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涡旋斜流的细颗粒水力分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8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933125.5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涡旋斜流的细颗粒水力分级装置及方法,在装置的分级箱内沿高度方向分布若干斜板且相邻斜板互为交错布置,由这些斜板与分级箱箱体共同构成若干级分选空间。方法为:固‑液混合流在分选空间内通过斜板诱导形成基于交替斜流的涡旋流态,用以扩大不同粒度颗粒在固‑液混合流所受离心力、剪切力、惯性力、流体阻力的差异,强化不同粒级物料运动轨迹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实现精细分级;斜板下表面的初级斜流用于增大分选空间的水力半径,降低雷诺数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弗劳德数,为颗粒分离提供稳定的水力条件;斜板上表面的次级斜流用于减小分选空间的水力半径,增大雷诺数的同时降低弗劳德数,为二次循环提供动量;最终分离出多种粒级的物料产品。

    一种基于涡旋斜流的细颗粒水力分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88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33125.5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涡旋斜流的细颗粒水力分级装置及方法,在装置的分级箱内沿高度方向分布若干斜板且相邻斜板互为交错布置,由这些斜板与分级箱箱体共同构成若干级分选空间。方法为:固‑液混合流在分选空间内通过斜板诱导形成基于交替斜流的涡旋流态,用以扩大不同粒度颗粒在固‑液混合流所受离心力、剪切力、惯性力、流体阻力的差异,强化不同粒级物料运动轨迹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实现精细分级;斜板下表面的初级斜流用于增大分选空间的水力半径,降低雷诺数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弗劳德数,为颗粒分离提供稳定的水力条件;斜板上表面的次级斜流用于减小分选空间的水力半径,增大雷诺数的同时降低弗劳德数,为二次循环提供动量;最终分离出多种粒级的物料产品。

    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22270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854608.4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包括具有均匀给料功能的给料系统、对料浆进行磁化处理的磁化系统、内置絮凝沉降空间的沉降系统、用于导流和刮离沉砂的驱动系统、排出溢流和沉砂的排料系统和对装置进行固定和支撑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管、中心给料筒和分料盘;所述磁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SN电控磁极对;所述沉降系统至少包括沉降筒;所述驱动系统至少包括电机、联轴器、中心轴、变径刮板和固定径刮板;所述固定系统至少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排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溢流管和至少一个底流管。本发明所述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解决了现有絮凝浓密工艺中絮凝沉降速率低、给料不均、絮凝效果差、浓密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用于尾矿浓密的絮凝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8407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68954.1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尾矿浓密的絮凝搅拌装置,其包括容纳部、支撑部、螺旋搅拌部、固定部以及驱动部,所述容纳部包括筒体,该筒体具有内部容纳空间;所述支撑部包括环套以及支撑支架;所述螺旋搅拌部包括螺旋搅拌机构及同轴设置于所述螺旋搅拌机构一端的涡轮转子,所述螺旋搅拌机构具有沿着主轴的轴向、自筒体靠近地面一端向筒体远离地面一端延伸以形成呈逆时针方向螺旋上升叶片结构的螺旋搅拌叶片;所述驱动部包括主轴以及通过变速器驱动主轴运转的电机。本发明增强了絮凝剂与尾矿矿浆的相互作用,在提高尾矿矿浆和絮凝剂分散混匀效果的同时,增强了浓密机沉降速率和浓密效果,进而提高尾矿处理效率,提升尾矿浓密溢流澄清水质量,减少矿山水污染。

    在线粒度密度动态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3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31790.0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227 G01N1/14 G01N15/0612 G01N2001/1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粒度密度动态分析装置,其包括:能够自动对待测样品进行取样采集的取样系统;与所述取样系统密闭连接,使该取样系统以真空负压方式自动采集一定深度下的待测样品的负压系统;能够对待测样品中的颗粒图像进行连续采集的高速动态分析系统,其具有高速动态摄像机;以及用于支撑及固定该装置中各零部件的支撑系统。本发明新型通过将取样系统与负压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自动采集复杂取样环境下的代表性样品,具有较强的取样环境适应性,采集样品所需的负压强度可进行手动调节;通过设置高速动态摄像机进行图像的高速动态采集分析,实现了待测样品即矿浆中固体颗粒粒度、粒型、含量、密度的高精度在线动态采集分析检测。

