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冷却条件下的形变奥氏体不锈钢软化率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1729.4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轧制及热处理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冷却条件下的形变奥氏体不锈钢软化率测量方法,可直接测量材料的软化率,且更为简易。通过提出新型偶对双道次压缩实验,两组实验在第一道次变形后分别进行保温和连续冷却处理,其他工艺参数相同,将两组实验得到的第二道次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消除温度在冷却过程中对再结晶软化行为的影响,将等温条件下软化率计算的应力补偿法扩展到连续冷却过程,提出连续冷却条件下软化率计算公式。本发明考虑到了形变奥氏体不锈钢连续冷却过程再结晶软化行为同时受加工硬化和温度的共同影响,控制了影响因素,能直接、快速准确测量形变奥氏体不锈钢连续冷却过程静态再结晶软化率。

    一种基于两轧辊交替工作的连铸板坯热芯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24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718091.8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连铸坯生产领域,本发明针对热芯大压下轧制技术的特点,公开了一种基于两轧辊交替工作的连铸板坯热芯轧制方法。两辊交替工作的工艺参数设计包括两台轧机压下位置的选择,压下温度的选择,两轧辊的切换方式等。本发明涉及设备辅助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冷却系统。其中检测系统实时监测铸坯表面温度和轧辊表面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改善轧辊的冷却条件;控制系统实现在特定参数下两台轧机交替进行热芯大压下轧制过程。本方法能大幅减轻轧辊的热疲劳,减少热芯大压下轧辊选材成本,从而更有效利用连铸过程产生的余热,生产更优质的铸坯。

    一种多功能不锈钢板材固溶热处理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67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49063.5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不锈钢板材固溶热处理工艺及其装置,不但具有传统的离线固溶处理功能,更具有充分利用轧制余热的半在线固溶处理功能,半在线固溶处理工艺包括(1)不锈钢板坯通过加热炉加热保温、除磷、粗轧和精轧;(2)需要固溶处理的热轧板,轧制后的高温钢板经推钢辊道,由轧钢跨进入热处理跨,进入加热炉补热至固溶温度,保温,然后淬火到目标温度;淬火后的钢板进行依次进行抛丸、矫直及酸洗钝化处理。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利用板材轧制后的余热温度,少量补热或保温后直接进行热处理,生产能耗节约60%以上,而且将不锈钢板材产品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4小时以上,减低至3小时以内,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度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一种连铸热芯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304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611459.8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热芯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轧制领域,本发明连铸热芯轧制系统包括:连铸生产线、热芯轧制生产线和连铸传输线,连铸生产线分别与热芯轧制生产线、连铸传输线连接,其中,连铸生产线的末端设置有测温反馈装置,测温反馈装置用于测量连铸生产线中的经过定尺切割工序后的铸坯的表面温度和芯部温度,测温反馈装置连接一筛选系统,筛选系统依据测量的表面温度和芯部温度,确定定尺切割工序后的铸坯进入热芯轧制生产线或连铸传输线,筛选系统借助于推钢机构连接所述热芯轧制生产线和连铸传输线的起始端,本系统能更好的有效利用连铸过程产生的余热,同时生产出来的质量合格的铸坯。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在线固溶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676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727977.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热处理生产工艺领域,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在线固溶处理工艺。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连铸坯加热→高压水除磷→粗轧→精轧→软化处理→超快速冷却→矫直→定尺剪切→喷丸→酸洗。本发明工艺充分利用轧制余热,无需将钢板重新从室温加热至固溶温度。与常规钢板轧制工艺相比,本工艺在轧制结束后,钢板需进行软化处理,确保冷却前变形奥氏体充分软化。软化处理后进行超快速冷却,将钢板从800℃以上冷却至430℃以下,防止因高铬碳化物的大量析出,导致晶间贫铬而影响不锈钢耐蚀性能。

