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型桩受荷试验中准确定位模型桩位置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438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406985.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型桩受荷试验中准确定位模型桩位置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考虑模型桩制造误差的中心定位及固定系统、模型桩高度调节系统以及侧向固定系统;中心定位及固定系统包括中心定位夹具,中心定位夹具带有分瓣漏斗形夹头;本发明实现了对模型桩的准确定位及无损养护和拆除,有效提高了后期试验精度;所述装置通过调节高度调节螺栓可以针对不同嵌固比的情况进行试验,并适用于不同桩径的试验设计,便于制造、应用范围广。

    用于研究桩-岩界面破坏机理的实验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324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486533.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桩‑岩界面破坏机理的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实验桩的实验箱、位于实验箱上方的反力架以及位于反力架与实验箱之间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架固定,下表面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可作用于实验桩上的传力杆相连接,该传力杆上还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用于研究桩‑岩界面破坏机理的实验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组合拆卸和安装,可方便准确的量测桩顶向下位移量,适用于CT‑X‑ray实验平台。

    用于研究桩-岩界面破坏机理的实验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32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86533.3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桩-岩界面破坏机理的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实验桩的实验箱、位于实验箱上方的反力架以及位于反力架与实验箱之间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表面与反力架固定,下表面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可作用于实验桩上的传力杆相连接,该传力杆上还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用于研究桩-岩界面破坏机理的实验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组合拆卸和安装,可方便准确的量测桩顶向下位移量,适用于CT-X-ray实验平台。

    一种铸铜转子感应电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87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2032.4

    申请日:2017-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7/165 H02K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铜转子感应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转轴,所述转子位于定子内,且定子和转子之间有气隙,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齿、定子槽、电枢绕组和定子轭,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导条和端环;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电枢绕组采用的绕组型式为单双层绕组,将短距绕组中的同一相的上下层导体合起来用单层绕组,而不同相的上下层导体采用双层绕组,并按同心式双层绕组端部形状将其端部连接起来,形成单双层绕组,转子导条采用上宽下窄、上下底以转轴轴心为圆心的同心弧线的新型结构。本发明可改善起动性能,节省定子绕组及转子鼠笼用铜,降低电机温升,提高电机效率。

    一种MoS2/石墨烯复合对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5663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29208.1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H01G9/2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石墨烯复合对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首先采用三电极电化学沉积体系,以氧化石墨烯/高氯酸锂混合水溶液为电解液,直接在FTO导电玻璃上电沉积氧化石墨烯薄膜,并同时将其电化学还原为石墨烯薄膜;然后将石墨烯薄膜作为衬底,在四硫代钼酸铵/氯化钾水溶液中继续电沉积MoS2,得到MoS2/石墨烯复合薄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MoS2/石墨烯复合薄膜可直接被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无需任何后处理工序。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用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206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32358.5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用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采用Hummers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水溶液;然后将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分散剂添加到氧化石墨水溶液中,并利用超声剥离法得到稳定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紧接着采用喷雾法直接在预热的导电基底上沉积氧化石墨烯薄膜;最后通过肼蒸汽化学还原法以及高温煅烧等工艺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以得到对电极用石墨烯薄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用石墨烯薄膜,不仅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有效地传输电子,而且具有均匀性好、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能初步替代昂贵的金属铂对电极。

    一种石墨烯-CoS纳米片复合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55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1259.0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CoS纳米片复合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由石墨烯薄膜和CoS纳米片阵列构成;所述石墨烯薄膜是通过喷涂工艺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沉积氧化石墨烯薄膜,再经电化学还原所得;所述CoS纳米片阵列直接电化学沉积生长在氧化石墨烯薄膜表面。本发明公开的石墨烯-CoS纳米片复合对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具有低温操作、快速大面积制备、环境友好的特点;同时,所制备的复合对电极具有电子迁移率快、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小、催化活性高的特性,有效提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一种石墨烯宏观材料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420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2423.8

    申请日:2014-0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宏观材料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将石墨烯宏观材料用作吸降噪的吸声材料。该应用方法利用石墨烯宏观材料的泡沫多孔性或薄膜作用,使入射声波能量尽可能无反射地进入吸声材料,并使声能绝大部分被吸收。该应用方法适用于控制、调整室内的混响时间和降低喧闹场所的噪声,以改善室内听闻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进一步,对所述的石墨烯宏观材料的不同形态加以复合使用,可以同时吸收高、中、低频率的声能,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交通工具、大型影院和剧场、会议场所、厂矿企业生产车间、室内装潢、军事器械、机械设备、中央空调等吸声降噪应用领域。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ZnO/石墨烯复合纳米结构光阳极及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5757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99835.7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ZnO/石墨烯复合纳米结构光阳极及制法,该复合光阳极由ZnO纳米颗粒和电子传输性能优越的石墨烯组成ZnO/石墨烯复合纳米结构,再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制备在导电基底上得到光阳极。本发明公开的ZnO/石墨烯复合纳米结构光阳极,由于引入了石墨烯作为光激发电子的收集和传输通道,与现有未添加石墨烯的ZnO纳米颗粒光阳极相比,ZnO/氧化石墨烯复合光阳极在有效降低电子复合损耗的同时,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效率,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短路电流,从而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该光阳极制备方法和工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