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7919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48190.6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相软土地层中综合管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海相软土地层中综合管沟包括CFG桩、钢板桩、截水沟、工字钢腰梁、支撑钢管、箱涵、砼垫层,所述CFG桩上方铺设钢板桩,所述钢板桩的上方安装箱涵,CFG桩与箱涵的两边安装钢板桩,两边的钢板桩之间通过角钢托架安装支撑钢管与工字钢腰梁。海相软土地层中综合管沟的实施方法,包括CFG桩软基处理施工、测量放线、钢板桩基坑支护施工、基坑开挖、桩帽施工、褥垫层施工、综合管沟主体结构施工、土方回填。本发明适用于软土地区综合管沟的施工方法,保证软土地区环境下,综合管沟施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67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0875.4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B11/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三角面积比法度量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的方法,属于土木工程中岩土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结构面的采集,通过结构面出露部分的表面形态来反映整个结构面的三维空间形态,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结构面进行平面拟合,计算结构面三角网格的总面积与平面面积之比,反应了拟合结构面的平整程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摄影测量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测量结构面三维数据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应用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进行结构面表面的重建,实现通过三维三角网格来反映结构面的表面形态;在结构面表面三维重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表面积法,通过结构面的网格面积与拟合面积之间的比值来反映粗糙度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04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05337.7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岩体非贯通结构面识别及其确定方法,(1)利用3GSM数字摄像测量技术和钻孔摄像技术调查施工现场的结构面信息;(2)识别出所有的非贯通结构面,并计算其贯通系数,找到贯通系数小于1的非贯通结构面;(3)计算出贯通系数小于1的所有非贯通结构面的贯通强度,找到贯通强度小于实际强度且数值最小的那一组结构面,将这组结构面作为连通的结构面考虑;(4)重复步骤(2)(3),直到所有的非贯通结构面都分析结束;(5)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建立工程岩体三维可视化块体分析模型。本发明基于岩桥贯通准则的块体理论分析搜索出的工程中可能滑落的关键块体更为精准和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041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005337.7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程岩体非贯通结构面识别及其确定方法,步骤为:利用3GSM数字摄像测量技术和钻孔摄像技术调查施工现场的结构面信息;以所有结构面中的一个结构面为基础数据,识别其余结构面是否与其构成非贯通结构面;以此类推,直到识别出所有非贯通结构面,再剔除重复的非贯通结构面;计算其贯通系数,找到贯通系数小于1的非贯通结构面;计算出贯通系数小于1的所有非贯通结构面的贯通强度,找到贯通强度小于实际强度且数值最小的那一组结构面,将其作为连通的结构面考虑;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建立工程岩体三维可视化块体分析模型。本发明基于岩桥贯通准则的块体理论分析搜索出的工程中可能滑落的关键块体更为精准和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38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386635.X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及其处理方法,所述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包括CFG桩、水泥搅拌桩、褥垫层,CFG桩与水泥搅拌桩安装在海相软土地基里,并在CFG桩与水泥搅拌桩上部铺设褥垫层,在CFG桩与水泥搅拌桩之间的过渡衔接的衔接段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所述海相软土地基结构的处理方法,实施步骤包括场地平整、桩位测量放样、桩身施工、清土、桩头处理、褥垫层铺设。本发明针对工程根据各路段不同的地质条件、承载要求以及施工条件,采用CFG桩和水泥搅拌桩共同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满足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缩减工程造价;同时满足工程对不均匀沉降的控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5338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86635.X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及其处理方法,所述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包括CFG桩、水泥搅拌桩、褥垫层,CFG桩与水泥搅拌桩安装在海相软土地基里,并在CFG桩与水泥搅拌桩上部铺设褥垫层,在CFG桩与水泥搅拌桩之间的过渡衔接的衔接段范围内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所述海相软土地基结构的处理方法,实施步骤包括场地平整、桩位测量放样、桩身施工、清土、桩头处理、褥垫层铺设。本发明针对工程根据各路段不同的地质条件、承载要求以及施工条件,采用CFG桩和水泥搅拌桩共同处理深厚海相软土地基,满足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缩减工程造价;同时满足工程对不均匀沉降的控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04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104712.8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多功能碎屑流运移堆积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堆积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堆积带试验槽和滑落轨道试验槽;所述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远地端与滑落轨道支架连接,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近地端与过渡支架连接;所述堆积带试验槽的远地端与过渡支架连接,堆积带试验槽的近地端与堆积带支架连接;所述堆积带试验槽内设有堆积区;所述滑落轨道试验槽内设置有碎屑流材料滑落控制隔板和坡体材料放置槽。本发明改善了以往试验装置由于构造等因素造成的有限高度和倾斜角度模拟的情况,具有可拆卸、可组合、操作简便、功能多样、可重复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7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845420.X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多功能破碎岩体崩滑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积聚带支架、崩滑轨道支架、伸缩杆A、伸缩杆B、积聚带试验槽和崩滑轨道试验槽;积聚带试验槽底部的两端连接伸缩杆A的上部;崩滑轨道试验槽底部的两端连接伸缩杆B的上部;积聚带支架、崩滑轨道支架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底座支撑板、距离调节滑轨底座上。抽出崩滑轨道试验槽中的隔板,让破碎岩体材料崩滑而下,破碎岩体材料经过坡体材料放置槽来到积聚带试验槽,在积聚区逐渐停止运动,完成一次破碎岩体的积聚过程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本发明使破碎岩体崩滑过程研究试验具有可重复性、补充性与验证性,具有可拆卸、可组合、操作简便、功能多样、可重复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04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104712.8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多功能碎屑流运移堆积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堆积带支架、过渡支架、滑落轨道支架、堆积带试验槽和滑落轨道试验槽;所述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远地端与滑落轨道支架连接,滑落轨道试验槽的近地端与过渡支架连接;所述堆积带试验槽的远地端与过渡支架连接,堆积带试验槽的近地端与堆积带支架连接;所述堆积带试验槽内设有堆积区;所述滑落轨道试验槽内设置有碎屑流材料滑落控制隔板和坡体材料放置槽。本发明改善了以往试验装置由于构造等因素造成的有限高度和倾斜角度模拟的情况,具有可拆卸、可组合、操作简便、功能多样、可重复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67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40875.4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B11/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三角面积比法度量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的方法,属于土木工程中岩土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结构面的采集,通过结构面出露部分的表面形态来反映整个结构面的三维空间形态,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结构面进行平面拟合,计算结构面三角网格的总面积与平面面积之比,反应了拟合结构面的平整程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摄影测量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测量结构面三维数据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应用Delaunay三角剖分方法进行结构面表面的重建,实现通过三维三角网格来反映结构面的表面形态;在结构面表面三维重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表面积法,通过结构面的网格面积与拟合面积之间的比值来反映粗糙度大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