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地面红外林火自动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046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58543.5

    申请日:2010-08-20

    Abstract: 远程地面红外林火自动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属于火警监测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浓烟遮盖及黑夜中发生的火情不能准确定位的问题。它的热像仪固定在云台的旋转台上,FPGA控制模块的采集信号控制输出端控制热像仪进行图像采集,热像仪将采集的火警图像输出给FPGA控制模块;FPGA控制模块的方位控制输入输出端控制云台的方位;FPGA控制模块、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通过数据地址总线连接;FPGA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输出端输出火警图像给DSP模块,DSP模块的第二数据输出输入端连接无线modem模块的第一输入输出端,无线modem模块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信号发射车载电台的输出输入端。本发明用于探测森林火情。

    一种基于图小波变换的图像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7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685934.9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图上小波变换的图像加密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和图像加密技术领域。利用图上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包含低频信息的近似子带和高频信息的细节子带,此处的低频和高频是指信号图表示中的图频率,对低频近似子带采用基于空时混沌的置乱和扩散,对高频细节子带进行置乱,图像重建后,将图像像素值变换到区间[0,255],最后再对重建图像进行扩散运算。本发明可以改变图像的像素值,同时打乱图像间的关系,从而加密明文图像。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密钥空间和较强的密钥敏感性,同时可有效抵抗各种统计方法攻击、已知明文攻击和选择明文攻击、噪声攻击和剪切攻击。

    一种基于图小波变换的图像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79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85934.9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图上小波变换的图像加密方法,属于图像处理和图像加密技术领域。利用图上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包含低频信息的近似子带和高频信息的细节子带,此处的低频和高频是指信号图表示中的图频率,对低频近似子带采用基于空时混沌的置乱和扩散,对高频细节子带进行置乱,图像重建后,将图像像素值变换到区间[0,255],最后再对重建图像进行扩散运算。本发明可以改变图像的像素值,同时打乱图像间的关系,从而加密明文图像。该技术具有较大的密钥空间和较强的密钥敏感性,同时可有效抵抗各种统计方法攻击、已知明文攻击和选择明文攻击、噪声攻击和剪切攻击。

    具有自动击发功能的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506761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314291.6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具有自动击发功能的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击发功能的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装置。所述的电磁铁装入电磁铁外壳体内,所述的电磁铁外壳体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电磁铁上壳体,所述的电磁铁外壳体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上壳体,所述的传感器上壳体与传感器外壳体之间夹有圆形平膜片Ⅰ,所述的传感器上壳体与传感器外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外壳体与传感器下壳体之间夹有圆形平膜片Ⅱ,所述的传感器外壳体与传感器下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圆形平膜片Ⅰ与所述的圆形平膜片Ⅱ之间设置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还穿过质量块,所述的传感器下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尖椎体。本实用新型用于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

    基于SC0073和ARM7的自律感应功能手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512377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70499.7

    申请日:2012-04-21

    Abstract: 基于SC0073和ARM7的自律感应功能手表装置属于基于脉搏的人体疲劳程度监测及报警装置;该装置包括脉搏传感器、电压比较器、中央处理器以及按键、液晶屏以及蜂鸣器等外围电路;其中,脉搏传感器接收人体脉搏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进行整形,整形后的信号经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运算、分析、判断,并将脉搏的测量结果以及经中央处理器处理后得到的结果通过液晶屏进行显示,而中央处理器中参与运算的参数可以通过安检进行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人体疲劳程度进行监测,适用范围更广、准确程度更高。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载波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4046283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3179948.8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载波通信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支撑框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支撑框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分隔挡板,分隔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电力结构存储仓,分隔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仓,本实用新型安装孔一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散热仓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和蓄电板,鼓风机的一侧设置有传输管一,传输管一的一端设置有分叉接头,分叉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传输管二,传输管二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头,增加温度传感器便于对电力结构存储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增加鼓风机提高散热效果,且增加分叉接头便于多根传输管二进行同时使用;且增加防护框对散热孔起到防护的作用,便于设备本体便于室内或室外使用。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载波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960065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3180592.X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力载波通信设备,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设备本体和防护板的一侧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设备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风机,所述设备本体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对称设在支撑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支脚,能够对设备本体进行支撑,通过在支脚的底部设有防滑块,在对设备本体进行放置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避免设备掉落损坏,通过设有减震装置,当设备受到冲击时,设备本体下移带动弹簧压缩,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同时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一种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727864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526569.X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一种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装置,它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木材应力波无损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由于摆锤敲击应力波传感器的速度、力量、接触面都存在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应力波信号变化产生不规律性,难易真实反映木材内部结构,严重影响木材性质评估结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两个应力波传感器、两个立柱、两个滑块和两个第一定位螺栓,底座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底座上表面的两端设有滑槽,每个滑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每个滑槽内分别各设置一个滑块,用于固定滑块的第一定位螺栓插装在滑块的上表面上,两个立柱并排竖直设置。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领域。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768957U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23180044.7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控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对称固定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等距穿插设有销杆,所述销杆底部固定设有减震底板,通过设置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可以提高固定翼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控装置的缓冲性能,可以防止固定翼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控装置降落时固定翼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控装置底部与地面剧烈撞击,可以提高固定翼无人机森林火灾监控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销杆,销杆可以对缓冲弹簧进行导向限位,可以防止缓冲弹簧减震缓冲时减震底板晃动,通过设置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对森林火灾进行空中监控,便于了解火灾详情。

    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空洞缺陷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63328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402813.7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空洞缺陷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卡、PC机,其中:所述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数据采集卡与PC机相连;所述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将应力波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卡;所述数据采集卡将采集到的应力波信号发送到PC机;所述PC机对应力波信号进行时域处理和分析,并对木材内部空洞缺陷区域以及非缺陷区域实现二维及三维的图像重现。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减小了几百万倍,抗干扰能力等综合指标大大增强,并且它的电缆电阻、接线电阻及电阻随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不会对信号造成任何影响,传感器使高、低频特性和稳定性得到突破性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