    在线粒度密度动态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185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710131790.0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粒度密度动态分析装置,其包括:能够自动对待测样品进行取样采集的取样系统;与所述取样系统密闭连接,使该取样系统以真空负压方式自动采集一定深度下的待测样品的负压系统;能够对待测样品中的颗粒图像进行连续采集的高速动态分析系统,其具有高速动态摄像机;以及用于支撑及固定该装置中各零部件的支撑系统。本发明新型通过将取样系统与负压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自动采集复杂取样环境下的代表性样品,具有较强的取样环境适应性,采集样品所需的负压强度可进行手动调节;通过设置高速动态摄像机进行图像的高速动态采集分析,实现了待测样品即矿浆中固体颗粒粒度、粒型、含量、密度的高精度在线动态采集分析检测。

    一种涡旋对称入料水力旋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1653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779110.0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对称入料水力旋流器。本发明的旋流筒体内设置有等分多入口环形腔,等分多入口环形腔上设有多个相对于腔体中心呈对称且等分分布的倾斜入口流道,入口流道的内壁和外壁呈圆弧线与等分多入口环形腔体内壁相切,从而形成螺旋状流体入料槽体结构的入口流道,通过多个倾斜流道对流体进行导流,使流体进入流道时呈螺旋运动形式,形成涡旋流体。入料在涡旋作用下更加均匀对称,内部流场具有更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减少了流体对器壁的磨损,有效解决了现有旋流器入口结构分料不均、流场不对称、紊流强度高等问题,大幅度提高细颗粒的分离效率,利于实践应用。

    一种螺旋溜槽中流膜厚度及流态分布测试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15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54108.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溜槽中流膜厚度及流态分布测试系统与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用于为流体流动提供重力和离心力复合力场的螺旋溜槽分选装置、用于实现螺旋溜槽中流体的平稳输送与闭路循环、减少流量波动、提高测试精度的流体输送与循环装置和用于测量螺旋溜槽中流体质点的流速、流膜厚度、流态分布的流速测试装置;本发明方法,根据多普勒信号和流速的变化规律判断槽底及气液界面的位置,两者垂向高差即为流膜厚度;根据流膜厚度确定测速区间路径,并通过调节激光的入射角度,获取流体质点的三维速度,进而计算雷诺数并确定流态分布。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流态测量中因流场易被干扰,空间分辨率低导致的测量精度低,误差大等问题。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絮团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444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09903.8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絮团识别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球形微细颗粒间相互作用模型,在三维空间尺度对絮凝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形成絮凝混合体系;对数值模拟形成的絮凝混合体系进行几何解析和参数表征;根据颗粒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心距离公式与颗粒半径之和公式判断絮凝体系中颗粒之间粘结接触情况,对单个颗粒和絮团进行划分;通过三维数据可视化工具对单个絮团进行三维空间尺度解析,完成三维空间的可视化絮团识别。本发明基于先进数值模拟技术的仿真结果,通过读写絮凝体系中所有颗粒有效参数信息,实现颗粒絮凝过程到结果的数字化转换,克服了现有常规絮凝物理试验操作复杂、测量难度大、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絮团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4448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811109903.8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絮团识别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球形微细颗粒间相互作用模型,在三维空间尺度对絮凝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形成絮凝混合体系;对数值模拟形成的絮凝混合体系进行几何解析和参数表征;根据颗粒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心距离公式与颗粒半径之和公式判断絮凝体系中颗粒之间粘结接触情况,对单个颗粒和絮团进行划分;通过三维数据可视化工具对单个絮团进行三维空间尺度解析,完成三维空间的可视化絮团识别。本发明基于先进数值模拟技术的仿真结果,通过读写絮凝体系中所有颗粒有效参数信息,实现颗粒絮凝过程到结果的数字化转换,克服了现有常规絮凝物理试验操作复杂、测量难度大、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