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浸料坯、成型体及一体化成型体

    公开(公告)号:CN114829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8514.0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具有与注射成型、压制成型中的包含热塑性树脂的部件的热熔接性,并且热固性树脂在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DMA法)测定的损耗角正切tanδ曲线中具有特定的峰,因此表现出适度的柔软性和粘接性、对复杂的模具表面的赋形性、对模具表面的密合性优异、无预浸料坯的位置偏差、可以对目标位置进行高效地增强·刚性化的预浸料坯及一体化成型体,主旨在于预浸料坯包含(A)增强纤维、(B)热固性树脂及(C)热塑性树脂,在(A)增强纤维中含浸有(B)热固性树脂的层的单侧的表面存在(C)热塑性树脂,(B)热固性树脂在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DMA法)测定的损耗角正切tanδ曲线中在30℃以上100℃以下具有峰。

    纤维增强树脂基材、预制件、一体化成型品及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8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80076388.1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将特性不同的多种树脂牢固地复合化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本发明为热塑性树脂(A)和热塑性树脂(B)含浸于连续增强纤维而成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其中,包含热塑性树脂(A)且露出于一个表面的热塑性树脂(A)层与包含热塑性树脂(B)且露出于另一表面的热塑性树脂(B)层形成边界区域,前述连续增强纤维的至少一部分跨越前述边界区域而存在,热塑性树脂(A)及热塑性树脂(B)均是熔点为200℃以上的结晶性树脂。

    预浸料坯、层叠体及成型品

    公开(公告)号:CN11384070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80036554.0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制造适合作为结构材料的层叠体的预浸料坯、及层叠体,其具有优异的接合强度,能够利用熔接而与其他结构部件牢固地一体化。本发明的预浸料坯包含以下构成要素[A]增强纤维、[B]热固性树脂及[C]热塑性树脂,对于[A]而言,利用威廉米法测得的表面自由能为10~50mJ/m2,[C]存在于预浸料坯的表面,预浸料坯中,存在有跨越包含[B]的树脂区域与包含[C]的树脂区域之间的边界面而被包含于这两个树脂区域中的[A]增强纤维。

    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纤维增强树脂基材及其一体化成型品

    公开(公告)号:CN1137670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80032386.8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为了提供同时满足接合性、力学特性、生产率这3点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制定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为包含以下的构成要素[A]、[B]、及[C]的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使构成要素[A]行进的同时连续地依次实施至少以下的拉出工序、第1含浸工序、第2含浸工序、及牵引工序。[A]增强纤维[B]热塑性树脂[C]热固性树脂<拉出工序>将包含构成要素[A]的连续增强纤维片材拉出的工序<第1含浸工序>从连续增强纤维片材的一面含浸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一者,得到在第1表面配置有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一者的纤维增强树脂中间体的工序<第2含浸工序>从与前述第1表面相反的第2表面含浸前述构成要素[B]及构成要素[C]中的另一者,得到纤维增强树脂基材的工序<牵引工序>对纤维增强树脂基材进行牵引的工序。

    预浸料坯、成型体及一体化成型体

    公开(公告)号:CN116761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80085543.6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表现出适度柔软性和粘接性、对复杂模具表面的赋形性、对模具表面的密合性优异、无预浸料坯的位置偏差、能对目标部位进行高效地增强·刚性化的预浸料坯及一体化成型体,主旨是预浸料坯包含(A)增强纤维、(B)热固性树脂及(C)热塑性树脂,且在预浸料坯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存在有(C)热塑性树脂,并满足条件[I]且满足条件[II]或条件[III]。[I]:(B)热固性树脂的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DMA法)进行等速升温测定的损耗角正切tanδ曲线中在超过100℃且180℃以下的温度区域具有峰。[II]:该预浸料坯的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法(DMA法)进行等温测定而求出的损耗角δ曲线中,该损耗角δ曲线具有示出极大值的点,且在与示出该极大值的点相比靠短时间侧具有示出损耗角δ比该极大值小5°以上的值的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