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细胞三维培养的微流控芯片及给药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72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56445.8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肿瘤细胞三维培养的微流控芯片及给药培养方法,其中,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依次叠置的细胞培养层、多孔膜层和盖片层,自细胞培养层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细胞培养区以及与细胞培养区的两端分别连通的细胞载流液入口通道和细胞载流液出口通道,自细胞培养区的底面向下凹设有多个细胞培养腔,多孔膜层上设有多孔区域。该芯片结构简单,易加工,可以实现肿瘤细胞球体高通量、大小均一的培养,能够使药物或培养基均匀扩散,减少对肿瘤细胞球体的剪切力,该芯片可以应用于抗癌药物开发过程中的体外筛选实验。

    基于非接触位移传感器的机床主轴夹屑报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011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052513.6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0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各种精密加工的、基于非接触位移传感器的机床主轴夹屑报警装置及方法。部件包括:无线距离传感器,标准数控刀柄,计算机。具体步骤为:1、将无线距离传感器固定到刀柄的夹头里;2、将BT40刀柄预装到主轴上;3、主轴静止时,启动距离传感器,通过调整轴向位置,使得各个传感器基点到主轴基准面的初始距离H0保持一致;4、设定距离超差阈值△h,当各距离传感器同一时刻测得值中Hmax—Hmin≤△h,则可以正常进行加工;当各距离传感器同一时刻测得值中Hmax—Hmin>△h,系统自动报警。本发明与普通铣床相比,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铣床主轴系统的不良磨损,甚至损坏,延长了铣床寿命,提高了加工精度。

    一种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281813.5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包括:功能层和盖片层;功能层包括:硅片本体和修饰在硅片本体上的多个功能区;多个功能区至少包括:样品进样及预处理区、捕获功能区和废液处理区;样品进样及预处理区由细胞液流入口、进口储液池、设置有微型分散柱的流入通道组成;捕获功能区由设置有缓冲柱和捕获阱阵列的微型反应池组成;废液处理区由设置有微型分散柱的流出通道、出口储液池及废液流出口组成;细胞液流入口与进口储液池连通;进口储液池借助于流入通道与微型反应池连通;微型反应池借助于流出通道与出口储液池连通;出口储液池与废液流出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细胞载流液的均匀进样和单个细胞的芯片内捕获。

    一种多级复合高真空干泵

    公开(公告)号:CN108105121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1487620.2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复合高真空干泵,其包括泵壳、内置电机、牵引级转子、牵引级定子、旋涡级转子、旋涡级定子和两个底座,其中,所述内置电机设于所述泵壳的一侧,牵引级转子固定设于内置电机的主轴上,对应设置所述牵引级定子,旋涡级转子靠近牵引级转子通过轴套固定在主轴上,旋涡级定子对应旋涡级转子设置,旋涡级转子设有多级,所述多级旋涡级转子的叶片为T形、V形和C形。本发明采用卧式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加工制造工艺简单、动平衡良好、抗大气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的特点,并且,入口级选择多级牵引级串联,有利于提高压缩比,排气级选择多级旋涡级串联,保证在较宽工作压力范围内的具有稳定的大抽速,实现直排大气的效果。

    一种多级复合高真空干泵

    公开(公告)号:CN10810512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87620.2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复合高真空干泵,其包括泵壳、内置电机、牵引级转子、牵引级定子、旋涡级转子、旋涡级定子和两个底座,其中,所述内置电机设于所述泵壳的一侧,牵引级转子固定设于内置电机的主轴上,对应设置所述牵引级定子,旋涡级转子靠近牵引级转子通过轴套固定在主轴上,旋涡级定子对应旋涡级转子设置,旋涡级转子设有多级,所述多级旋涡级转子的叶片为T形、V形或C形中的任两种或三种组合。本发明采用卧式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加工制造工艺简单、动平衡良好、抗大气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的特点,并且,入口级选择多级牵引级串联,有利于提高压缩比,排气级选择多级旋涡级串联,利用旋涡级对气体的搅动再生作用,可以保证在较宽工作压力范围内的具有稳定的大抽速,有利于实现直排大气的效果。

