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2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5709.7
申请日:2024-12-06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和纤维电池二维编织结构的复合材料结构电池及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结构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碳纤维束与纤维电池进行二维编织,增强结构电池在轴向和横向方向的力学性能。所使用的碳纤维束的可以是1k、3k、6k、12k、24k的。所使用的纤维电池是以单根或多根纤维为基底的纤维基电池。碳纤维束和纤维电池可以采用平纹、斜纹和缎纹的编织方式,通过手工编织或机器编织方式编织成为织物。将编织结构通过液体成型工艺制备结构电池,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结构电池储能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同时提升结构电池在多个方向上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28052.4
申请日:2024-06-06
IPC: H01M50/207 ,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503 , H01M5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纤维电池的复合材料结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结构电池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自身力学性能较好的纤维电池与复合材料相结合制备复合材料结构电池,通过纤维电池与基体之间良好的界面结合,使得纤维电池能在储存电能的同时作为增强体纤维承受一定的外界载荷,实现复合材料的结构储能一体化,减轻结构电池的重量、提高结构储能器件的空间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4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072321.8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的相变蓄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相变蓄热纤维包括聚合物纤维基体和高熵钒基壳层相变纳米微胶囊;高熵钒基壳层相变纳米微胶囊均匀嵌于聚合物纤维基体中,其中聚合物纤维基体含量占比85~95wt%,高熵钒基壳层相变纳米微胶囊占比5~15wt%;高熵钒基壳层相变纳米微胶囊为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高熵钒基壳层相变纳米微胶囊的核层为长碳链脂肪烃相变材料,壳层为高熵钒基相变材料XaVbO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制备得到复合结构相变蓄热纤维兼具高强度和相变焓值(>15J/g),可广泛应用于蓄热保暖领域和储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792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40534.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A61L15/26 , A61L15/32 , A61L15/24 , A61L15/42 , D04H1/728 , D04H1/4358 , D06M15/333 , D06M15/21 , D06M15/15 , B29D7/01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延展褶皱结构水凝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可赋予水凝胶褶皱结构和因子梯度分布,增强其延展性能,同时使因子在创面中心和两侧呈现梯度释放,极大地提高募集干细胞效果,在敷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63850.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型聚酰胺6基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三步熔融聚合法将聚醚酯二元醇作为软链段制备得到高粘度、力学性能优异、弹性显著的PA6基聚醚酯基热塑性弹性体,再将PA6基聚醚酯基热塑性弹性体与PA6并列复合经熔融纺丝得到本征弹性与形态弹性共存的PA6基并列复合弹性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制备得到的PA6基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相容性好、弹性效果显著、力学性能优异,强度可高达3.57cN/dtex,可以同时满足市场对功能化材料和弹性纤维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13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9651.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7C231/02 , C07C233/36 , C07C233/78 , C07D207/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酰胺基聚合物的解聚再生方法。解聚再生方法中包含解聚,所述解聚为将含酰胺基聚合物、二元羧酸解聚剂和水混合后密闭,升温至解聚温度将其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本发明的解聚再生方法中还可以包含水解、分离纯化或再聚。本发明的解聚、再聚工艺简单,不使用有机溶剂,成本低廉,安全环保,易于实现含酰胺基聚合物,特别是聚酰胺、聚氨酯和聚酯酰胺的规模化稳定化再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及重要的经济价值,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0698.7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编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偏心理论的异形结构件编织工艺推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所述三维模型,获得芯模关键截面的均匀化表面网格;基于偏心编织理论和所述均匀化表面网格,获得编织角矢量场;根据所述编织角矢量场,优化芯模不同区域上的期望织物结构;通过所述期望织物结构,推理生成偏心编织工艺参数。本发明推理生成的工艺参数完全消除了异形结构件复杂几何特征处的织物缺陷,内外侧覆盖率差降低24%以上,突破了传统编织工艺的编织位姿约束,为大尺寸异形结构件低成本、快速且自动化的编织生产线工艺规划软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68800.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室温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弹性体由含不对称脂肪环的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或聚酯二元醇、动态氢键扩链剂合成,其中,聚氨酯分子链中同时存在线性和非线性氢键,线性氢键的存在赋予了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而非线性氢键又使得聚氨酯弹性体在保持强度的同时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自修复效果,不对称脂肪环结构的高空间位阻可以抑制聚氨酯链段结晶,提升了聚氨酯的透明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大于30MPa,断裂应变大于1000%,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在微量水的辅助下室温修复48h修复效率大于80%,以及良好的透明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7422.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1F6/38 , D01F11/06 , D01D5/06 , C08F220/44 , C08F230/08 , C08F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纤维、阻燃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及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腈纤维以丙烯腈、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和苯乙烯磺酸胺为原料,进行均相溶液共聚,经干喷湿纺得到;将聚丙烯腈纤维通过预氧化处理得到阻燃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本发明制备的阻燃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阻燃效果好,且纤维力学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9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82155.1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静电气喷纺的超细纤维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细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首先将配置好的纺丝液输送至变频控温装置储存,随后将纺丝液灌注进入静电气喷纺丝装置,在电场和气流场的双场作用下,射流牵伸细化‑鞭动卷曲,通过湿汽诱导射流发生快速相分离,固定纤维的卷曲形态,得到纤维集合体材料,纤维集合体材料为纤维膜或纤维絮片,最后对纤维集合体材料熔接复合/喷胶热轧,干燥定型后得到超细纤维多孔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静电气喷纺实现超细纤维多孔材料的高效制备,同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超细纤维多孔材料孔隙率的精确调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