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46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1288614.3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虚拟步行训练助行装置,包括支承减重车、步行轨迹模拟装置、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和脚踏板装置;支承减重车包括安装底板、前轮、前轮转向装置、后轮、后轮联动装置、移动托台及穿戴式跨步牵拉绑带,用于配合移动托台一起支撑患者,辅助患者站立,并进行康复训练;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用于带动脚踏板装置转动一定角度,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步行轨迹模拟装置上,步行轨迹模拟装置用于驱动患者的脚步进行康复训练运动;后轮联动装置与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连接,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为后轮联动装置提供驱动力,实现后轮与脚踏板装置同步转动,前轮转向装置用于改变前轮的转动方向,从而改变整个装置的运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09746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77151.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立两用步行训练助行装置,包括坐立两用平台车、步行轨迹模拟装置、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脚踏板装置和同步联动装置;坐立两用平台车上有前轮、后轮及活动座垫,活动座垫用于提供患者坐姿的支撑以及站姿的靠背支撑;步行轨迹模拟装置安装在坐立两用平台车上,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步行轨迹模拟装置上,脚踏板装置与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步行轨迹模拟装置用于通过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带动脚踏板装置完成模拟人步行的椭圆轨迹;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脚踏板装置的角度,配合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还通过同步联动装置与前轮连接,用于使前轮随着脚踏板装置进行同步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9746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77131.3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步行轨迹训练助行车装置,包括两用助行车、步行轨迹模拟装置、脚踏板装置;所述两用助行车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安装有前轮组与后轮组,所述安装底板上连接有底架与套筒,套筒上方连接有伸长杆,在伸长杆上连接有可转动的活动座垫,所述活动座垫用于提供患者坐姿的支撑以及站姿的靠背支撑;所述步行轨迹模拟装置安装在两用助行车的安装底板上,所述脚踏板装置与所述步行轨迹模拟装置连接,所述脚踏板装置用于支撑患者的脚,所述步行轨迹模拟装置用于带动脚踏板装置模拟人步行时抬腿和放下的运动,驱动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
-
公开(公告)号:CN11094715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76163.1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椭圆运动的助行训练装置,包括支承减重单元、设置在支承减重单元上的步行椭圆轨迹模拟单元以及设置在步行椭圆轨迹模拟单元上的脚踏板单元,支承减重单元包括安装底板、行进机构、升降式托台机构、穿戴式跨步牵拉机构以及靠背机构,行进机构、升降式托台机构、靠背机构及步行椭圆轨迹模拟单元均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穿戴式跨步牵拉机构设置在升降式托台机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脊柱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为难以自主行走的脊柱损伤患者提供驱动力,规范患者步态,使患者可以通过本发明进行正常行走步态的训练,并辅助患者正常行走。
-
公开(公告)号:CN1109746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1277151.0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立两用步行训练助行装置,包括坐立两用平台车、步行轨迹模拟装置、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脚踏板装置和同步联动装置;坐立两用平台车上有前轮、后轮及活动座垫,活动座垫用于提供患者坐姿的支撑以及站姿的靠背支撑;步行轨迹模拟装置安装在坐立两用平台车上,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步行轨迹模拟装置上,脚踏板装置与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步行轨迹模拟装置用于通过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带动脚踏板装置完成模拟人步行的椭圆轨迹;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脚踏板装置的角度,配合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踝关节角度调节装置还通过同步联动装置与前轮连接,用于使前轮随着脚踏板装置进行同步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604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10892798.8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智能手装置,包括手掌机构、拇指机构和四个手指机构,所述手掌机构包括手掌本体、手掌盖板、拇指滑块、手指滑块及控制滑块运动的气动肌肉,所述拇指机构内设有拇指连杆机构,所述拇指连杆机构与手掌机构内的拇指滑块相连,在气动肌肉的驱动下,通过拇指滑块与拇指连杆机构带动拇指机构实现三个自由度的转动;所述手指机构内设有手指连杆机构,所述手指连杆机构与手掌机构内的手指滑块相连,在气动肌肉的驱动下,通过手指滑块与手指连杆机构带动手指机构实现两个自由度的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机构简单、质量轻便、方便组装和维修、减少动力损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56324.3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麻醉气体混匀并检测麻醉气体浓度的装置,包括缓冲混合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缓冲混合装置通过气道与检测装置相连,所述缓冲混合装置用于接收麻醉机内的麻醉气体,并使麻醉气体混合,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第一麻醉混合气体出口出来的麻醉混合气体的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螺旋弯管增大气体接触面积、通过对流原理进一步使麻醉气体混合均匀,提高了麻醉药物浓度检测精度。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气路的纯机械结构使气体混匀,无需提供额外的能量,减少了能耗更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8245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56314.X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麻醉机内麻醉气体混合均匀的辅助装置,包括Y型管、左螺旋弯管、右螺旋弯管与混合腔体,所述Y型管的入口为麻醉气体进气口,用于接收麻醉机内的麻醉气体,所述Y型管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左螺旋弯管及右螺旋弯管连接,所述混合腔体包括左对流腔室、右对流腔室及麻醉气体混合腔室,所述左对流腔室与右对流腔室分别位于麻醉气体混合腔室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麻醉气体混合腔室相通,所述左对流腔室与左螺旋弯管相连,所述右对流腔室与右螺旋弯管相连,所述麻醉气体混合腔室设有麻醉混合气体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气路的纯机械结构使气体混匀,无需提供额外的能量,减少了能耗更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24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94228.8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能效检测方法,因为设定一组合理的能效指标,然后设定各能效指标的能效分级范围,对需要进行检测的用电设备设置检测点,将各个检测点测量的数据生成一维数组,建立投影目标函数,运用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最大投影目标函数得到最优投影方向,进一步,根据最优投影方向得到最佳投影值和评测模型,最后根据最佳投影值与评测模型的关系得到能效等级值,根据能效分级标准即可知道检测点的能效状况,所以,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能效检测方法能够对用电设备有针对的进行改造,提高用电设备的用电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30580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30054.6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A47G1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数字显示温度的保温杯,具有一个置于杯底真空层中的温度显示控制系统,一个置于保温杯内壁和外壁的真空层中的数字显示装置,所述温度显示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杯体内的水温,并将温度信号通过主控制器传送到数字显示装置,显示杯体内的水温值。本发明在保温杯内壁和外壁的真空层中增加一个数字温度显示装置,让保温杯具有保温作用的同时,还能实时的显示保温杯中水的温度,不仅方便而且安全。特别适合儿童,老人,病人或某些具有特殊需要的人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