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9752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603899.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增强的在线冷却控制方法,属于IA智能控制领域。本发明建立了专家库系统,并通过严格的分级决策模型维护专家库中的样本。本发明保证了温控模型计算规程的准确稳定性;同时以合理的方式将IA技术引进中厚板在线冷却系统中,将人工干预与温控模型对比计算相结合,在保证温度命中率的同时兼顾冷却路径与冷速的工艺需求。本发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424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20801.3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02 , B21B37/7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6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热轧管线钢表面质量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轧制技术领域。管线钢成分范围(质量分数%)为:C 0.04~0.09%,Si 0.2~0.4%,Mn 0.8~1.7%,Nb 0.03~0.08%,Cr≤0.5%,Mo≤0.4%,V≤0.04%,Ti≤0.02%,P≤0.015,S≤0.01,余量为铁。本发明针对厚度为16~25mm的管线钢产品,加热炉控制温度为1130~1170℃,采用两阶段轧制,粗轧阶段采用道次间冷却,精轧阶段减少除鳞道次,轧后冷却温度控制在400℃以下。上述方法可以在保证力学性能同时,获得良好的板坯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7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5111.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低温韧性的节约型360MPa级碳锰低温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钢铁材料热轧加工领域;其化学成分如下:C0.09~0.11%,Si0.15~0.25%,Mn 1.5~1.7%,无其他任何微合金化成分,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工艺:加热炉温度1150~1250℃,保温时间大于150min,出炉温度1100~1200℃;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终轧温度为750~810℃,轧后进行驰豫待温处理,以保证组织铁素体的相变比例,随后采用超快速冷却工艺,冷却开始温度为700~740℃,终冷温度为560~620℃,平均冷却速度为30~80℃。本发明可生产360MPa级船板钢,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厚度规格10~40mm,适用于LPG船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79752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03899.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增强的在线冷却控制方法,属于IA智能控制领域。本发明建立了专家库系统,并通过严格的分级决策模型维护专家库中的样本。本发明保证了温控模型计算规程的准确稳定性;同时以合理的方式将IA技术引进中厚板在线冷却系统中,将人工干预与温控模型对比计算相结合,在保证温度命中率的同时兼顾冷却路径与冷速的工艺需求。本发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09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916605.3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1D1/18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氧化物冶金的战略石油储备罐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板屈服强度≥490MPa,抗拉强度610~730MPa,屈强比≤0.90;制造方法为:制成连铸坯后加热保温,再粗轧和精轧,以≥50℃/s的速度直接淬火冷却,加热回火后空冷。本发明的钢板同时适用于10万立方米、15万立方米及以上容量大型战略石油储备罐制造;钢板在热输入大于200KJ/cm条件下进行大热输入焊接时,焊后焊接热影响区‑20℃冲击功不低于80J;有望将目前石油储罐施工中对25~60mm钢板设限的双面双道次X型焊接方式改变为单面单道次V型焊接,可减少焊接工时近1半,显著提高石油储罐施工速度并大幅度降低战略石油储备库建设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0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916605.3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58 , C21D1/18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氧化物冶金的战略石油储备罐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板屈服强度≥490MPa,抗拉强度610~730MPa,屈强比≤0.90;制造方法为:制成连铸坯后加热保温,再粗轧和精轧,以≥50℃/s的速度直接淬火冷却,加热回火后空冷。本发明的钢板同时适用于10万立方米、15万立方米及以上容量大型战略石油储备罐制造;钢板在热输入大于200KJ/cm条件下进行大热输入焊接时,焊后焊接热影响区‑20℃冲击功不低于80J;有望将目前石油储罐施工中对25~60mm钢板设限的双面双道次X型焊接方式改变为单面单道次V型焊接,可减少焊接工时近1半,显著提高石油储罐施工速度并大幅度降低战略石油储备库建设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4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5117.1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低温韧性的节约型320MPa级碳锰低温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钢铁材料热轧加工领域;其化学成分如下:C 0.07~0.09%,Si0.15~0.25%,Mn 1.0~1.3%,无其他任何微合金化成分,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工艺:加热炉温度1150~1250℃,保温时间大于150min,出炉温度1100~1200℃;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终轧温度为770~820℃,轧后进行驰豫待温处理,以保证组织铁素体的相变比例,随后采用超快速冷却工艺,冷却开始温度为710~750℃,终冷温度为560~620℃,平均冷却速度为30~80℃。本发明可生产320MPa级船板钢,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厚度规格10~40mm,适用于LPG船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84248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620801.3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3/02 , B21B37/7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6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热轧管线钢表面质量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轧制技术领域。管线钢成分范围(质量分数%)为:C 0.04~0.09%,Si 0.2~0.4%,Mn 0.8~1.7%,Nb 0.03~0.08%,Cr≤0.5%,Mo≤0.4%,V≤0.04%,Ti≤0.02%,P≤0.015,S≤0.01,余量为铁。本发明针对厚度为16~25mm的管线钢产品,加热炉控制温度为1130~1170℃,采用两阶段轧制,粗轧阶段采用道次间冷却,精轧阶段减少除鳞道次,轧后冷却温度控制在400℃以下。上述方法可以在保证力学性能同时,获得良好的板坯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66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83066.6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B21B4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中厚板的倾斜喷射流多功能冷却装置,由并排设置的第一移动框架和第二移动框架组成,第一移动框架上设有8组集管,分为第1-8组集管,第二移动框架上设有10组集管,分为第9-18组集管,每组集管都由上集管和下集管组成,第一移动框架上的8个上集管都与第一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移动框架上的10个上集管都与第二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一移动框架上的8个上集管之间均装有挡水辊;本发明所设计能够满足加速冷却、超快冷及淬火多种冷速的要求,有利于合金减量化钢种的生产以及新钢种的开发,并使钢板获得良好的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814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0620805.1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自学习模型的在线冷却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无监督空间聚类模型和有监督的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特点,优势互补,建立双自学习模型并行、权重共享的系统结构。本发明能实现在低成本数据量条件下,快速进行组合式自学习,短时间内完成非线性耦合计算,提高整体控冷系统的鲁棒性和学习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