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62196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017291.7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33 ,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嵌入吸液芯式平板热管,由高导热基板、吸液芯和工作介质构成,在基板的上表面内侧设置有上窄空腔,在基板的下表面内侧设置有下窄空腔,在上窄空腔与下窄空腔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在连通通道之间还设置有贯穿通道;在下窄空腔、上窄空腔、连通通道以及贯穿通道内表面设置吸液芯;工作介质位于基板内部的上窄空腔、下窄空腔、贯穿通道以及连通通道中。本发明多通道嵌入吸液芯式平板热管,不仅大大增加了蒸发和冷凝的有效换热面积,还能实现多个局部高热流点热源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大冷却面扩散传播,实现了提高受热面的温度均匀性和降低电子设备表面温度水平的目标,进而保证电子设备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119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10213547.9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嵌合槽道吸液芯,包括热管壁、蒸汽腔、设置在热管壁上的普通槽道以及将普通槽道间隔开的肋,其特征在是:在所述的肋上开设有嵌合槽道,所述的嵌合槽道的深度小于普通槽道的深度;所述的嵌合槽道的形状为三角形或倒梯形。该新型毛细芯热管以普通槽道为“Ω”形和嵌合槽道为倒梯形或三角形组合最优,不仅能消去热短路现象,使得热流量能顺畅到达蒸发薄液膜区,大大增加了蒸发传热面积,从而提高热管的传热能力。而且能更加有效利用普通槽道间的肋上空间,减轻热管本身的重量。此外更因为气液交界面能自由进退槽道而使充液更加方便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119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13547.9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嵌合槽道吸液芯,包括热管壁、蒸汽腔、设置在热管壁上的普通槽道以及将普通槽道间隔开的肋,其特征在是:在所述的肋上开设有嵌合槽道,所述的嵌合槽道的深度小于普通槽道的深度;所述的嵌合槽道的形状为三角形或倒梯形。该新型毛细芯热管以普通槽道为“Ω”形和嵌合槽道为倒梯形或三角形组合最优,不仅能消去热短路现象,使得热流量能顺畅到达蒸发薄液膜区,大大增加了蒸发传热面积,从而提高热管的传热能力。而且能更加有效利用普通槽道间的肋上空间,减轻热管本身的重量。此外更因为气液交界面能自由进退槽道而使充液更加方便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201569344U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20257293.6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嵌合槽道吸液芯,包括热管壁、蒸汽腔、设置在热管壁上的普通槽道以及将普通槽道间隔开的肋,其特征在是:在所述的肋上开设有嵌合槽道,所述的嵌合槽道的深度小于普通槽道的深度;所述的嵌合槽道的形状为三角形或倒梯形。该新型毛细芯热管以普通槽道为“Ω”形和嵌合槽道为倒梯形或三角形组合最优,不仅能消去热短路现象,使得热流量能顺畅到达蒸发薄液膜区,大大增加了蒸发传热面积,从而提高热管的传热能力。而且能更加有效利用普通槽道间的肋上空间,减轻热管本身的重量。此外更因为气液交界面能自由进退槽道而使充液更加方便灵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