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8943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290977.6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口型钢灌浆加固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对隧道变形情况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制作多个开口型钢单元,开口型钢单元的形状与盾构管片待加固的内弧面相吻合;(2)在盾构管片待加固的内弧面上安装开口型钢:依序将多个开口型钢单元相互固定串接,以形成开口型钢,开口型钢内部形成中空的一圆弧管通道;(3)提供多个固定连接件,以分别将各个开口型钢单元固定在盾构管片待加固的内弧面上;(4)在开口型钢上设置填充孔,通过填充孔灌注入填充物。在对原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时具有加固效果好、成本低、工期短、随型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43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90977.6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口型钢灌浆加固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对隧道变形情况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制作多个开口型钢单元,开口型钢单元的形状与盾构管片待加固的内弧面相吻合;(2)在盾构管片待加固的内弧面上安装开口型钢:依序将多个开口型钢单元相互固定串接,以形成开口型钢,开口型钢内部形成中空的一圆弧管通道;(3)提供多个固定连接件,以分别将各个开口型钢单元固定在盾构管片待加固的内弧面上;(4)在开口型钢上设置填充孔,通过填充孔灌注入填充物。在对原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时具有加固效果好、成本低、工期短、随型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32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382527.5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 , E21D11/08 , E21D11/10 , E21D11/38 , E21D1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隧道结构补强的复合构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隧道中的盾构结构进行防水处理,在盾构管片的外壁注浆,并在相邻的两个盾构管片的纵缝处采用灌注环氧树脂或水泥嵌缝处理;(2)在盾构管片的内弧面涂刷粘结胶;(3)在刷有粘结胶的内弧面上安装复合腔体;(4)在复合腔体内部注入填充物。有益效果为,采用现场组装后形成新的加固体联合原隧道结构体共同受力,实现了对地铁运营零影响的情况下对原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另外,通过对盾构管片的外壁注浆以改良土体,并在相邻的两个盾构管片的纵缝处采用灌注环氧树脂或水泥嵌缝处理,封堵渗漏水的间隙,形成多道防水防线,确保渗漏水封堵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32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82527.5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隧道结构补强的复合构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隧道中的盾构结构进行防水处理,在盾构管片的外壁注浆,并在相邻的两个盾构管片的纵缝处采用灌注环氧树脂或水泥嵌缝处理;(2)在盾构管片的内弧面涂刷粘结胶;(3)在刷有粘结胶的内弧面上安装复合腔体;(4)在复合腔体内部注入填充物。有益效果为,采用现场组装后形成新的加固体联合原隧道结构体共同受力,实现了对地铁运营零影响的情况下对原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另外,通过对盾构管片的外壁注浆以改良土体,并在相邻的两个盾构管片的纵缝处采用灌注环氧树脂或水泥嵌缝处理,封堵渗漏水的间隙,形成多道防水防线,确保渗漏水封堵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805025.1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空腔构件的高强度接头构造装置,应用于形成有多个空腔的复合空腔构件,相邻空腔之间设有腔壁,本发明包括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的相接处的高强连接板、螺母和螺栓,两个复合空腔构件形成有位于第一侧的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贴合并连接于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复合空腔构件,螺母由复合空腔构件的第二侧向第一侧贯穿腔壁,连接部形成有连接孔,螺栓穿设于连接孔中并螺接于螺母。具体地,高强连接板盖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接缝上,实现了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高强度连接,本发明具备较高的抗拉、抗弯性能,本发明形成高强度连续体对错缝拼装隧道实现有效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8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05025.1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空腔构件的高强度接头构造装置,应用于形成有多个空腔的复合空腔构件,相邻空腔之间设有腔壁,本发明包括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的相接处的高强连接板、螺母和螺栓,两个复合空腔构件形成有位于第一侧的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贴合并连接于接头拼装面,高强连接板形成有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复合空腔构件,螺母由复合空腔构件的第二侧向第一侧贯穿腔壁,连接部形成有连接孔,螺栓穿设于连接孔中并螺接于螺母。具体地,高强连接板盖设于相邻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接缝上,实现了复合空腔构件之间的高强度连接,本发明具备较高的抗拉、抗弯性能,本发明形成高强度连续体对错缝拼装隧道实现有效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8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38911.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片加固设备,包括:移动底座,可回转地安装有承台;折臂机构,包括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第一折臂可翻折地安装于承台,第二折臂可翻折地安装于第一折臂,第一折臂和承台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油缸,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之间安装有第二支撑油缸;以及取板机构,包括联板件和回转轴,联板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钢内衬板的第二端,回转轴的第一端可回转地安装于第二折臂,联板件安装于回转轴的第二端,联板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推抵钢内衬板的多个推顶油缸。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操作钢内衬板对出现病害的管片进行加固方法,存在危险性高及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9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04540.6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直径盾构隧道的补强方法,包括:在隧道内的相邻两个待加固的管片上植入钢筋,且该钢筋自管片的内弧面向外弧面植入并留有部分钢筋露出该管片的内弧面;于钢筋的露出部分固定安装与管片相配合的弧形板,且该弧形板与管片对应的内弧面相贴合;在相对的两个弧形板远离管片的一侧安装连接板,并将该连接板与钢筋的露出部分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拉结连接相对的两个弧形板并对相邻两个待加固的管片进行补强。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隧道的结构稳定性变差的问题,对隧道结构进行补强,且该施工方法便捷快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隧道结构的补强施工,对隧道的运营影响小,且应用范围广,补强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93091.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城盾隧安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钢内衬预留孔位放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移动车(1)、融合投影组件和钢筋探测设备(2);移动车(1)搭设在隧道内部的轨道上并能沿轨道在隧道内部移动,融合投影组件设置在移动车(1)上,融合投影组件内存储钢内衬预留孔位图纸,融合投影组件的输出端面向隧道内壁设置并将钢内衬预留孔位投影在隧道管片(4)的内壁上;钢筋探测设备(2)设置在移动车(1)上,钢筋探测设备(2)的输出端面向隧道管片(4)的内壁设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内衬安装时螺栓植入触碰管片内部钢筋和工效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378285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914201.3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城盾隧安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钢内衬预留孔位放样装置,该装置包括移动车(1)、融合投影组件和钢筋探测设备(2);移动车(1)可移动式搭设在隧道内部的轨道上,融合投影组件设置在移动车(1)上,融合投影组件内存储钢内衬预留孔位图纸,融合投影组件的输出端面向隧道内壁设置;钢筋探测设备(2)设置在移动车(1)上,钢筋探测设备(2)的输出端面向隧道管片(4)的内壁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内衬安装时螺栓植入触碰管片内部钢筋和工效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