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609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742395.6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智 , 王珊珊 , 孙家正 , 张哲 , 朱义东 , 罗艳红 , 周博文 , 史景瑞 , 杨璐羽 , 厍世达 , 杨莹璇 , 张新宇 , 田野 , 陈强 , 史可鉴 , 段方维 , 杜威 , 呼笑笑 , 张天宇 , 李海峰 , 王智博 , 顾泰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负荷接入电网后,引起电网电压波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放储一体化双向能量智能协同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桩、梯次电池储能系统以及智能PWM多功能变流器,用于对一体化电站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对电压进行补偿。本发明利用智能PWM多功能变流器检测出电网电压的状态扰动,将电压扰动信号输送给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单元,经过数据处理后输出电压信号给智能PWM多功能变流器的主电路,将电网电压降低的信号传递给梯次电池储能系统,使得梯次电池储能系统放电,补偿电网电压,确保电网电压运行稳定,保障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时对电压的波动减小到最低,有效保障电压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5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88943.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B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并罐式高炉炉顶布料偏析的布料装置及下料方法,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包括料罐、T型管下料漏斗、中心喉管和落料机构,所述T型管下料漏斗的内部设有矩形下料室,所述T型管下料漏斗底壁设有T型管下料漏斗出料口,所述T型管下料漏斗的内部左右两侧底端均设有平台,可使炉料自然堆积形成料堆,所述料罐出料口位于所述平台的正上方;所述中心喉管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中心喉管的上端与所述漏斗出料口连通。本发明一方面改善了并罐式无料钟布料装置布料时炉料在高炉炉喉圆周处落点及质量偏析的现象,另一方面形成的料堆可以增加炉料间的相互碰撞,从而保护炉料对T型管下料漏斗以及中心喉管的冲刷磨损,延长了二者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7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70104.X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配网低电压治理的风电动态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更具体的是一种面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风力发电动态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潮流分析优化系统和风力发电动态功率控制系统。本发明对采集到的配电网电力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建立完整的线路拓扑结构关系;再利用潮流算法对配电网进行潮流诊断分析,依据诊断结果选择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模式;当配电网节点出现低电压,系统将以潮流分析的结果为基准,对配电网进行潮流优化,改善配电网节点的低电压问题,有效提高风力发电系统无功补偿的准确性和治理效果,不仅充分发挥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还更好地促进能源结构的绿色化转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27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84753.X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全氧富氢低碳还原熔化炼铁系统及炼铁方法,属于氢冶金低碳炼铁技术领域。可大幅度降低炼铁生产中碳的使用量和减少CO2的排放量。炼铁系统组成中包括还原熔化炉、炉顶煤气除尘器、干燥器、烟囱、电解水装置、CO2分离器、风机、换热器、还原气备用储气罐,还原熔化炉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间接还原区、软熔滴落区、焦炭燃烧及渣铁区;炼铁方法包括矿焦装料、间接还原区喷入电解绿氢及炉顶煤气循环的混合还原气、焦炭燃烧区鼓入纯氧、炉顶煤气CO2回收、出铁。通过设计相应的炉型及工艺,使间接还原区金属化率达85‑95%,大大降低吨铁冶炼碳耗。采用全氧使自身反应器还原产生的煤气循环利用,达到降低40%以上的CO2排放目标,实现绿色低碳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06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780114.0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时滞输出协同控制方法,步骤为:抽象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建立数学模型,将分布式发电单元控制问题转化成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问题;将每个智能体的状态量与相邻智能体的通信权重建立每个跟随智能体的组合状态;使用组合状态设计事件触发机制并进行比较判断,决定是否更新每个跟随智能体的控制输出信号;考虑信号传输时滞对协同控制的影响,设计出每个跟随智能体的控制器形式,使每个跟随智能体与领导智能体的状态保持一致,同时降低计算量和通信量,实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最终稳定。发明将分布式发电控制问题转化成多智能体之间协同控制问题,能够精确快速实现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38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175137.0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B13/02
Abstract: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该种装置设有围管和slot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2至3根互为180°或120°通往竖炉中心的内部供气管道和锥形配气装置,每一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端口均与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内部端口均与处于竖炉内部中心位置的锥形配气装置相连通,2至3根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又将围管分隔成二至三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每个围管供气区域分别设有一根与外部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的围管供气管道。采用该种装置可以使通往竖炉内的煤气分布的更加均匀,明显提高煤气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3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75137.0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B13/02
Abstract: 一种促进竖炉内煤气流合理分布的装置,该种装置设有围管和slot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2至3根互为180°或120°通往竖炉中心的内部供气管道和锥形配气装置,每一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端口均与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内部端口均与处于竖炉内部中心位置的锥形配气装置相连通,2至3根内部供气管道的外部又将围管分隔成二至三个独立的围管供气区域,每个围管供气区域分别设有一根与外部煤气发生装置相连通的围管供气管道。采用该种装置可以使通往竖炉内的煤气分布的更加均匀,明显提高煤气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96258.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nventor: 刘桁宇 , 胡大伟 , 罗艳红 , 张智 , 孙家正 , 李海峰 , 赵博 , 王天博 , 王彤 , 杨滢璇 , 田野 , 史可鉴 , 杨璐羽 , 厍世达 , 周博文 , 张天予 , 朱义东 , 王珊珊 , 张哲 , 陈强 , 呼笑笑 , 顾泰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向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预测单元、配电网薄弱环节智能辨识单元、电网薄弱性监测评估单元、电动汽车智能调控单元及用户交互单元。本发明面向电网薄弱环节,当电网负荷规模增加,电动汽车作为储能接入电网后,提升电网电能质量。本发明有效保障规模化的负荷接入电网,减小电网电压的波动,保障电网的电压和功率达到平衡,提高电网薄弱环节的电能指标,维持电网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6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9946.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河北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1B1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氧富氢低碳还原熔化炉的高富氢长流程炼铁工艺,属于氢冶金低碳炼铁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炼铁工艺通过上下部同时富氢,大幅度提高炉内H2的体积分数,由氢还原代替部分碳还原,大幅降低了碳的消耗;除此之外,通过同时调整上部的富氢循环气体量及温度,以及下部喷入的加热氢气量及温度,控制上下部气体比例在20~40%之间,为还原熔化炉下部提供还原性气体以及一部分热量,以获取炉内金属化率径向均匀分布,同时调控了上下部所需热量,进而大幅降低了焦炭的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9053.9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B7/20
Abstract: 一种改善并罐式高炉布料偏析的下料漏斗和下料方法,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料罐、下料漏斗和汇集管,所述料罐出料口下端与下料漏斗上端连通,料罐关于高炉中心线对称,下料漏斗底部与多个汇集管连通,每个汇集管出料口与导料管进料口连通,导料管之间关于高炉中心线对称分布,多个导料管出料口相交并安装中心喉管,中心喉管出口连接溜槽,溜槽与高炉炉喉连通;所述下料漏斗包括箱体和挡板,挡板对称设置在下料漏斗上端两侧,料罐出料口中从上至下顺次设置节流阀和密封阀,本发明改善了并罐式无料钟布料装置布料时炉料在高炉炉喉圆周处落点及质量偏析的现象,延长了中心喉管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