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0084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43494.8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冷萃茶浓缩液的制作方法,属于制茶领域。所述方法为:采摘新鲜茶叶,自然晾晒至茶叶表面干燥;将茶叶放入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在杀青后的茶叶中加入冷水,每100g的茶叶中加入80~120ml的水,静置;将浸泡好的茶叶用塑料瓶密封后置于超高压设备中,在300MPa~600MPa压力下处理5~10min,得到冷萃茶萃取液;将得到的冷萃茶萃取液进行过滤后,在负压条件下进行蒸发浓缩,得到冷萃茶浓缩液。本发明制作出的冷萃茶,可以使茶叶内部的有效成分被快速释放出来,使冷萃茶的甘甜清爽得以完整保留,并且全程没有高温处理,能够完好的保存茶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得到浓郁且香味持久的冷萃茶。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20639.4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19/00 , A23B7/04 , A23B7/005 , A61K36/8962 , A61K125/00
Abstract: 一种提高大蒜环芳烃和S‑烯丙基‑L‑半胱氨酸含量的处理方法,属于食品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获、挑选新鲜大蒜;步骤二:将收获后的大蒜放入恒温设备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预处理一段时间;步骤三:大蒜冷藏后取出,恢复至室温。步骤四:将前步得到的加工后大蒜,放入恒温设备中,选择温度范围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出,使其返回常温。本发明制作出来的大蒜,在保持大蒜的形态下还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加工大蒜的处理方法,增加了生大蒜所含的环芳烃和S‑烯丙基‑L‑半胱氨酸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737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38198.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03/32
Abstract: 一种利用振动膜处理大豆黄浆废水的方法,属于膜技术水处理领域。本发明解决在处理大豆黄浆废水时存在膜块堵塞,需频繁清理等问题,所述方法为:用100目筛对黄浆水进行初步过滤,去除未成形的碎豆腐和杂质颗粒;利用振动膜装置处理过滤液,回收黄浆水中的大豆蛋白质,在截留液中提取大豆乳清蛋白,透过液进行下一步处理;利用振动膜装置将步骤二的透过液脱盐浓缩回收黄浆水中的大豆低聚糖,在截留液中提取大豆低聚糖,透过液进行下一步处理;将透过液利用振动膜装置进行反渗透,截留液提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透过液回收或排放。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膜污染及浓差极化现象,维持高通量,并且对进水水质要求不高,可以更好的处理黄浆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3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141327.2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枸杞酒的制备方法,属于制酒领域,具体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新鲜枸杞剔除烂果、霉果后清洗浸泡;步骤二:将粮食清洗、浸泡、蒸料;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浸泡后的枸杞及其浸泡液置于超高压设备中,在100~200MPa的压力下处理10min,反复进行三次,得到枸杞浆液;步骤四:调整枸杞浆液的甜度、酸度后,将其与步骤二中蒸好的粮食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对混合料进行接种、初发酵,经陈酿、过滤、调配、灭菌后得到枸杞酒。本发明制作出来的枸杞酒,可以使枸杞内部的有效成分快速被释放出来,并且全程没有高温处理,能够完好的保存枸杞中的各种有效成分不被破坏,较为快速的得到香味浓郁的枸杞酒。
-
公开(公告)号:CN11081050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43517.5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CO2微纳米气泡延长牛奶保鲜时间的方法,属于牛奶保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原料乳的验收:利用感官检验,理化指标,微生物检验三个方面对原料乳进行验收;将牛奶进行机械过滤:使用牛奶过滤纸在50kPa的压力条件下对牛奶进行过滤;将牛奶与CO2混合后通入微纳米气泡装置,形成牛奶-CO2微纳米气泡混合体系;将步骤三得到的牛奶-CO2微纳米气泡混合体系存放在预先清洗、消毒、灭菌的牛奶储存罐中。本发明利用微纳米气泡的气泡尺寸小、溶解性大、吸附率高、在牛奶中上升的速度慢以及CO2的抑菌作用,解决传统牛奶加工过程中从牧场到加工厂运输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等问题,具有更好延长牛奶保鲜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69813.X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02 , C12N1/36 , A61K35/747 , A61K31/4172 , A61P1/00 , A61P1/12 , A23K10/16 , A23K20/142 , A23L33/135 , A23L33/175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副干酪乳杆菌LP‑116、LP‑116后生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副干酪乳杆菌LP‑116的保藏号为CGMCC NO.26441,LP‑116后生元组合物包括灭活的副干酪乳杆菌LP‑116与麦角硫因。LP‑116后生元组合物中灭活的副干酪乳杆菌LP‑116的个数为1012个/g,麦角硫因含量为40 mg/g。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LP‑116以及LP‑116后生元组合物能够改善或修复肠上皮细胞屏障损伤,能够提高对结肠炎小鼠的炎症产生缓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1087.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乳酸菌厌氧发酵的发酵罐,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设置在发酵罐体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的电机轴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上滑动设有破碎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破碎机构,通过线轮、绳索与扭力弹簧的配合,带动锥齿轮组往复旋转,并在棘轮圈与两个棘爪的配合下,使得破碎杆保持持续的旋转,并带动齿轮与扇形齿轮与滤网上的齿圈配合,从而带动滤网进行往复摆动,从而扩大整体的破碎范围,使得破碎范围更大,同时在与升降组件进行配合,可以刮去搅拌轴上的粘连的结块,同时通过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扩大整体的破碎范围,大大增强整体的破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3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64674.3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D01F8/18 , A23L33/135 , A23P10/30 , A61K35/747 , A61K35/741 , A61K9/00 , A61K47/36 , A61K47/46 , A61P1/00 , D01F1/10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载益生菌功能性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在纺丝液中加入益生菌,在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成功能性纳米纤维。所述的纺丝液中包含有普鲁兰多糖和乳脂肪球膜,其质量比的范围为80:20至20:80;且纺丝液中普鲁兰多糖和乳脂肪球膜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本发明的功能性纳米纤维能够成功封装益生菌,不仅提供了益生菌的高存活率,还提高了益生菌抵抗胃肠液、胆盐的耐受能力、生存能力以及贮藏稳定性,在功能性食品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55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328628.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 ,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1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菌种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制种机。还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制种机的使用方法。包括有制种罐和菌种瓶,制种罐包括有罐体、安装在罐体顶端的罐盖、设置在罐盖上的入料通道和旋紧在入料通道端部的密封盖,菌种瓶顶端设有密封塞,还包括有通道开合机构、环形点火机构和菌种自动上料机构,菌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偏转架、倾倒组件、夹持组件、瓶体旋转组件和取塞组件,夹持组件、瓶体旋转组件和取塞组件均安装在第一偏转架上。本发明实现自动化无菌上料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大、接触火焰有烫伤的安全隐患,且实现了无菌化上料效果,保证了制种罐内菌种的纯净度,便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9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28628.3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 ,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1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菌种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制种机。还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制种机的使用方法。包括有制种罐和菌种瓶,制种罐包括有罐体、安装在罐体顶端的罐盖、设置在罐盖上的入料通道和旋紧在入料通道端部的密封盖,菌种瓶顶端设有密封塞,还包括有通道开合机构、环形点火机构和菌种自动上料机构,菌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偏转架、倾倒组件、夹持组件、瓶体旋转组件和取塞组件,夹持组件、瓶体旋转组件和取塞组件均安装在第一偏转架上。本发明实现自动化无菌上料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大、接触火焰有烫伤的安全隐患,且实现了无菌化上料效果,保证了制种罐内菌种的纯净度,便于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