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BFRP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隧道衬砌

    公开(公告)号:CN1105939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32938.X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BFRP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隧道衬砌。所述BFRP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隧道衬砌包括环形的三层材料;第一层和第三层均采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制成,中间层为填充的自密实工程水泥基复合混凝土材料(ECC);相邻层之间密切贴合,形成隧道衬砌结构。采用该装配式BFRP管混凝土组合材料制作的隧道衬砌结构,外层BFRP管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材料更耐腐蚀,且密度小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低、易开裂渗水的问题,以及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差、不宜在氯离子含量高的海水等腐蚀性环境中使用的缺点,为解决跨海隧道的耐久性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72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06975.0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试验测量混凝土的实际收缩值对不考虑坍落度修正系数的ACI(1978)模型引入修正系数η1综合考虑粉煤灰、矿渣粉、减缩剂掺量对混凝土收缩终值的影响,通过试验测量混凝土的实际收缩值对CEB‑FIP(1990)模型的平方根双曲线型时程函数引入修正系数η2综合考虑粉煤灰、矿渣粉、减缩剂掺量对混凝土收缩发展过程的影响,将两者结合得到掺有粉煤灰、矿渣粉及减缩剂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预测模型。采用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掺矿物掺合料和减缩剂的低水胶比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对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的收缩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为盾构管片装配精度及结构使用的耐久性提供了解决方案。

    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77605.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包括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与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和预应力监控系统相连;压电发电装置将隧道路面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储能电路,储能电路储存电能并将其储电量传输至控制中心;B组应力传感器将检测的压电预应力构件预应力大小传输至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检测的预应力大小和储电量通过储能电路供电控制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调整压电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大小。本发明通过对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的控制,实现对预应力大小的智能化调节。

    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831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1277605.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智能预应力隧道混凝土衬砌系统,包括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与压电预应力构件、压电发电装置、储能电路、B组应力传感器和预应力监控系统相连;压电发电装置将隧道路面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储能电路,储能电路储存电能并将其储电量传输至控制中心;B组应力传感器将检测的压电预应力构件预应力大小传输至预应力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检测的预应力大小和储电量通过储能电路供电控制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调整压电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大小。本发明通过对压电预应力构件两端电压的控制,实现对预应力大小的智能化调节。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72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906975.0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试验测量混凝土的实际收缩值对不考虑坍落度修正系数的ACI(1978)模型引入修正系数η1综合考虑粉煤灰、矿渣粉、减缩剂掺量对混凝土收缩终值的影响,通过试验测量混凝土的实际收缩值对CEB‑FIP(1990)模型的平方根双曲线型时程函数引入修正系数η2综合考虑粉煤灰、矿渣粉、减缩剂掺量对混凝土收缩发展过程的影响,将两者结合得到掺有粉煤灰、矿渣粉及减缩剂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预测模型。采用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掺矿物掺合料和减缩剂的低水胶比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对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的收缩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为盾构管片装配精度及结构使用的耐久性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种拼接式碳纤维盾构隧道

    公开(公告)号:CN219327543U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23276345.9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接式碳纤维盾构隧道,是由一个以上的盾构管片,沿盾构隧道纵向和环向,通过相邻两个盾构管片错缝拼接在一起得到;所述盾构管片为弧线形,截面为矩形,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在盾构管片的四周侧面设置有安装槽和榫头孔,拼接后安装槽内均填充有橡胶条;相邻盾构管片通过圆形榫头插入榫头孔连接在一起,安装完成后在榫头孔内灌注环氧浆液。采用该盾构管片制作的盾构隧道自重小,强度高,耐腐蚀,施工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地预防隧道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隧道管片开裂渗水、结构腐蚀以及冻害等问题。碳纤维材料制作的盾构管片表面光洁,在美化隧道内环境的同时,节约了隧道内装的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