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带厚度的预测与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143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1578.4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铸带厚度的预测与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数据矩阵确定目标时刻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数据矩阵中包括多个时刻的第一参数;基于预设数据对齐算法确定目标时刻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凝固系数以及轧制系数;基于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预先构建的凝固‑轧制耦合模型确定铸辊中心连线中点处在目标时刻的预测铸带厚度;基于预先构建的铸辊拉速PI型控制器,结合目标时刻的预测铸带厚度,控制铸辊的拉速;基于预先构建的铸轧力PD型控制器,结合目标时刻的预测铸带厚度,控制铸辊的铸轧力。本申请能够预测铸辊生产的实时铸带厚度,并据此对拉速与铸轧力进行智能化控制。

    一种低屈强比2000MPa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92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186691.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屈强比2000MPa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超高强度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4%,Mn:5%‑9%,Si:1%‑2%,V:0.1%‑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中,所述超高强度钢的Ms点低于250℃。本发明采用低成本Fe‑C‑Si‑Mn‑V低合金中锰成分,通过物理冶金控制原奥氏体结构,以诱导具有织构特征的马氏体相变,进而控制马氏体亚结构和微观织构,使得组织具有层状结构等特征,从而实现结构增塑,同时,结合亚稳奥氏体的控制,实现低屈服强度以及相变诱导塑性效应,最终实现材料的强塑性提升。本发明提供的超高强度钢屈强比低于0.6,抗拉强度大于2000MPa,断后延伸率>10%,可保证材料的冷成型,解决超高强度材料成型困难的问题,拓宽其应用领域。

    一种热连轧中间坯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7498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1009381.4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连轧中间坯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热连轧板带钢控制冷却领域。该装置包括中间坯快速冷却系统、供水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间坯快速冷却系统设置在热连轧的输送辊道处,中间坯快速冷却系统的上集管布置在热连轧的输送辊道上方;中间坯快速冷却系统的下集管布置在热连轧输送辊道上,并间隔设置在相邻输送辊之间;供水管路的水配管一端连接上/下集管,另一端连接分流集水管。该装置的使用方法根据装置的布置形式分为(1)设置在粗轧精轧之间;(2)设置在靠近精轧一侧;(3)设置在靠近粗轧两侧的方式。该方法其解决了中间坯空冷待温从而轧制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中间坯温度的高效、灵活控制,满足差温轧制、轧制与水冷耦合的控制轧制等多样化工艺需求。

    用于中小口径热轧无缝钢管的在线控制冷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86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97361.3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小口径热轧无缝钢管的在线控制冷却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布置在输送辊道之间、由多个环形射流冷却装置组成的多组冷却装置,每个环形射流冷却装置通过倾翻机构连接到设备主体框架上,冷却装置的入口有由约束辊构成的约束导向机构,约束导向机构的上下位置和约束导向孔型的大小可调。本装置通过约束导向机构可矫正钢管的弯曲,使钢管能够依次顺利通过各冷却装置,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钢管在冷却过程中轴向与环形射流冷却同心,使钢管冷却均匀;可满足不同直径钢管在线冷却,适用范围广;钢管不需在线控冷时可利用倾翻机构使冷却装置离开运输辊道,避免高温钢管烘烤环形射流冷却装置。

    热轧钢铁材料在线热处理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61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1850.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钢铁材料热处理设备和工艺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热轧钢铁材料在线热处理冷却系统及方法,应用于热轧无缝钢管及板材等生产线,系统包括喷雾冷却装置和控制模块,装置包括悬臂立柱、悬臂横梁、喷嘴集管和供水单元;悬臂立柱设在生产线外与悬臂横梁铰接;喷嘴集管设在悬臂横梁上与待冷却钢管轴向平行设置;供水单元向喷嘴集管提供冷却水;控制模块调节控制悬臂立柱高度,和/或控制悬臂横梁旋转,和/或控制供水单元供水状态,和/或控制喷嘴集管位置,以调节喷嘴集管冷却强度以及冷却方式。上述系统能够在连轧后钢管长度方向温差极大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对钢管均匀冷却使得钢管达到终冷温度,且不会出现弯管问题,提高成品质量。

    一种带钢偏移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81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03203.1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钢偏移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至少包含辊道的第一图像以及生产过程中输送带钢的第二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获得辊道的第一边界信息以及第二边界信息;至少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得带钢的第一边缘信息以及第二边缘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边界信息、所述第二边界信息、所述第一边缘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边缘信息确定所述带钢的偏移量。本申请中的带钢偏移量检测方法,能够实时、稳定的对带钢偏移量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一种轧线冷却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320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5985.X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线冷却装置,包括多根辊道、机架、至少两根下集水管、集管装置和主供水管路,多根辊道用于传递钢板;至少两根下集水管沿着钢板传递方向铺设,并位于两根相邻辊道之间,用于对钢板下表面喷射冷却水;集管装置与机架转动连接,包括至少两根上集水管,上集水管与下集水管数量相等且一一相对设置,集管装置用于对钢板上表面喷射冷却水;主供水管路与所有集水管连接;其中上集水管与下集水管均为高密度喷射流集管。本发明提供的轧线冷却装置,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与主供水管路连接,且采用高密度喷射流集管,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同时上集水管和下集水管分别对辊道上钢板的上下表面喷射冷却水进行冷却,保证钢板冷却的均匀性。

    一种高屈服2000MPa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29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86677.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屈服2000MPa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超高强度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4%,Mn:5%‑9%,Si:1%‑2%,V:0.1%‑0.3%,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中,所述超高强度钢的屈服强度大于1600MPa,抗拉强度大于2000MPa,断后延伸率>10%。本发明提供的超高强度钢采用低成本Fe‑C‑Si‑Mn‑V低合金中锰成分,相较于马氏体时效钢、纳米贝氏体钢等,没有添加昂贵合金元素Co、Ni等,同时碳含量较低,材料的原料成本低及焊接性能良好,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超高强度钢的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大于1600MPa,抗拉强度大于2000MPa,断后延伸率大于10%,材料的成型性能好,可用于对屈服强度要求较高的汽车、航天及工程机械等领域。

    基于淬火-碳分配理念的低碳Si-Mn系热轧复相钢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2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1467721.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汽车用钢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淬火‑碳分配理念的低碳Si‑Mn系热轧复相钢及制造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热轧复相钢的化学成分为:C 0.075%~0.085%,Si 1.55%~1.75%,Mn 1.5%~1.7%,P≤0.008%,S≤003%,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并通过弛豫过程引入特定含量先共析铁素体,实现一次碳分配,随后卷取缓冷至室温。获得热轧钢板微观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在50%~55%之间,残余奥氏体以薄膜状和块状分布于马氏体半条内、铁素体/马氏体界面或铁素体晶粒内等特征位置,其含量大于6%。钢板屈服强度≥46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24%,强塑积>20GP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