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锑-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9950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0705354.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或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呈纳米棒状,其中,锑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原位合成生成的碳基层中。制备方法为: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处理原始多壁碳纳米管,得到酸化的碳纳米管;将酸化的碳纳米管、聚乙二醇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然后加入三氯化锑,再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前述混合溶液中加热、保温;冷却后洗涤、干燥,得到三氧化二锑/碳纳米管前驱物;将其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混合均匀,充分研磨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锑/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易控制,产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充放电效率、循环效率及高倍率性能。

    一种锑‑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875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36133.5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锑‑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材料由三氧化二锑(Sb2O3)前驱物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流变态混合物通过原位还原及原位碳包覆制备而得。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置换反应溶剂热合成三氧化二锑前驱物,再将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与三氧化二锑前驱物混合均匀后加入水调成流变态,之后于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制备而得锑/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条件较易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得的锑/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充放电效率、循环效率及高倍率性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6862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0897762.X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为模板,将聚吡咯原位聚合在纳米纤维表面,再原位生长二硫化钼,具有中空管状结构,二硫化钼片层均匀分布于氮掺杂碳纳米纤维表面,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尺寸均匀;其制备方法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纺丝原液的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膜的合成,聚吡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膜的合成,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纳米纤维膜的合成,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合成。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环保;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具有高表面积、高循环稳定性、高电导性、高倍率性能和高比容量,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一种锑-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995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05354.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或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呈纳米棒状,其中,锑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原位合成生成的碳基层中。制备方法为: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处理原始多壁碳纳米管,得到酸化的碳纳米管;将酸化的碳纳米管、聚乙二醇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然后加入三氯化锑,再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前述混合溶液中加热、保温;冷却后洗涤、干燥,得到三氧化二锑/碳纳米管前驱物;将其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混合均匀,充分研磨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锑/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易控制,产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充放电效率、循环效率及高倍率性能。

    一种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926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550112.8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二硫化钼限域在中空纳米带结构的碳层内,复合材料外层为氮掺杂的碳层。本发明所述的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水热法制备三氧化钼纳米带,低温反应在三氧化钼纳米带表面原位生长聚吡咯得到核壳结构的三氧化钼-聚吡咯二元复合材料,再通过高温硫化制备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可用作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以及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型能源的理想电极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导电性好、容量高等优点。

    一种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92655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550112.8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中的二硫化钼限域在中空纳米带结构的碳层内,复合材料外层为氮掺杂的碳层。本发明所述的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水热法制备三氧化钼纳米带,低温反应在三氧化钼纳米带表面原位生长聚吡咯得到核壳结构的三氧化钼‑聚吡咯二元复合材料,再通过高温硫化制备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可用作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以及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型能源的理想电极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导电性好、容量高等优点。

    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5018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0853046.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管套管结构,内部为二硫化钼纤维芯、外部为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壳;二硫化钼纤维芯与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壳之间有空隙。制备方法包括:将硫代钼酸铵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于溶剂中,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硫代钼酸铵纳米纤维,烘干,表面处理,浸入到吡咯/盐酸溶液中,滴加氯化铁/盐酸溶液,原位聚合,得到表面包覆聚吡咯的纤维,洗涤,干燥,在氩气/氢气混合气为保护气氛的条件下进行高温还原,然后在氩气条件下进行高温碳化,即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兼具高比容量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得到应用。

    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6862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97762.X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为模板,将聚吡咯原位聚合在纳米纤维表面,再原位生长二硫化钼,具有中空管状结构,二硫化钼片层均匀分布于氮掺杂碳纳米纤维表面,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尺寸均匀;其制备方法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纺丝原液的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膜的合成,聚吡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膜的合成,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纳米纤维膜的合成,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合成。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环保;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具有高表面积、高循环稳定性、高电导性、高倍率性能和高比容量,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50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3046.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H01M4/5815 H01M4/6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化钼/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管套管结构,内部为二硫化钼纤维芯、外部为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壳;二硫化钼纤维芯与氮掺杂碳纳米纤维壳之间有空隙。制备方法包括:将硫代钼酸铵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于溶剂中,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硫代钼酸铵纳米纤维,烘干,表面处理,浸入到吡咯/盐酸溶液中,滴加氯化铁/盐酸溶液,原位聚合,得到表面包覆聚吡咯的纤维,洗涤,干燥,在氩气/氢气混合气为保护气氛的条件下进行高温还原,然后在氩气条件下进行高温碳化,即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兼具高比容量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得到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