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322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03144.X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49/02 , C22C49/14 , C22C47/1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Ni9~10%、Sm2O30.5~1%、MoS20.5~1%、Ag0~1%、CaF20~2%、Al2O31~2%、W0~3%、镀镍石墨1~3%、镀铜碳纤维1.1~3.0%、造孔剂NH4HCO30~2.8%、余量为ZQSn663锡青铜粉末。制备方法为:按上述成分混料,样品压制,烧结,热浸复合PTFE,烘干制备得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能够环保、低成本利用粉末冶金烧结和复合热浸封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和自润滑性能的新型铜合金基复合自润滑材料。通过成分和技术调控,制备的复合自润滑材料的密度为4.71~6.54g/cm3,硬度为30~58HV,压溃强度99~222MPa,摩擦系数为0.15~0.06的铜合金基复合自润滑材料,从而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对摩擦轴套自润滑材料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3854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402603.4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面向呈现多模态特性的实际工业过程,通过模态划分、离线建模、在线监测三个步骤实现对多模态过程的故障监测。包括:步骤S1、基于变长度滑动窗口均值‑增广迪基福勒检验方法进行模态划分;步骤S2、着眼于常被忽视的过渡模态,使用动态局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模态分别建模;步骤S3、充分利用历史模态,并提出模态匹配方法,确定当前在线数据所处的模态,从而进行准确的监测。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的完成多模态过程的划分、建模和在线监测一系列工作。对提高生产安全性、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385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02603.4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面向呈现多模态特性的实际工业过程,通过模态划分、离线建模、在线监测三个步骤实现对多模态过程的故障监测。包括:步骤S1、基于变长度滑动窗口均值‑增广迪基福勒检验方法进行模态划分;步骤S2、着眼于常被忽视的过渡模态,使用动态局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模态分别建模;步骤S3、充分利用历史模态,并提出模态匹配方法,确定当前在线数据所处的模态,从而进行准确的监测。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的完成多模态过程的划分、建模和在线监测一系列工作。对提高生产安全性、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94322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03144.X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49/02 , C22C49/14 , C22C47/14 , C22C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Ni9~10%、Sm2O30.5~1%、MoS20.5~1%、Ag0~1%、CaF20~2%、Al2O31~2%、W0~3%、镀镍石墨1~3%、镀铜碳纤维1.1~3.0%、造孔剂NH4HCO30~2.8%、余量为ZQSn663锡青铜粉末。制备方法为:按上述成分混料,样品压制,烧结,热浸复合PTFE,烘干制备得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能够环保、低成本利用粉末冶金烧结和复合热浸封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和自润滑性能的新型铜合金基复合自润滑材料。通过成分和技术调控,制备的复合自润滑材料的密度为4.71~6.54g/cm3,硬度为30~58HV,压溃强度99~222MPa,摩擦系数为0.15~0.06的铜合金基复合自润滑材料,从而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对摩擦轴套自润滑材料的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