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0908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00926.4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上海电机学院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冷能自然地循环利用的方法及装置,设置主要由蓄能箱和冷能利用装置构成的冷能利用自然循环装置,在蓄能箱内设置两套导热循环管并填充蓄能介质,一套导热循环管用于液化气的气化并提供冷能;另一套导热循环管用于将蓄能箱内的冷能通过冷媒流体带入冷能利用装置进行利用,第二套导热循环管与冷能利用装置构成冷能循环利用系统,不断利用液化气气化所产生的冷能,形成无动力的冷能循环利用;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无需电源驱动,无噪声;冷能的储存与冷能的循环利用不同步,因此,能稳定地输出冷能,有效地提高冷能的利用,节约电能,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10828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00925.X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上海电机学院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能量源效率的方法:采用具有液固相变的非金属相变材料,如烷烃、酯类及其混合物作为蓄能介质,在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中混合成比例的金属纤维,或把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加入到三维高导热系数的金属丝网络中,从而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的表观导热系数;具有液固相变的非金属相变材料在相变温度很低时就会凝固,要使它重新升温,就要为它提供大量的热能,因此,是可以作为冷能能量源来使用的,在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中再混合成比例的金属纤维,或将之加入到三维高导热系数的金属丝网络中,就能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的表观导热系数,从而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的能量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08284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910200925.X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上海电机学院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能量源效率的方法:采用具有液固相变的非金属相变材料,如烷烃、酯类及其混合物作为蓄能介质,在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中混合成比例的金属纤维,或把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加入到三维高导热系数的金属丝网络中,从而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的表观导热系数;具有液固相变的非金属相变材料在相变温度很低时就会凝固,要使它重新升温,就要为它提供大量的热能,因此,是可以作为冷能能量源来使用的,在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中再混合成比例的金属纤维,或将之加入到三维高导热系数的金属丝网络中,就能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的表观导热系数,从而提高非金属相变储能材料的能量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1607333U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20286346.7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上海电机学院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化天然气冷能调节系统试验装置,含有蓄能箱、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蓄能介质、一个液氮气化开放系统管路、一个冷能媒介循环管路和冷能利用装置,液氮气化开放系统管路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用于提供冷能;冷能媒介循环管路通过与第二换热器串连,使冷能媒介吸收蓄能介质的冷能而降温液化后再流出蓄能箱,进入冷能利用装置进行冷能的综合利用;利用后的冷能媒介经卸压罐卸压后变为较高温的冷能媒介气体再重新进入蓄能箱,进行冷能媒介的循环利用,既冷能的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可模拟液化天然气在气化过程中冷能的释放过程,能解决目前冷能供应波动较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冷能的利用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