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校既有校园建筑性能提升与空间长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5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88913.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校既有校园建筑性能提升与空间长效优化方法,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调研和实测框架,展开对高校既有校园建筑典型案例的建筑性能状况和空间使用状况的调研和实测,对高校既有校园建筑典型案例的性能状况和空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等步骤;本发明建立从建筑性能与空间调研、评价、提升与长效优化在内的完整机制与方法,切实提升高校既有校园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及其空间对于不同需求和功能的适应能力,实现高校既有校园建筑资源的长效利用,为高校既有校园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科学量化、既有现实可操作性又有一定预见性的技术方法,对于我国面广量大的既有建筑改造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种传统民居建筑渐进式空间及物理性能一体化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28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567055.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统民居建筑渐进式空间及物理性能一体化提升方法,对基于DPE的传统民居建筑渐进式性能提升方法进行了深度研究。研究以江苏宜兴周铁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展开,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与方法,由传统民居建筑调研与实测、传统民居建筑及性能状况评价、性能提升策略与目标制定、性能标准确定、性能提升设计以及设计性能量化模拟分析几个步骤组成。本发明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再利用提供科学量化、既有现实可操作性又有一定预见性的理论依据,有助于避免因盲目操作对传统民居建筑资源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以及对于我国面广量大的既有建筑改造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种基于多模态时空数据的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71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7684.4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模态时空数据的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优化方法,涉及公共空间优化领域,在学校公共空间设计领域,通过系统实证调研与量化研究建立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形态与活力信息数据库,根据形态和活力各自的关键性指标体系对于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进行量化研究与分析,并通过基于多模态时空数据的人体感知数据实测和分析,建立空间形态—人体感知—空间活力之间的动态模型,研究空间形态与空间活力的关联机制,进而凝练提出大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优化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大学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的精确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也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城市小型公共空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8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86138.4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城市小型公共空间优化方法,涉及建筑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确定空间形态与活力评价指标及量化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与网络开源平台获取描述空间形态与活力特征的多模态数据,采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城市规划层面和具体空间层面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形态优化方法等步骤。本发明引入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小型公共空间形态与活力评价体系,为小型公共空间优化方法提供量化依据。从总体布局与具体空间两个层面探讨公共空间形态与活力的关联性,以期在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方面为小型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升提供新思路。

    一种传统民居建筑渐进式空间及物理性能一体化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2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67055.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统民居建筑渐进式空间及物理性能一体化提升方法,对基于DPE的传统民居建筑渐进式性能提升方法进行了深度研究。研究以江苏宜兴周铁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展开,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与方法,由传统民居建筑调研与实测、传统民居建筑及性能状况评价、性能提升策略与目标制定、性能标准确定、性能提升设计以及设计性能量化模拟分析几个步骤组成。本发明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再利用提供科学量化、既有现实可操作性又有一定预见性的理论依据,有助于避免因盲目操作对传统民居建筑资源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害,以及对于我国面广量大的既有建筑改造同样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