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2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716760.2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980MPa级超高延展性冷轧高强钢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冷轧退火钢板的初始组织,制备出不同屈服强度的1000MPa超高延展性冷轧带钢,具体工艺路线是将冷轧板在不同临界区温度保温80~300s后快速淬火至室温,随后再次加热至AC1~AC3之间某一温度退火80~360s,然后在360~420℃进行300~600s过时效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抗拉强度≥980MPa,屈服强度500~800MPa,强塑积30GPa·%以上的冷轧带钢。本发明基于低碳低合金成分体系,采用工业友好的临界区双退火工艺,成功地获得了具有超高强塑积的冷轧先进高强钢,其力学性能达到第三代中锰钢的水平,然而其冶炼、连铸、轧制及退火全流程生产制造难度及成本大幅度降低,能够满足复杂汽车结构件等对成型、焊接和使用性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1351275.4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碳微合金化高强塑积冷轧TRIP980钢的热处理方法。该980MPa级别高强塑积冷轧TRIP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18~0.23%,Mn 1.5~2.0%,Si 1.6‑1.8%,Nb 0.025‑0045%,Ti0.08~0.15%,P≤0.015%,S≤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锻造、热轧、酸洗、冷轧、预淬火、除磷、退火。本发明所生产钢材在低合金成本基础上实现了良好的强塑性配比,实现了一种高强塑积、易成型、易焊接的980MPa级别冷轧TRIP钢,其屈服强度为730‑800MPa,抗拉强度1000‑1100MPa,延伸率25‑30%,强塑积可达到27‑30GPa%。
-
公开(公告)号:CN110093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70853.7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第三代先进高强钢领域,公开了一种1180MPa级超高强度低成本冷轧淬火配分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18~0.22%,Mn 1.0~3.0%,Si 1.0~2.0%,P≤0.05%,S≤0.02%,Nb 0~0.05%,Ti 0~0.2%,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钢板制造方法涉及炼钢、热轧、冷轧、预淬火和热处理过程,最终得到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本发明在传统C、Mn、Si系淬火配分钢的基础上,增添Nb与Ti元素细化组织,采用预淬火处理以及一步配分工艺,最终获得屈服强度500~800MPa,抗拉强度≥1180MPa,断后延伸率≥20%,强塑积≥24GPa·%的超高强度淬火配分钢,力学性能十分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1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07659.4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具体工艺路线是将冷轧板在780‑840℃(均位于完全奥氏体化温度AC3至840℃之间的某一温度)保温180s‑3600s,然后快速冷却至80‑150℃,再加热至450℃进行配分处理,保温300s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抗拉强度1312MPa‑1522MPa、屈服强度640MPa‑1422MPa,延伸率14%‑23%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完全奥氏体化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奥氏体化参数、淬火温度和配分制度,成功获得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冷轧中锰Q&P钢。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92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92298.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轧淬火延性钢及制备方法,所述冷轧淬火延性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8~0.23%;Mn:1.5~2.2%;Si:1.3~1.8%;P:≤0.02%;S:≤0.008%;Nb:0~0.05%;Ti: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申请采用制备板坯、加热、热轧、冷却、卷取、冷轧及连续退火等工序制备的冷轧淬火延性钢的抗拉强度达到980~1200MPa,强塑积达25G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01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2787.6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全方位振动信号测试的MEMS传感器及方法,属于振动测试技术领域。传感器包括:全方位调整器、MCU、MEMS加速度传感器、数据储存单元和电源模块;将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分布固定在被测结构表面的预先确定的测点上;手工转动球形壳体的显露部分,使得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方向与感兴趣测振方向相对应;MEMS加速度传感器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化为数字电信号数据,并将电信号数据传送给MCU;MCU判断当前MEMS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数据类型,进而确定相应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样频率;MCU控制MEMS加速度传感器采样数据;MCU将数据发送给数据储存单元进行存储。可以方便地用于全方位振动信号的测试、采集与实时存储,操作简单、且具有独立供电能力,可以连续工作2~4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0895981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819700.1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坯传热参数的快速辨识方法,其包括:S1,获取铸坯成分及第一信息,确定二冷区处所述铸坯的热传导方程;S2,将所述热传导方程差分后得到中间方程,并采用空间并行方式求解中间方程得到所述二冷区处的计算温度;S3,测量实际温度,根据计算温度和实际温度建立逆热传导模型;S4,利用社会学习粒子群算法求解逆热传导模型,当停止迭代时,得到最优传热参数。本发明提供一种铸坯传热参数的快速辨识方法,空间并行计算方式可以加速计算,同时实时预测算法。社会学习粒子群算法在向全局最好粒子学习之外,同时还向比自己好的粒子学习,具有收敛于全局最优点的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95015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1007659.4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具体工艺路线是将冷轧板在780‑840℃(均位于完全奥氏体化温度AC3至840℃之间的某一温度)保温180s‑3600s,然后快速冷却至80‑150℃,再加热至450℃进行配分处理,保温300s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抗拉强度1312MPa‑1522MPa、屈服强度640MPa‑1422MPa,延伸率14%‑23%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完全奥氏体化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奥氏体化参数、淬火温度和配分制度,成功获得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冷轧中锰Q&P钢。
-
公开(公告)号:CN109295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51314.0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先进高强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退火制备1000MPa级高延性钢的方法。高延性钢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18~0.23%,Mn:1.5~2.2%,Si:1.3~1.8%,P:≤0.02%,S:≤0.008%,Nb:0~0.05%,Ti: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制备板坯、加热、热轧、冷却、卷取、冷轧、连续退火的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可以获得高强度、高强塑积,且制备工艺简单的汽车钢。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81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502740.X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H11/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方向测试高铁噪声的MEMS传声器的使用方法,属于噪音检测技术领域。该传声器包括多方向调整器、MCU、声音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采样电路、TF卡、光电显示与报警电路和电源模块;在需测试噪声信号的附近区域将一个或多个传声器布置在预先确定的一个或多个测点上;通过多方向调整器对传声器进行调整,使传声器测试方向与感兴趣噪声测点方向一致;声音传感器将声音信号转化为模拟电信号,信号放大电路将模拟电信号放大,采样电路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电信号并将该数字电信号通过I2C总线传送给MCU;MCU实时将相应噪声等级的噪声信号过滤出来作为待存储噪声信号;MCU将待存储噪声信号发送给TF卡进行存储;可多个方向获取噪声数据,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