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15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010575800.1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东南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岸LNG装卸臂的自动对接系统,系统包括:目标定位模块,用于采集目标法兰和装卸臂末端法兰的位姿;规划模块,用于规划装卸臂末端运动至目标法兰的运动轨迹,以及装卸臂末端法兰的姿态;驱动模块,用于驱动装卸臂运动以及装卸臂末端法兰调整姿态;交互模块,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信息及规划的结果。本发明采用两重定位的模式,每一重定位的装卸臂驱动原理不相同,不仅能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浮动目标法兰动态识别与定位,且保证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此外,对装卸臂的运动特性进行参数化建模,将运动控制进行数据量化,不再依赖人员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克
-
公开(公告)号:CN10689742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101688.6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用户出行驻留行为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及分割;(2)利用无监督分类方法,设置多个聚类数目,对信令数据单元中的空间点进行聚类,并通过聚类评分指标评价每一个聚类结果,评分高者为最佳聚类;(3)根据最佳聚类得出信令数据单元中所有候选驻留点及相关时间的信息集合;(4)根据时间阈值及各候选驻留点的信息集合,对候选驻留点驻留时长进行计算和筛选,输出每用户每天各驻留点空间位置、到达时间及驻留时长。本发明使用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避免了人为主观判断带来的干扰,避免了市区与郊区基站分布不均匀的特性带来的识别准确率的折中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40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242831.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观山可视域的测量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下模块:整体数据库场景建构模块,通过倾斜摄影实测获取包含山体及城市区域的数字化模型;观测区域全表面栅格化模块,用于提取观测区域并对模型表面进行栅格化;观察点球面坐标系创建模块,设定观察点并根据视线夹角创建球体坐标系;山体有效投影面切割模块,在球体坐标系中切割出山体有效投影面;观山视线遮挡计算模块,用于生成观山视线并对视线是否被遮挡进行计算;数据输出及成像模块,输出观山可视域数据并成像并生成观山可视域地图。
-
公开(公告)号:CN109883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42831.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观山可视域的测量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下模块:整体数据库场景建构模块,通过倾斜摄影实测获取包含山体及城市区域的数字化模型;观测区域全表面栅格化模块,用于提取观测区域并对模型表面进行栅格化;观察点球面坐标系创建模块,设定观察点并根据视线夹角创建球体坐标系;山体有效投影面切割模块,在球体坐标系中切割出山体有效投影面;观山视线遮挡计算模块,用于生成观山视线并对视线是否被遮挡进行计算;数据输出及成像模块,输出观山可视域数据并成像并生成观山可视域地图。
-
公开(公告)号:CN1098165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72439.8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业态大数据与建筑形态的城市用地自动识别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及输入模块、数据库建构模块、机器学习训练模块、自动识别模块及数据输出模块,该系统通过提取城市业态点的数据分布特征及城市空间三维实体的多维度形态特征进行城市用地的自动识别。本发明能够应对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对城市地块用地性质的判定,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系统对不同规模城市用地性质的高效自动化精细识别,为城市现状建设用地的测度和绘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测绘途径及参考,有效节约人工测绘的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7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188233.3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空间形态自动分区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给定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形态基础数据,得到多个空间单元;针对每个空间单元,按照设定的多个城市空间形态指标自动计算,生成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汇总表;将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汇总表所对应的矩阵采用无监督聚类算法进行聚类,聚类过程中,设置不同的聚类参数进行多次聚类运算,并对各聚类结果进行评分,确定最佳聚类结果;根据最佳聚类结果,得到城市空间形态自动分区的结果;并进一步可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关键影响指标。本发明可以客观而全面地洞悉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进而形成自动分区的结果及关键影响指标,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容易出现的主观判断或考察维度单一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5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575606.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3213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城市用地活力模式及影响因素的方法,对城市时空活力强度数据的特征进行提取、聚类;并且获取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矢量数据,在统一坐标系的情况下,对各种数据进行空间融合并融合统一到相同的研究单元中,构建城市活力影响机制的渐进梯度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活力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组合模式。本发明前半部分利用的非负矩阵分解技术,快速、准确地实现大范围下小尺度的精细动态特征提取,为后期的有效聚类提供了降维后的等价矩阵,且提取的特征由于方法中施加的非负数约束,具有现实解释性,后半部分提出的渐进梯度回归模型适用于检验多个要素之间线性或非线性的多种相关性关系,能够分析不同活力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157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75800.1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东南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船岸LNG装卸臂的自动对接系统,系统包括:目标定位模块,用于采集目标法兰和装卸臂末端法兰的位姿;规划模块,用于规划装卸臂末端运动至目标法兰的运动轨迹,以及装卸臂末端法兰的姿态;驱动模块,用于驱动装卸臂运动以及装卸臂末端法兰调整姿态;交互模块,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信息及规划的结果。本发明采用两重定位的模式,每一重定位的装卸臂驱动原理不相同,不仅能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浮动目标法兰动态识别与定位,且保证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此外,对装卸臂的运动特性进行参数化建模,将运动控制进行数据量化,不再依赖人员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克服了液压驱动的时延性和惯性超调,提高了对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75606.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城市用地活力模式及影响因素的方法,对城市时空活力强度数据的特征进行提取、聚类;并且获取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矢量数据,在统一坐标系的情况下,对各种数据进行空间融合并融合统一到相同的研究单元中,构建城市活力影响机制的渐进梯度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活力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组合模式。本发明前半部分利用的非负矩阵分解技术,快速、准确地实现大范围下小尺度的精细动态特征提取,为后期的有效聚类提供了降维后的等价矩阵,且提取的特征由于方法中施加的非负数约束,具有现实解释性,后半部分提出的渐进梯度回归模型适用于检验多个要素之间线性或非线性的多种相关性关系,能够分析不同活力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974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01688.6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用户出行驻留行为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及分割;(2)利用无监督分类方法,设置多个聚类数目,对信令数据单元中的空间点进行聚类,并通过聚类评分指标评价每一个聚类结果,评分高者为最佳聚类;(3)根据最佳聚类得出信令数据单元中所有候选驻留点及相关时间的信息集合;(4)根据时间阈值及各候选驻留点的信息集合,对候选驻留点驻留时长进行计算和筛选,输出每用户每天各驻留点空间位置、到达时间及驻留时长。本发明使用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避免了人为主观判断带来的干扰,避免了市区与郊区基站分布不均匀的特性带来的识别准确率的折中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