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616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40439.0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01J23/06 , C02F1/70 , B22F1/00 , C02F101/30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06 , B01J35/023 , B22F1/0018 , B22F1/0081 , C02F1/705 , C02F2101/308 , C02F2101/38 , C02F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纳米零价锌催化活性的方法,可用于对高浓度高污染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催化降解。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纳米零价锌催化活性的方法,由该方法所制得的纳米零价锌的催化活性增强,从而能够明显提高对高浓度高污染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且该方法工艺简单,具有催化效率高、能耗低、环保无污染的优点。一种提高纳米零价锌催化活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锌粉放入滚压振动磨进行研磨3‑15小时,研磨过程中每间隔1‑2小时停机0.5‑1小时进行应力释放,得到纳米零价锌,所述纳米零价锌的晶粒尺寸介于10nm至200 nm之间,微观残余应力大小介于‑0.628×10‑3至2.120×10‑3之间,其中正值表示张应力,负值表示压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5305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67630.7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9/0036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基镁铁氧体复合吸波膜的制备方法,工业镁粉在滚压振动磨机中研磨3h后置于去离子水中,在常温常压下超声反应5小时,得到白色乳状胶体,将制备的白色乳状胶体恒温干燥后研磨,得到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将氯化高铁置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得到氢氧化铁沉淀,经离心,冷冻干燥,研磨、得到氢氧化铁纳米颗粒;将制备的氢氧化镁纳米颗粒和氢氧化铁纳米颗粒按质量比1:2的比例混合,经超声分散,干燥研磨、焙烧,得到镁铁氧体纳米颗粒;再将镁铁氧体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按质量比混合,经超声分散、抽滤,得到无定型的柔性碳基镁铁氧体复合吸波膜。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性能优异,环保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448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339344.6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23C24/00
Abstract: 一种用普通Zn粉直接制备ZnO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采用滚压振动磨机在氩气氛围下将微米级锌粉预处理至纳米级,常温保存于暗室中;将有机溶剂环己烷和常用无机溶液H2O混合配置成油相/水相分散体系,其中环己烷与H2O的体积比为1:19;按照重量比1:100称取预处理后的纳米锌粉,放入配置好的油相/水相分散体系中,充分搅拌分散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超声清洗器,室温温度,超声分散8h,期间每隔2h搅拌混合液,保证锌粉充分分散;用滴管从混合液的清液层取出液体,滴加到洁净的硅片上置于干燥机中,在50℃下低温烘干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薄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性能提高,可以大规模投入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0874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34423.7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G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式氯化锌(Zn5(OH)8Cl2·H2O)颗粒的制备方法,将锌粉与四氯化碳液体以体积重量比1g:5mL~1g:10mL的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一混合物,放置在常温常压下超声分散;将0.5~2ml蒸馏水滴入到上述第一混合物中后,继续超声分散,得白色奶油状固体-碱式氯化锌;再加入2ml酒精,剧烈震荡或超声分散,使未完全反应的锌粉颗粒与碱式氯化锌分离,得到分散均匀的乳白色碱式氯化锌悬浮液,并将悬浮液取出,放入烘干箱中以恒温50℃烘干,取出研磨,得到碱式氯化锌粉体。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时间短,效率高、能耗低,节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为碱式氯化锌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34163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54115.9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一种在室温下制备ZnO/Ag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取纳米锌粉于锥形瓶中,加入分散液摇晃均匀;纳米锌粉与分散液的质量比为:1~2:10,分散液中水与环己烷的比例为:10~21:1;将锥形瓶置于超声器中处理6~10小时,每隔15分钟取出锥形瓶摇晃30秒;制得乳白色的ZnO微乳悬浮液,取上半部分于试管中;将AgNO3溶液均匀滴加到试管中,摇晃均匀直到褐黑色的絮状物不再增加