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2467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288756.5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33/135 , A23L19/18 , C12R1/225 , C12R1/245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乳酸菌吸附和/或抑制去除丙烯酰胺的方法,涉及一种降低丙烯酰胺含量的油炸薯片的生产方法;同时提供一种提高乳酸菌吸附丙烯酰胺能力乳酸菌专用培养基,为本领域人员进一步研究乳酸菌的丙烯酰胺吸附特性提供研究基础,使人体通过摄入富含乳酸菌的酸奶或饮料等食品而实现体内丙烯酰胺去除成为可能;本发明创造性将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三种菌按照特定比例进行组合,取得了难以预料的技术效果;意外发现,尿嘧啶和黄嘌呤的比例为3:2;丝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比例为1:2,泛酸钙和碳酸钙的比例为1:1,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0482467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8756.5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乳酸菌吸附和/或抑制去除丙烯酰胺的方法,涉及一种降低丙烯酰胺含量的油炸薯片的生产方法;同时提供一种提高乳酸菌吸附丙烯酰胺能力乳酸菌专用培养基,为本领域人员进一步研究乳酸菌的丙烯酰胺吸附特性提供研究基础,使人体通过摄入富含乳酸菌的酸奶或饮料等食品而实现体内丙烯酰胺去除成为可能;本发明创造性将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三种菌按照特定比例进行组合,取得了难以预料的技术效果;意外发现,尿嘧啶和黄嘌呤的比例为3:2;丝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比例为1:2,泛酸钙和碳酸钙的比例为1:1,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