    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万向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018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141266.7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万向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万向智能隔振器和处理器;万向智能隔振器包括安装芯、摩擦阻尼壁、外壳、摩擦阻尼产生及调节机构、弹性安装机构、主弹簧、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伺服电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安装芯、弹性安装机构均安装在外壳内部,弹性安装机构上部连接安装芯底部,弹性安装机构下部通过主弹簧连接至外壳的底部;安装芯的顶部连接在被隔振对象上,外壳底部连接在振动源上,摩擦阻尼壁安装于外壳的内壁;摩擦阻尼产生及调节机构安装于安装芯的内部。本发明可应用于振动方向频繁变化的场合,可以广泛应用于激振源频率变化,隔振器的阻尼也需要随之变化的场合的隔振器。

    一种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00040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1813.5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包括:功能层和盖片层;功能层包括:硅片本体和修饰在硅片本体上的多个功能区;多个功能区至少包括:样品进样及预处理区、捕获功能区和废液处理区;样品进样及预处理区由细胞液流入口、进口储液池、设置有微型分散柱的流入通道组成;捕获功能区由设置有缓冲柱和捕获阱阵列的微型反应池组成;废液处理区由设置有微型分散柱的流出通道、出口储液池及废液流出口组成;细胞液流入口与进口储液池连通;进口储液池借助于流入通道与微型反应池连通;微型反应池借助于流出通道与出口储液池连通;出口储液池与废液流出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细胞载流液的均匀进样和单个细胞的芯片内捕获。

    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万向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018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41266.7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082 F16F13/005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阻尼的万向智能隔振器系统及振动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万向智能隔振器和处理器;万向智能隔振器包括安装芯、摩擦阻尼壁、外壳、摩擦阻尼产生及调节机构、弹性安装机构、主弹簧、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伺服电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安装芯、弹性安装机构均安装在外壳内部,弹性安装机构上部连接安装芯底部,弹性安装机构下部通过主弹簧连接至外壳的底部;安装芯的顶部连接在被隔振对象上,外壳底部连接在振动源上,摩擦阻尼壁安装于外壳的内壁;摩擦阻尼产生及调节机构安装于安装芯的内部。本发明可应用于振动方向频繁变化的场合,可以广泛应用于激振源频率变化,隔振器的阻尼也需要随之变化的场合的隔振器。

    模拟肿瘤微环境的微流控芯片及肿瘤微环境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1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57306.7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尤其涉及模拟肿瘤微环境的微流控芯片及肿瘤微环境的构建方法,其中,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叠置的盖片和基片,自基片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依次平行且连通的细胞培养通道、细胞外基质通道和血管通道,细胞培养通道设于细胞外基质通道的一侧,血管通道设于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另一侧,在细胞外基质通道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柱。该芯片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并且帮助模拟血管壁与细胞外基质形成,能够实现肿瘤生理病理屏障的构建,为肿瘤细胞提供了一个更为接近体内的微环境,为现有药物载体在肿瘤生理病理屏障中的扩散研究提供更真实便捷的平台,从而提高靶向治疗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非接触位移传感器的机床主轴夹屑报警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011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52513.6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003 B23Q17/007 B23Q2717/0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各种精密加工的、基于非接触位移传感器的机床主轴夹屑报警装置及方法。部件包括:无线距离传感器,标准数控刀柄,计算机。具体步骤为:1、将无线距离传感器固定到刀柄的夹头里;2、将BT40刀柄预装到主轴上;3、主轴静止时,启动距离传感器,通过调整轴向位置,使得各个传感器基点到主轴基准面的初始距离H0保持一致;4、设定距离超差阈值△h,当各距离传感器同一时刻测得值中Hmax—Hmin≤△h,则可以正常进行加工;当各距离传感器同一时刻测得值中Hmax—Hmin>△h,系统自动报警。本发明与普通铣床相比,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铣床主轴系统的不良磨损,甚至损坏,延长了铣床寿命,提高了加工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