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双相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3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5867.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双相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及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高熵合金的制备原料为Fe、Ni、Cr、Mn和Ti金属颗粒或块锭,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上述金属颗粒或块锭按照设定比例称取,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真空电弧炉和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将制备的高熵合金铸锭在热处理炉中进行高温均匀化处理获得单相组织,随后对试样进行等温淬火处理,析出强化相,形成双相高熵合金,在保持较高塑性的前提下具有高的强度,实现强韧化。本发明所制备的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制备过程简单,利于工业规模化生产,可推动高熵合金在实际生产中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Mn微合金化提高耐热铝合金高温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9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941372.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Mn微合金化提高耐热铝合金高温强度的方法,将中间合金锭按所需成分比例称取,在电阻炉中熔化,静置、精炼处理后浇注在金属模具或砂型中进行成形。熔炼过程中为了减小烧损,确保合金成分的准确性,需按一定顺序加入不同中间合金锭。将成形后的Mn微合金化耐热铝合金在热处理炉中进行常规的固溶+人工时效处理,然后进行长时间的热暴露处理,即可获得一种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的耐热铝合金。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显著提高析出强化相粒子的抗粗化能力并抑制高温过程中有害的相转变;所制备的通过Mn微合金化的耐热铝合金能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制备的高强耐热铝合金显现出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制备工艺简单。

    一种工业纯单相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8704.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纯单相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组成元素包括Fe、Ni、Cr、Mn,化学式为FeaMnbCrcNid,式中a、b、c、d分别表示对应金属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合金中杂质元素总量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4%‑1.0%。该制法为:按照原子百分比配制工业纯度的各元素的金属块体颗粒;将金属块体颗粒在工业用熔炼炉中熔炼并浇注成锭;将铸锭在高温热处理炉中均匀化处理,取出水淬至常温;然后将合金锭进行热锻,再将合金锭锻造成需要的型材。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大幅降低了高熵合金工业化生产成本,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冷拉拔成形能力,所制备的丝材可用于金属增材制造和焊接用丝,扩大了高熵合金的工业化应用。

    使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硅颗粒显著细化的铜管吸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3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155084.0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硅颗粒显著细化的铜管吸铸方法,首先通过电阻炉对过共晶铝硅合金进行熔炼,采用热电偶和可控温控仪对熔体进行控温,合金熔清后进行除气去渣精炼处理。随后熔体随炉冷却接近设定温度580‑660℃时进行保温处理,之后于设定温度580‑600℃时采用铜管进行差压吸铸取样,随后将吸取熔体的铜管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凝固获取合金试样。本发明对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出现的初生硅相有很好的细化效果,能获得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的初生硅颗粒;与常规铸造相比,本发明可使共晶凝固组织离异化,将常规铸造中出现的片状共晶硅相颗粒化,为改善初生硅和共晶硅的形貌及其在显微组织中的分布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思路。

    防水反冲安全检查井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6214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336016.5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反冲安全检查井盖装置,包括井座、设置在井座上的井盖和设置在井盖下侧的旋扣装置,井座和井盖在一端铰接,旋扣装置包括设置在井盖下侧的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横条和设置在横条端部的旋杆,旋杆穿过井盖上设置的圆弧槽,横条能够通过旋杆沿圆弧槽旋转,当旋出井盖边缘时,横条一端位于井座的凸缘下方并与之紧配合,与井座铰接的井盖被牢固地固定在井座上,当反方向旋至圆弧槽的尽头,横条脱离井座的凸缘,旋扣解除,井盖能够开启。本防水反冲安全检查井盖装置结构简单,易装配,可以有效防止因水反冲而致井盖与井座分离现象,适用城市和道路建设工程。

    用于甲烷催化燃烧的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419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68084.4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甲烷催化燃烧的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包括载体、载体上涂层及负载上,载体为堇青石蜂窝陶瓷,涂层为γ-Al2O3溶胶过渡涂层及CeO2-Y2O3溶胶助剂涂层。制备方法:将堇青石蜂窝陶瓷浸渍在γ-Al2O3溶胶中,烘干焙烧,得到涂覆有γ-Al2O3溶胶过渡涂层的载体;将γ-Al2O3溶胶过渡涂层的载体浸渍在CeO2-Y2O3溶胶中得到担载体;以钯Pd溶胶作为活性组分,将钯Pd溶胶涂覆在担载体之上,得到整体式催化剂且钯的负载量占整体式催化剂总质量的0.05%~0.2%;所述钯Pd溶胶为硝酸钯溶胶、醋酸钯溶胶或氯化钯溶胶。本发明对甲烷的催化燃烧转化率高,钯Pd用量少。

    防水反冲安全检查井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62143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36016.5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反冲安全检查井盖装置,包括井座、设置在井座上的井盖和设置在井盖下侧的旋扣装置,井座和井盖在一端铰接,旋扣装置包括设置在井盖下侧的转轴、安装在转轴上的横条和设置在横条端部的旋杆,旋杆穿过井盖上设置的圆弧槽,横条能够通过旋杆沿圆弧槽旋转,当旋出井盖边缘时,横条一端位于井座的凸缘下方并与之紧配合,与井座铰接的井盖被牢固地固定在井座上,当反方向旋至圆弧槽的尽头,横条脱离井座的凸缘,旋扣解除,井盖能够开启。本防水反冲安全检查井盖装置结构简单,易装配,可以有效防止因水反冲而致井盖与井座分离现象,适用城市和道路建设工程。

    合金重熔与凝固中的微孔演化实时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71498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33028.4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合金重熔与凝固中的微孔演化实时成像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加热炉、微焦点X射线管与控制器及用于接收并处理微焦点X射线管发射并穿过合金试样的X射线的图像及数据分析计算机,在升降装置的升降台上设有试样船,试样船位于加热炉的炉膛内,所述的试样船由U形框及前蒙皮、后蒙皮组成,前蒙皮、后蒙皮分别贴合在U形框的前后两侧,并由U形框及前蒙皮、后蒙皮围合形成试样空腔,所述U形框的开口向上。本发明具有低成本、易拆卸、易安装的试样船,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适于合金的重熔与凝固;设计有同步移动装置,实现跟踪观察;可方便的观察合金重熔与凝固时微孔的演变过程。

    一种通过镍微合金化提高铝硅镁系合金高温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0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43405.4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镍微合金化提高铝硅镁系合金高温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铝硅镁系合金原料的熔炼过程中加入Ni,浇入铸型形成铸件/铸锭;(2)将步骤(1)获得的铸件/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在基体中析出一定量的、细小的、弥散分布的Al‑Si‑Ni化合物粒子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本发明可使铝硅镁系合金在250℃和300℃下的高温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且制备工艺简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种联合微合金化的耐高温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76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394453.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微合金化的耐高温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Sb:0.03wt.%,Mn:0.2wt.%;余量为Al‑4wt.%Cu合金。该制备方法为:(1)按质量百分比,熔炼得到含Sb和Mn的铝合金铸锭;(2)将步骤(1)的铝合金铸锭进行固溶处理;(3)将固溶处理后的铝合金锭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制得。本发明通过Sb和Mn的联合微合金化来降低时效析出强化相粒子尺寸,并提高其数密度和热稳定性来提高铝合金的高温强度,本发明可在短时高温暴露和长久高温热暴露后均拥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