为止;离心分离出褐黑色的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将沉淀物置于洁净试剂瓶中加入无水乙醇摇晃分散,再置于超声器超声半小时;将产物在室温下干燥获得最终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制备的ZnO/Ag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稳定,粒度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694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004794.5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氧化锌颗粒的超声制备方法,将锌粉放入滚压振动磨进行研磨,得到纳米锌粉,其特征在于:将所制备的纳米锌粉置于烧杯中,按照重量比1∶60的比例向烧杯加入去离子水,然后置于频率为70-99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处理24-30h,得到白色的浑浊液;将浑浊液在室温下静置3-5min,用吸管把浑浊液重新吸取到另外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放入温度为60℃的恒温干燥箱恒温干燥24h,干燥完毕后把得到的产物用玛瑙研钵研磨分散,即得到纳米氧化锌。本发明通过超声处理纳米锌粉即可制得纳米氧化锌,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在低温条件下制备,且得到的纳米氧化锌纯度高,无其他任何杂质相,形貌均匀,本发明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57390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101612.6
申请日:2011-04-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02C19/16 , C04B35/48 , C04B35/626
Abstract: 一种利用滚压振动磨制备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粉体的方法,是在干法室温状态下利用滚压振动磨使两种氧化物粉末实现复合,具体步骤为:将质量百分比85-97%粒径为45-75微米的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粉体,与质量百分比3-15%粒径为2-10微米的氧化铝粉体均匀混合;将混合粉体投入滚压振动磨中,再将滚压振动磨置入手套箱中,将手套箱抽真空,并充入惰性气体,使手套箱中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达到平衡,开始运行滚压振动磨;滚压振动磨总体运行时间为40-45小时,按照间歇运行方式运行,最后收集产物。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锆/氧化铝复合粉体可直接应用于热喷涂,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热冲击性能优良等特性,且制备方法简单,能耗低,绿色环保,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0789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110004805.X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片状γ相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将纯度大于99.5%,粒度为95~100um的铝粉材料,放入设备容积为2.5升,功率为0.12KW的滚压振动磨机,研磨2h-3h;2)将步骤1制备的铝粉与自来水按照重量比1∶10混合,然后放入超声震荡器,超声分散2-4h,制备得到白色乳状Al(OH)3胶体;3)再将白色乳状Al(OH)3胶体放入恒温干燥箱,80℃干燥6h,得到Al(OH)3粉末;4)最后将Al(OH)3粉末放入箱式电阻炉,160℃-210℃恒温干燥4h,取出即得到片状γ相纳米Al2O3。本发明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方法简单,无需任何添加剂,制得的片状γ相纳米氧化铝成本低,能耗低,易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可重复性高,便于实现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78665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14372.9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端凹陷的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等摩尔浓度的硝酸锌溶液和六亚甲基四氨溶液等体积在容器瓶中充分混合,用塑料薄膜密闭容器瓶后放入恒温干燥箱,恒温反应温度为70℃,恒温反应时间为1-3h,取出容器瓶后,去掉密封用塑料薄膜并用吸管吸取清除上层清夜,将容器瓶及其内剩余沉淀物敞口再次放入恒温干燥箱,恒温干燥后即得到端凹陷的氧化锌纳米棒。本发明方法反应简单,无需调节pH值,无需其他添加剂,在60-70℃的低温条件下,通过1-3h的反应即可得到端凹陷的棒状氧化锌纳米结构,成本低、能耗低,且环保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99824.8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1K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抗干扰方法及装置,涉及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向SAW器件发射窄脉冲激励信号,在窄脉冲激励信号发射停止后,接收SAW器件的第一回波信号;S2、根据SAW器件回波信号的固有频段,通过滤波,得到第二回波信号;S3、通过自相关算法去除第二回波信号的信道白噪声,得到第三回波信号;S4、通过信号分离检测法,检测出第三回波信号中的正确的SAW器件回波信号,进而得到待测温度。本发明采用改进自相关算法对SAW器件的回波信号进行去噪,优化了信号分离检测法,提高了SAW温度传感器信号检测的鲁棒性;采用本发明的SAW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扩大了现有SAW温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