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9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14598.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临沂钢铁投资集团特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转炉铁水判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首先获取原始铁水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原始数据集,然后根据预设的铁水类别划分规则对原始数据集中的部分数据添加铁水类别标签,得到目标数据集,再基于目标数据集构建图卷积网络,并利用目标数据集对图卷积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生成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最终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采集的待测铁水数据进行判定,得到铁水判定结果。上述方法在冶炼尚未开始之前便可实现对于铁水类别的判定,进而实现对实际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危险事故的预判和预警,有助于降低实际生产中因喷溅和返干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率,并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提升生产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078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145741.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一种双主轴搅拌摩擦焊辅助热源焊接方法,所属焊接技术领域,焊接步骤:(1)准备待焊工件;(2)搅拌头安装定位;(3)焊接;(4)后处理。本发明采用辅助热源搅拌头和焊接焊缝搅拌头配合焊接,使高硬度金属材料与低硬度金属材料在厚度方向上可以同时达到塑性状态,从而使得焊接时的塑性金属流动、搅拌针更加充分,得到强度更高的焊接接头,且操作简单、可行度高,可适用于全位置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86078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12193.6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一种制备大块高熵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AlxCoCrFeNi高熵合金的初始板材;步骤2,将铝板预置于用于形成大块高熵合金的待连接的两块初始板材中间;步骤3,搅拌头的选择;步骤4,将两块初始板材以搭接或对接的形式组装;步骤5,启动机床进行搅拌摩擦焊加工,按照设定轨迹实施焊接;步骤6,随着焊接的进行,中间层铝板在搅拌头的机械搅拌及摩擦热的共同作用下,与焊接区初始板材发生充分混合,形成大块优质高熵合金。多种强化因素共同作用,能够获得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而且焊接热作用还能够显著改善焊接区外侧高熵合金元素的发生热扩散,促进焊接区元素的进一步均匀化,更进一步提升所制备大块高熵合金的整体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91592.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体与波纹滚道形变量的计算方法及仿真模型,其中S1:确定滚动体的位置角以及滚动体与波纹滚道的实际接触点,计算实际接触点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进而根据方程求解滚动体中心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以及接触点处的实际位置角;S2:计算波纹接触角;S3:根据波纹接触角以及滚动体中心、实际接触点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可计算出产生赫兹力的滚动体与波纹滚道的实际接触形变量,即可计算考虑波纹微观弧面与滚动体曲面的波纹滚道与滚动体的接触形变量,进而可根据接触形变量的数值得到滚动体在波纹滚道不同位置时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情况,分析内、外圈滚道表面波纹度对于轴承各性能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0747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68239.3
申请日:2023-04-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轨迹预测的分层声波信息推送系统。所述推送系统工作流程为:移动设备向推送装置发送ID地址,推送装置的推送接收模块接收ID地址,根据测距模块测量得到移动设备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与数据存储与生成模块中的推送信息、优先码等信息传递给反馈模块,反馈模块将信息封装成数据,由推送发送模块将数据调制到特定声波频段,发送给移动设备的移动接收模块。再由移动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块将推送信息进行排序,输出与显示模块显示已排序的信息,用户阅读信息。所述系统能够优先推送紧急通知,并依据移动设备的实时位置预测用户前往的目的商户,实现更适合用户的多条推送信息的分层推送。
-
公开(公告)号:CN11058711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790694.6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V型梯度界面焊接的方法,涉及搅拌摩擦焊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搅拌摩擦焊中各种材料的搭接焊接。具体方法为:施焊之前,在需要焊接的下部板材上加工V型坡口,使得在上搭接板和下搭接板之间出现一个V型间隙,焊接时,上板材料在焊具作用下将填入这一V型间隙,从而将上、下板之间局部原始的面接触搭接界面转化为具有梯度的倾斜界面,采用所述焊具对这一界面进行充分搅拌摩擦焊接,能够有效抑制传统搅拌摩擦搭焊过程中常见的界面迁移现象,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搅拌摩擦搭焊接头。
-
公开(公告)号:CN1090352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50122.6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0004 , G06T5/002 , G06T5/009 , G06T7/12 , G06T7/13 , G06T7/136 , G06T2207/20032 , G06T2207/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管道故障并行全局阈值检测方法,流程包括:实时获取管道三通道彩色图像;转换到灰度空间;计算最佳阈值;模糊降噪;中心区间设定、阈值区间均分、多个阈值并行检测,得到多个阈值下的二值化图像;边缘检测;提取出图像中的各条轮廓;去除不在长度阈值范围内的轮廓;并行全局阈值综合分析提取检测。本发明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图像处理中噪点过多的问题,为管道故障分析提供更准确的综合故障检测图,提高缺陷检测评估的准确性;帮助检测人员及时进行管道安全问题诊断,进行及时的维修,延长金属器材的使用寿命,使繁琐复杂的管道内环境安全问题的检测与评估简单化,减少管道工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创造了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91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54460.1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PC: F16L55/28 , F16L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28 , F16L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涉及海底油气管道检测技术领域。该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包括中心骨架以及安装于所述中心骨架两端的支撑皮碗,所述中心骨架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磁路模块,所述磁路模块通过弹性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心骨架上,并在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所述海底管道的内壁相贴合。本发明提供的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装置的磁路模块在弹性支撑组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始终与海底管道的内壁相贴合,当管道的内径发生变化时,检测装置的形状能够进行自适应的改变,因此磁路模块与海底管道内壁之间始终能够实现磁路闭环,保证检测装置沿途检测无遗漏点,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91592.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体与波纹滚道形变量的计算方法及仿真模型,其中S1:确定滚动体的位置角以及滚动体与波纹滚道的实际接触点,计算实际接触点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进而根据方程求解滚动体中心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以及接触点处的实际位置角;S2:计算波纹接触角;S3:根据波纹接触角以及滚动体中心、实际接触点到轴承旋转轴线的距离可计算出产生赫兹力的滚动体与波纹滚道的实际接触形变量,即可计算考虑波纹微观弧面与滚动体曲面的波纹滚道与滚动体的接触形变量,进而可根据接触形变量的数值得到滚动体在波纹滚道不同位置时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情况,分析内、外圈滚道表面波纹度对于轴承各性能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817429.X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一种热源辅助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和方法,用于实现多种金属材料的高质量、高效率增材制造。所述装置由增材制造搅拌头、涡流加热系统和输粉系统组成;增材制造工具由碾压斜面、轴肩、搅拌针和夹持装置组成;涡流加热系统由外壳、固定装置和涡流线圈组成;输粉系统由储粉槽、输粉定位环、输粉通道组成。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过程中,首先,将基板固定在焊机工作台上,并向储粉槽内添加铝、铜、钛、高熵合金等增材粉末;组装增材制造搅拌头,并将搅拌头夹持装置固定于焊机主轴上。而后对涡流线圈通电,通过产生的涡流对搅拌头和增材粉末加热;随之启动焊机,并打开输粉系统,进行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获得具有预定厚度和形状的增材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