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限元及实时监测的健康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8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98564.0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健康监测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有限元及实时监测的健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被测结构体的设计数据信息,建立初始有限元模型对被测结构体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计算获取被测结构体结构响应敏感位置;S2:根据被测结构体结构响应敏感位置进行传感器的布置并进行数据监测和传输;S3:通过将实际值与健康范围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桥梁是否处于健康状态;S4:当结构测量到的受力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相符时,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辩识算法调节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到的结果一致,用修正后的计算模型指导以后的施工。以提高健康监测的准确性,降低监测所需的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75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398341.4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水工程损伤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损伤识别方法,该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损伤识别方法如下:步骤一、设定标准比对模板:从BIM的三维模型中选取水下结构模型,将水下结构模型导出BIM转换成水下结构数据,以该水下结构数据作为标准比对模板;步骤二、选取样本数据;步骤三、综合损伤识别:本发明利用标准比对模板与三维数据进行比对,从中找出水下结构所对应的样本数据,利用样本数据与标准比对模板的差异,对水下结构的综合损伤进行分析识别;由于样本数据与标准比对模板的差异点必然是水下结构的异常点,所以本发明可以对水下结构的异常进行精准识别。

    一种机动式水上施工平台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8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4901.8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动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式水上施工平台。该机动式水上施工平台包括主体骨架以及安装在主体骨架底部的能够驱动主体骨架前进或转向的驱动组件;主体骨架的顶部安装用于放置设备的支撑组件与用于带动支撑组件升降的伸缩组件;主体骨架上还安装有能够使主体骨架浮在水中的漂浮组件以及用于使主体骨架停留在预定位置的定位组件;主体骨架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为所有用电元件供电的供电件,供电件分别与驱动组件、伸缩组件以及定位组件电性连接。现有的水上施工平台存在机动性差、高度不可调、施工周期较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式水上施工平台的高度可调、施工周期短。

    一种飞燕式拱桥的主梁焊接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0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83899.9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燕式拱桥的主梁焊接装置,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在外壳上设焊接机构,外壳顶部设沿着主梁钢板底部表面行走的上行走机构,外壳顶部设上壳体,上壳体上设上转向机构,外壳底部设沿着主梁钢板顶部表面行走的下行走机构,外壳底部设置有下壳体,下壳体上设用于带动外壳转向的下转向机构。本发明通过上行走机构能够沿着主梁钢板底部表面行走,上转向机构能够带动外壳在主梁钢板底部表面上转向,下行走机构能够沿着主梁钢板顶部表面行走,下转向机构能够带动外壳在主梁钢板顶部表面转向,便于移动和转向,焊枪对相邻两个主梁钢板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缝隙分别进行焊接,增加主梁焊接的强度,提高焊接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7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98341.4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水工程损伤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损伤识别方法,该基于BIM技术的综合损伤识别方法如下:步骤一、设定标准比对模板:从BIM的三维模型中选取水下结构模型,将水下结构模型导出BIM转换成水下结构数据,以该水下结构数据作为标准比对模板;步骤二、选取样本数据;步骤三、综合损伤识别:本发明利用标准比对模板与三维数据进行比对,从中找出水下结构所对应的样本数据,利用样本数据与标准比对模板的差异,对水下结构的综合损伤进行分析识别;由于样本数据与标准比对模板的差异点必然是水下结构的异常点,所以本发明可以对水下结构的异常进行精准识别。

    吸盘固定便调式应变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66401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127506.0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固定便调式应变测试装置,应用于桥梁检测的应变测试中。包括左侧表架(6)、右侧表架(8)、微调螺杆(16)和千分表(5)。该装置在左侧表架(6)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设有长槽(3),长槽(3)内滑动设置吸盘的固定螺栓(15),左侧表架(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微调螺杆(16),螺杆(16)的尾端设有挡块(9),挡块(9)与千分表测头(17)相接触,千分表(5)设置在右侧表架(8)上。左侧表架(6)与右侧表架(8)上均设有吸盘(1)。本装置的构造简明、固定牢固、便于调节,可确保千分表读数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BIM的振弦式桥梁应力及温度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349254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3256370.6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种基于BIM的振弦式桥梁应力及温度监测系统,属于BIM的振弦式桥梁应力及温度监测技术领域。包括VWES型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数据采集器、无线数传模块、BIM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央处理器和信息输出端口;所述VWES型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与数据采集器信号连接通过无线数传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BIM三维模型信息数据中;所述BIM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信息输出端口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桥梁应力及温度信息无法通过三维模型实时显示监测数据的技术问题。实现具备集成化、可视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的集应力监测和温度监测为一体的长期监测系统。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蒸汽养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617427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462082.5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蒸汽养护装置,属于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混凝土养护方式需人工控制、养护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蒸汽养护装置,空腔钢模块为空心板状结构,空腔钢模块的下表面与混凝土接触,上表面加工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气体加压泵和电蒸汽发生器依次通过输气管与空腔钢模块连接,通过数据采集器收集空腔钢模块内部的温湿传感器所测得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端,通过BIM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反馈给计算机端,计算机端根据所获取的数据控制电蒸汽发生器和气体加压泵的输出功率,实现对智能、高效地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实现更好的养护效果。

    粘结固定式应变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49744U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20127463.6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结固定式应变测试装置,包括合成树脂块(1)、微调旋钮(3)、千分表(5)、左侧表架(7)、右侧表架(9)等。该装置在左侧表架(7)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设有长槽(6),长槽(6)内滑动设置合成树脂块的固定螺栓(16),表架(6)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微调螺杆(14),螺杆(14)的尾端设有挡块(4),挡块(4)与千分表测头(11)相接触,千分表(5)设置在右侧表架(9)上。左侧表架(7)与右侧表架(9)上均设有合成树脂块(1)。本装置的构造简明、固定牢固、便于调节,可确保千分表读数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BIM的悬索桥主缆除湿干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74215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21156589.1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悬索桥主缆除湿干燥系统,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主缆除湿干燥系统的除湿干燥效果不佳且智能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悬索桥主缆除湿干燥系统,包括转轮除湿机、空气加热器、气体加压泵、主管、支管、排气设备、温湿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BIM数据库、计算机、悬索桥主缆和主缆防护外壳,主缆防护外壳上装有气体加压泵和排气设备,主管布置在悬索桥主缆与主缆防护外壳之间,主管上连通有支管,转轮除湿机、空气加热器、气体加压泵和主管依次连通,排气设备与主缆防护外壳内部连通,温湿传感器安装在悬索桥主缆周围。本实用新型在达到干燥除湿效果的同时,也更加智能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