    适用于大方坯和矩形坯高温大压下的轧机工作辊曲线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750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11086605.7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坯高温大压下轧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大方坯和矩形坯高温大压工艺下的轧机工作辊的辊型曲线设计,特别应用于大方坯及矩形坯单道次热芯或液芯高温大压下轧制过程。该工作辊将凸缘辊型和箱型孔型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计算进行工作辊几何特征的优化设计。复合辊的凸缘宽度系数为0.4~0.8,凸缘高度5~45mm;复合辊的箱型内圆角半径取值10~40mm,箱型侧壁倾斜角90~120度,工作辊直径为500~1000mm。在高温大压下轧制工艺中应用这种复合辊型工作辊后,可以同时突显凸缘辊在厚度和延伸方向上以及箱型孔型在宽度方向上的缩孔压合效果。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单道次高温大压下轧制变形中的铸坯芯部变形渗透性以及中心缩孔三向压合效果。

    适用于大方坯和矩形坯高温大压下的轧机工作辊曲线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8067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086605.7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463 B21B27/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坯高温大压下轧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大方坯和矩形坯高温大压工艺下的轧机工作辊的辊型曲线设计,特别应用于大方坯及矩形坯单道次热芯或液芯高温大压下轧制过程。该工作辊将凸缘辊型和箱型孔型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计算进行工作辊几何特征的优化设计。复合辊的凸缘宽度系数为0.4~0.8,凸缘高度5~45mm;复合辊的箱型内圆角半径取值10~40mm,侧壁倾角90~120度,工作辊直径为500~1000mm。在高温大压下轧制工艺中应用这种复合辊型工作辊后,可以同时突显凸缘辊在厚度和延伸方向上以及箱型孔型在宽度方向上的缩孔压合效果。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单道次高温大压下轧制变形中的铸坯芯部变形渗透性以及中心缩孔三向压合效果。

    一种热轧带钢超快冷区域头部不冷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384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900220.9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8

    Abstract: 一种热轧带钢超快冷区域头部不冷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超快冷集管安装在精轧机组出口,超快冷机旁总供水管路上配置压力调节阀组;每根超快冷喷嘴配置控制阀组;当带钢头部到达精轧机入口特定位置时,泵站开环控制供水压力和总流量粗调;当精轧机第四机架F4咬钢时,调节超快冷机旁供水管路上的压力调节阀组,以P目标值+ΔP为目标压力,闭环控制供水管路压力;带钢头部不冷段通过超快冷区域时,根据带钢位置,依次开启超快冷集管;补偿头部不冷段通过超快冷区域后,超快冷集管开启瞬间的引起的供水管路压力损失,使超快冷系统管路压力和喷嘴流量快速恢复以P目标值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目标压力,减少头部不冷段之后的过渡段长度,实现头部不冷段长度的高精度控制。

    一种高铜高铁的钴矿石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64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196654.2

    申请日:2011-07-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铜高铁的钴矿石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取0.0100~0.2500g制成矿样溶液;(2)加混合酸溶液再加热制成屏蔽铁矿样溶液;(3)去除铜获得除铜溶液;(4)对除铜溶液进行显色处理获得待测溶液;(5)制备空白溶液;(6)制备标准溶液;(7)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溶液中的钴含量,从而确定钴矿石试样中的钴含量。本发明的方法可测定中含Fe5~35%,Cu15~30%,Co0.001~5%的富含铜铁钴矿石;测量过程中不采用具有毒性药剂,处理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推广。

    一种高铜高铁的钴矿石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642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96654.2

    申请日:2011-07-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铜高铁的钴矿石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取0.0100~0.2500g制成矿样溶液;(2)加混合酸溶液再加热制成屏蔽铁矿样溶液;(3)去除铜获得除铜溶液;(4)对除铜溶液进行显色处理获得待测溶液;(5)制备空白溶液;(6)制备标准溶液;(7)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溶液中的钴含量,从而确定钴矿石试样中的钴含量。本发明的方法可测定中含Fe5~35%,Cu15~30%,Co0.001~5%的富含铜铁钴矿石;测量过程中不采用具有毒性药剂,处理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