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17256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483509.X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316L不锈钢优化工艺,具有如下步骤:对45号钢基材的熔覆面和其与工作台的接触面进行必要预处理;对316L不锈钢粉末进行干燥处理4小时,保证粉末充分干燥;对加工轨迹进行离线编程;进行正交试验;对形状系数ζ进行极差分析;对稀释率D进行极差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本发明着重考虑了以前没有被足够重视的保护气因素,将其作为影响不锈钢加工工艺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用本发明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熔覆后,得到的316L不锈钢,能够保证在不影响其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表面形貌,同时能够改善表面粘粉、气孔、裂纹等缺陷,为激光熔覆不锈钢零件的工艺优化提出了较具体的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99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68425.1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3C2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上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作为待优化参数,按照田口方法设计正交实验,以熔宽、熔高、稀释率作为响应目标进行方差分析;S2、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三个响应目标分析后得到最终的最优参数组合;S3、将最终的最优参数组合下的熔覆层轮廓拟合成函数并建立几何模型,计算分析后得到搭接率的最优值;S4、进行多道多层熔覆实验,经计算分析后得到Z轴提升量的最优值。本发明的平面上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可靠地得到使用不同熔覆粉末和/或激光熔覆设备在平面上进行激光熔覆实验时,在单道、单道多层以及多道多层熔覆工艺中的最优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5207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896499.2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D3/06 , B24D18/0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工艺制作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结构化排布端面磨削砂轮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金属粉末与超硬磨料进行混合;球磨;过筛;倒入激光熔覆送粉器内;将金属基体抛光,去除金属基体上面的油污和杂质,并清洁金属基体表面,得到光洁的待加工金属基体;按照一定的激光加工参数和激光扫描策略,以光洁的待加工金属基体作为激光熔覆加工的基底,进行激光熔覆超硬磨料的加工,得到形成特定形状的熔覆层的金属基底;将形成特定形状的熔覆层的金属基底切割成圆盘形状金属基底,并与已加工好的刀柄装配形成端面磨削用砂轮。本发明灵活,制作效率高,降低了超硬磨料非正常失效几率,提高了超硬磨料在金属结合剂中的结合力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2076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896499.2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工艺制作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结构化排布端面磨削砂轮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金属粉末与超硬磨料进行混合;球磨;过筛;倒入激光熔覆送粉器内;将金属基体抛光,去除金属基体上面的油污和杂质,并清洁金属基体表面,得到光洁的待加工金属基体;按照一定的激光加工参数和激光扫描策略,以光洁的待加工金属基体作为激光熔覆加工的基底,进行激光熔覆超硬磨料的加工,得到形成特定形状的熔覆层的金属基底;将形成特定形状的熔覆层的金属基底切割成圆盘形状金属基底,并与已加工好的刀柄装配形成端面磨削用砂轮。本发明灵活,制作效率高,降低了超硬磨料非正常失效几率,提高了超硬磨料在金属结合剂中的结合力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881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48646.X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A61F2/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915 , A61F2002/91533 , A61F2210/0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支撑筋血管支架,所述支架为镂空管,包括多组镂空圆环;每组镂空圆环包括呈镜面对称设置的第一镂空圆环单体和第二镂空圆环单体;第一镂空圆环单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且与镂空管内壁所在圆柱面贴合的第一锯齿形支撑筋;第一锯齿形支撑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第一支撑连接筋,第三支撑筋和第四支撑筋;第二镂空圆环单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且与镂空管内壁所在圆柱面贴合的第二锯齿形支撑筋;第二锯齿形支撑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支撑筋,第六支撑筋,第三支撑连接筋,第七支撑筋和第八支撑筋。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柔顺性,使支架压握在球囊上顺利运送到患处,能够保证支架能够顺利通过复杂血管到达病变位置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67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50555.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熔覆调整对光装置,包括透明十字标尺片,上对中套,透明保护块和下对中套;上对中套的内壁下部具有与上对中套一体的圆形垫片,圆形垫片的轴线处具有沉头孔,沉头孔的沉孔半径与透明十字标尺片的半径相匹配;下对中套的内壁上部具有内螺纹,下对中套的内壁下部具有与下对中套一体的透明十字标尺块;透明保护块的外壁具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Ⅱ;透明十字标尺片上具有原点Ⅰ,透明十字标尺块上具有原点Ⅱ;上对中套的轴线,下对中套的轴线,原点Ⅰ和所述原点Ⅱ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低,对中精度较以前方法有所提高,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66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67041.6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6B17/10 , F26B23/04 , F26B25/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熔覆粉末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管、缸体、管型加热片和储粉缸。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激光熔覆粉末的干燥装置具有螺旋状管道,使粉末长时间悬浮在空中,便于对粉末进行干燥处理,有利于提升干燥效果,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克服激光熔覆粉末受潮后带来的各种恶劣影响,快速、高效的对熔覆粉末进行干燥处理,并在激光熔覆工艺中作为送粉器的前级,实现激光熔覆过程熔覆粉末的预热,预热后的熔覆粉末可以显著降低熔覆过程的热应力,抑制熔覆过程熔覆层的裂纹的产生,显著改善熔覆过程的热应力情况,提高激光熔覆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90459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1236757.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辅助加热的装置,包括微波辅助上平台和微波加热下平台,二者之间限定一加热区域;所述微波辅助上平台能够在空间内移动,并适于朝向所述加热区域发射一个点状微波束;所述微波加热下平台能够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并适于朝向所述加热区域提供一面状微波加热源;所述微波辅助上平台还包括一适配结构,用于与一外接的热源发生器接合以使所述外接的热源发生器朝向所述加热区域提供点状主加热源。本发明提供的微波辅助加热装置,通过点面结合的微波装置,能一站式解决加工前干燥和预热,加工中搅拌和空化,加工后热处理等问题。还提供了采用此装置辅助熔覆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673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050555.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熔覆调整对光装置,包括透明十字标尺片,上对中套,透明保护块和下对中套;上对中套的内壁下部具有与上对中套一体的圆形垫片,圆形垫片的轴线处具有沉头孔,沉头孔的沉孔半径与透明十字标尺片的半径相匹配;下对中套的内壁上部具有内螺纹,下对中套的内壁下部具有与下对中套一体的透明十字标尺块;透明保护块的外壁具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Ⅱ;透明十字标尺片上具有原点Ⅰ,透明十字标尺块上具有原点Ⅱ;上对中套的轴线,下对中套的轴线,原点Ⅰ和所述原点Ⅱ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低,对中精度较以前方法有所提高,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4094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844482.8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线充电电池,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方便、可快速实现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电池。本发明包括电池外壳,在电池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在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部分和无线充电接收转换电路的电路板,在电池外壳的外侧缠绕有无线接收线圈;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的输出端分别穿过电池外壳后与无线充电接收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无线充电接收转换电路输出端的正极经电池正极连接线分别与电池正极和蓄电部分正极相连接,无线充电接收转换电路输出端的负极经电池负极连接线分别与电池负极和蓄电部分负极相连接;所述蓄电部分采用可充电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