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643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1911214769.2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柱加固龙骨结构,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包括十字异形柱模板,所述十字异形柱模板由第一L型板材、第二L型板材、第三L型板材、第四L型板材、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第四端口封档板、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三加固板第四加固板与第二钢环组成。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钢筋加固结构、拉环、钢环与钢丝绳索,在十字异形柱混凝土浇筑中,能够对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端口封档板、第二端口封档板、第三端口封档板与第四端口封档板受到混凝土侧压力向不同方向涨模,还能对钢筋加固结构起到定位作用,防止钢筋加固结构的位置出现大幅度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91842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811228566.4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快速卸料的混凝土料斗,它包含混凝土料斗(1),该混凝土料斗(1)的上顶面处设置有供混凝土注入的注料口,所述混凝土料斗(1)的下底面处设置有供混凝土排出的出料口;所述混凝土料斗(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开关盒(2),所述开关盒(2)的内部设置有一根开关板(3),该开关板(3)上设置有两个可以与其间隙滑动配合的定位套(4)。本发明开合结构简单,不论是注料还是放料,混凝土均不会进入到核心的开关盒内,独具了开关不畅的现象,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00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1225385.6
申请日:2018-10-20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箍筋成型装置,它包含可以设置在钢筋弯曲机(a)上的上定位盘(1)和下定位盘(2),所述的上定位盘(1)与下定位盘(2)之间设置数根定位杆(3),所述下定位盘(2)的下底面处向外轴向延伸出可以间隙套在钢筋弯曲机(a)的工作盘(a1)上的定位套(21),所述下定位盘(2)的下底面处向外轴向延伸出数个可以间隙插入到钢筋弯曲机(a)的工作盘(a1)上的定位第一轴销(22),所述定位套(21)的外圆面处径向贯通开设有数个螺孔,该螺孔内设置有与其旋接配合的第一紧定螺栓(23),所述下定位盘(2)的外圆面处向外径向延伸出延伸出一圈轮齿(2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独立的导向机构能够有效的实现钢筋在缠绕过程中的自然螺旋上升,提高了成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02866.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肢格构式异形柱头与钢梁的连接结构,它包含钢柱(1)和两根横梁(2),两根横梁(2)之间通过梁套(3)连接固定成一体,所述梁套(3)的下底面处设置有两个插槽(31),所述钢柱(1)的顶部安装有轴向定位装置;所述的轴向定位装置包含垂直焊接在钢柱(1)上端面处的钢板(4),该钢板(4)上顶面处的两侧分别垂直焊接固定有可以与插槽(31)间隙插接配合的定位板(5),该定位板(5)通过螺栓与梁套(3)固定成一体,两个定位板(5)之间设置有径向定位装置。本发明对接和安装方式简单,利用横梁的重力提高了梁、柱和加腋梁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连接强度稳定可靠,利于其在装配式建筑应用中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15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14475.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IPC: H02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顶干挂石材壁避雷带安装结构及方法,包括若干避雷带支架,以及固定安装在屋顶女儿墙顶部的支架固定件,支架固定件分别与女儿墙的顶部和外侧固定连接;避雷带支架安装于支架固定件上,并向上伸出干挂石材,且避雷带支架位于相邻两块干挂石材的接缝处,同时处于干挂石材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避雷带固定安装于避雷带支架上。本发明通过在屋面干挂石材上安装避雷带,其施工质量、观感优良,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施工过程得到简化,同时人工费和机械费得到了较好的节约。本发明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材料现场普遍使用,废料满足需求;焊接搭接长度满足要求,焊接牢靠,质量得到保障;支架固定牢靠,不易倾斜,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4695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614433.0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长隧道施工除尘系统及方法,包括设置于隧道平导内的两个移动风机,两个移动风机位于隧道内最后一个横通道口,其中移动风机的通风管连接到隧道平导掌子面,另一个连接到隧道主洞掌子面;在隧道最后一个横通道内、主洞的二衬台车处和主洞内倒数第二个横通道处设置有若干喷雾除尘站。本发明移动风机位于隧道内最后一个横通道口,再将通风管重新接到隧道掌子面,同时封闭其他横通道口。喷雾除尘站主要控制正洞与平导内的污染空气来回交叉污染、二衬台车处的喷雾除尘站将对掌子面的重度污染空气进行过滤、主洞内倒数第二个横通道处的喷雾除尘站,将对主洞内出来的污染空气再次进行过滤。
-
公开(公告)号:CN10945785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624541.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立面的石材幕墙安装,具体为背栓式石材幕墙安装挂架,包括连接墙体水平设置的龙骨,与龙骨连接的承托构件,与承托构件挂接的挂接构件;承托构件包括连接板和呈L型板设置的承托板,L型板的长板一侧中部与连接板一端垂直连接,另一侧底部设短板,短板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挡板;长板、短板和挡板形成定位卡槽;连接板另一端设与承托板垂直的调节槽;连接板通过穿过调节槽设置的连接螺栓与龙骨固定连接;挂接构件包括一开口型腔,开口型腔上端设调节卡槽,下端设定位插头,调节卡槽顶部贯穿设有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栓;开口型腔外侧通过背栓固定连接安装石材;承托板中长板的上端与调节卡槽插接配合,调节螺栓与长板的上端顶紧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08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225613.X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扇形钢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包括扇形钢结构,所述的扇形钢结构包括屋面桁架系统、屋面造型钢结构、楼面桁架、悬挑平台钢结构、吊挂平台、部分十字劲性钢骨柱和V型支撑柱。对扇形钢结构沿圆弧结构划分轴线,通过钢箱梁加工成直线段,拼接后呈折线近似圆弧,并计算每根钢箱梁及钢轨中线长度,然后采用高空拼装、顶推及顶升落架对屋面桁架结构进行安装。再进行楼面桁架吊装,最后进行楼面桁架吊装及其他吊装。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有效保障了施工进度的稳定快速及施工工序的合理有序,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计算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分段控制,将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将加快工程部进度同时保障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3062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30291.1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文公开发明了一种基于H∞控制的结构DTMD优化控制设计方法。步骤为:一,选取结构模型参数,建立动力方程。二,研究H∞控制器对该模型结构参数进行一步控制优化。三,分别用频域分析法和跃阶响应来了解结构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四,对结构安装DTMD装置,并对结构-DTMD系统进行性能分析。五、用H∞控制算法对DTMD进行二次优化设计,研究结构-DTMD-H∞系统下的三种系统振动控制性能。本发明通过基本的频域分析以及时域动态分析了解二次优化控制器性能,采用奇异值μ分析来进一步了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以及性能鲁棒性。创新之处为将鲁棒控制装置和鲁棒控制算法相结合,优越之处在于能运用H∞控制算法对DTMD进行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89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2171.2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H8(结构-Tuned Mass Dampers-H8,结构-TMD-H8)系统控制性能的优化方法。实施性步骤如下:一,建立一个二阶、质量-阻尼-弹簧结构系统(原结构),考察该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性能;二,对原结构采用H8鲁棒算法优化,考察结构-H8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以及性能鲁棒性;三,在原结构基础上安装一个TMD装置,考察结构-TMD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四,将H8、TMD两种控制方法结合,即在TMD采用最大动力放大系数进行初步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鲁棒H8优化,考察结构-TMD-H8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以及性能鲁棒性。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H8鲁棒算法进行TMD控制研究,优越之处在于提高了结构-TMD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