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浪发电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93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7166.0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浪发电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浪发电装置,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顶面可拆卸的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面固定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固定有安装板,所述转动管的表面固定有摇杆,所述摇杆的底端固定有摆锤,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的内壁面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链轮,所述转动轴两端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发电机。在本发明中,发电机的旋转柱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利用海浪发电,漂浮板漂浮在海面上,可以在发电时降低因为潮汐受到的影响,增加了海浪发电的效率。

    一种机械加工用内径测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50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17299.8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机械加工用内径测量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中机械加工用内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底座,所述测量底座的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测量主机,所述测量逐渐内设有数据处理模块。在对内径逐渐变化的加工件进行内径测量时,先使两个测量杆同时与加工件的顶部以及底部内壁压紧,随后推动测量台,使其带动加工件向靠近或远离测量杆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随着加工件内径的改变,两个测量杆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发生改变,此时利用两个距离传感器之间实时的距离减去初始距离来获得加工件内部对应位置的内径数据,从而提高了对内径逐渐变化的加工件内径的测量效率。

    一种爬行式制氢转化炉炉管内漏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04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910686112.X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爬行式制氢转化炉炉管内漏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中爬行式制氢转化炉炉管内漏磁检测装置包括主检测装置、副检测装置、仿生爬行装置,仿生爬行装置包括电机、曲轴、支架、三对足,电机连接曲轴,一对前足、一对中足、一对后足依次沿曲轴长度方向设置,并在曲轴带动下沿行进方向前后摆动,主检测装置设置在前足与中足之间,后足与副检测装置之间设置万向节,副检测装置末端设置编码结构;主检测装置沿轴向磁化被检炉管,副检测装置沿周向磁化被检炉管,副检测装置通过辅助主检测装置,检测出炉管壁中沿各个方向开展的缺陷。本发明能更好地贴合炉管内直管部分和弯曲部分的形状,实现对制氢转化炉炉管缺陷的全面检测。

    基于互联网的离散智能制造系统控制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9709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18028.0

    申请日:2019-01-09

    Abstract: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离散智能制造系统控制终端,涉及控制终端设备与设施,包括机体,机体前表面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下方设有识别键且识别键位于机体前表面上,机体内部设有放置装置,放置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显示屏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与识别键通过导线连接,此装置主要解决的问题为,输入键盘的放置问题,此装置在需要使用输入键盘时,将两组放置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将其自动拔出,当放置装置从机体中移出以后,将输入键盘放置到放置装置上,并通过卡位装置将输入键盘进行固定,此时就可以使用输入键盘,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键盘乱放的问题,而且还能加快输入,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井筒内低品位余热回收的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290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54281.3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井筒内低品位余热回收的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装置,涉及利用热管技术开采地热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取废弃油井中的低品位余热。所述装置包括同轴设置并串接在一起的一组串级套筒和一组热管节,串级套筒和热管节相间分布或两个热管节之间设有多个串级套筒,且所述装置的上端部和底端部均为串级套筒;串级套筒用于吸收地层中的热量,并将热量依据热管传热原理向上传递给热管节,热管节同样依据热管传热原理将传递上来的热量继续向上传递给相间分布的串级套筒,通过这种一级一级向上的热量传递,最终将地层深处的热能提取到地面上来。本发明采用翅片热管来连接多级重力热管,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个串级式翅片重力热管的换热效率。

    小直径螺旋换热管漏磁内检测装置及串并联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7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54282.8

    申请日:2018-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83

    Abstract: 小直径螺旋换热管漏磁内检测装置及串并联检测方法,涉及螺旋换热管漏磁内检测技术。为了实现对小直径螺旋换热管的漏磁内检测。所述装置包括探头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检测探头;探头驱动机构驱动检测探头在换热器管内移动;所述检测探头包括中间连接体、以及依次同轴分设于中间连接体两端的磁化体、钢珠支撑体、端部连接体;每个磁化体包括周轴设置的衔铁、磁铁以及钢管筒体;选择将多个检测探头在单根管内串联,然后再在多根管内将之前串联的检测探头进行并联使用,同时对多根管道进行检测,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节省了时间与人力。

    连续抽油杆螺旋屈曲最小临界载荷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832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1393651.1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螺旋屈曲最小临界载荷的确定方法,属于石油钻采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抽油杆螺旋屈曲最小临界载荷的确定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螺旋屈曲临界载荷的确定方法确定临界载荷值偏大的问题。本发明将载荷函数加载到连续抽油杆非线性瞬态动力学方程中,设置连续抽油杆的计算时间并进行有限元计算;通过减小阻尼比ξ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直到连续抽油杆各位置处的挠度在计算时间范围内保持不变为止;然后增大井底无量纲压力,重新设置悬挂拉力函数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直至连续抽油杆的挠曲线已形成螺旋,对应的井底压力为连续抽油杆正弦屈曲向螺旋屈曲转变的最小临界载荷。本发明适用于连续抽油杆螺旋屈曲最小临界载荷的确定。

    一种确定采油井受效聚合物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7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80263.6

    申请日:2018-01-27

    Abstract: 一种确定采油井受效聚合物用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注聚井静态垂向和平面劈分系数公式;利用注聚井的注入量、静态垂向劈分系数与平面劈分系数计算劈分到周围连通采油井的受效注入量;以采油井为中心累加与其连通的注聚井劈分给其的受效注入量;计算实际采液量与受效注入量间的差值;设定这个差值的阈值,依据贪心算法寻找小于阈值的采油井并固定与其连通的注聚井的劈分系数,然后按差值从小到大搜索存在连通劈分值固定数与连通注聚井数差1的采油井,若存在则根据实际采液量与受效注入量的差值修正劈分系数,直到无可修正的劈分系数;利用量子蛙跳算法对其他未固定的劈分系数进行寻优;依据劈分系数计算采油井的受效聚合物用量。

    漏磁法检测在役管道焊缝裂纹扩展的磁-结构耦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717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0988314.0

    申请日:2017-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漏磁法检测在役管道焊缝裂纹扩展的磁‑结构耦合方法,具体为:一、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参数化赋值;二、选择结构应力分析单元类型,进行管道焊缝建模,施加位移和载荷边界条件;三、基于VCCT技术,构造初始微裂纹,按照能量释放率准则,进行裂纹扩展计算;四、根据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张开距离和扩展长度,进行裂纹位置处空气网格重构;五、根据管道焊缝结构特点,在管道焊缝裂纹处,构造永磁铁、衔铁、极靴的管道外检测磁化结构模型;六、设计管道焊缝上方圆弧路径,提取磁‑结构耦合计算结果并分析漏磁的位置和强度,衡量裂纹扩展进程;七、重复三至六,反复计算分析,至管道断裂。本发明可判据管道焊缝损伤程度。

    一种特种加工用3D打印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69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93996.2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种加工用3D打印设备,包括成型平台,所述成型平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倒U形架,所述倒U形架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横杆,所述倒U形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材料放置臂,所述材料放置臂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材料轮,所述横杆的前侧活动连接有D打印笔,所述成型平台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调整架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成型平台,通过电机驱动锥形齿转动,第二锥形齿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传动块向相对面移动,传动块带动推拉杆在控制槽内移动,推拉杆带动转动杆在限位滑块的顶部转动,转动杆带动顶轴向下移动,顶轴带动成型板向下移动,使成型板与成型平台主体外壳的底部接触,达到快速收纳成型板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