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6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49485.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2 , C22C38/52 , C22C33/06 , C21C7/00 , C21C7/06 , C21C7/064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 C21D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和稀土复合处理的高耐蚀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该高耐蚀双相不锈钢根据Cr、Mo、N元素含量确定Nb加入量,含铌相和稀土协同处理,细化了钢中夹杂物,提升了含铌相对夹杂物的包裹率,与同牌号的商用双相不锈钢相比,在相同环境中的腐蚀速率降低了0.9mm·a‑1~3.2mm·a‑1,点蚀电位提高了350mV~700mV。制备方法中通过热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在促进含铌相析出、提升含铌相对夹杂物的包裹率的同时,保证了含铌相的尺寸不过分长大,避免了有害相的析出。满足石油化工、节能环保、海洋工程、核电等领域对关键不锈钢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75827.4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东北大学
IPC: C22C38/4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06 , C22C33/04 , C21C7/04 , C21C7/06 , C21C7/10 , C21C7/064 , C22B9/18 , C22B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纯316L(N)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VIM+IESR双联冶炼工艺。其中,VIM采用“先加FeO控铝、再经真空碳脱氧预处理、最后Mg+Ca复合脱氧脱硫”的超纯净联合控制工艺,IESR进一步除杂及净化,能实现316L(N)奥氏体不锈钢控铝及深脱O、深脱S和夹杂物有效改性处理,从而满足半导体装备和核电等领域对超纯度不锈钢材料的迫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49484.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3/06 , C21C7/00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6 , C21D8/02 , C21C7/06 , C21C7/064 , B2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充分发挥铌、稀土和硼三种元素的协同作用,为夹杂物穿上“铌铠甲”,阻断点蚀的传播和延伸,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中,小于1μm的小尺寸夹杂物占比≥75%,大于5μm的大尺寸夹杂物占比≤1%,夹杂物平均直径≤1.5μm,被包裹夹杂物占总夹杂物比例≥80%,未包裹夹杂物的含铌相平均直径小于0.7μm,与同牌号的商用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在相同环境中的腐蚀速率降低了1.5~3.6mm·a‑1,点蚀电位提高了500~800mV,同时保证了力学性能,满足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奥氏体不锈钢高耐蚀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