有功功率无差跟踪,控制交流部分简化模型的交流电压和交流频率实现变流器的P-f、Q-U下垂控制。简化模型仿真速率高,排除变流器精细化模型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损耗,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