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临界CO2/R22热泵空调及热水三联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0244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040188.7

    申请日:2008-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调及热水循环联合使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说的跨临界CO2/R22热泵空调及热水三联供方法,是通过A三通阀和B三通阀分别与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和R22空调制冷系统相连,再经过水泵接蓄热水箱,实现在两个系统之间的切换,联合跨临界CO2热泵循环系统、R22空调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实现三种运行模式。本发明综合了两个独立系统之长来弥补各自系统的不足,既能满足夏季的制冷以及全年各时期的供热水需求,又能满足冬季的供暖和供热水的需求,不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其节能的潜力非常大,同时系统结构紧凑,还提高了设备的的利用率。

    一种可实现制冷、制热和供热水功能的三联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420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042658.3

    申请日:2008-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制冷、制热等多项功能的联合功能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可实现制冷、制热和供热水功能的三联供方法是将太阳能冷管制冷系统、跨临界CO2热泵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系统相连在一起。本发明将太阳能冷管吸附式制冷系统和跨临界CO2热泵系统联合,综合了两个独立系统之长来弥补各自系统的不足,既能满足夏季的制冷以及冬季的供暖,又能满足全年各时期的供热水需求,不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其节能的潜力非常大。该方法将热泵空调及供热水系统合二为一,不但使整个的方法实施起来结构紧凑,还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一种环保、节能的供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8955B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10043740.8

    申请日:2008-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进行供热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环保、节能的稳定供热方法,利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辅助太阳能加热系统供热,并通过热水循环系统相互连接。本发明能把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与太阳能热水技术结合起来,提供四种制取热水模式,可以满足不同气候区域的全年热水供应。即使在严寒地区,也可以制取50℃~90℃的热水,保证了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在低温下的稳定运行。更重要的是,本发明采用自然工质二氧化碳以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一种环保、节能的供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8955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43740.8

    申请日:2008-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进行供热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环保、节能的稳定供热方法,利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辅助太阳能加热系统供热,并通过热水循环系统相互连接。本发明能把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与太阳能热水技术结合起来,提供四种制取热水模式,可以满足不同气候区域的全年热水供应。即使在严寒地区,也可以制取50℃~90℃的热水,保证了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在低温下的稳定运行。更重要的是,本发明采用自然工质二氧化碳以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一种跨临界CO2/R22热泵空调及热水三联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3182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40188.7

    申请日:2008-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调及热水循环联合使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说的跨临界CO2/R22热泵空调及热水三联供方法,是通过A三通阀和B三通阀分别与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和R22空调制冷系统相连,再经过水泵接蓄热水箱,实现在两个系统之间的切换,联合跨临界CO2热泵循环系统、R22空调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实现三种运行模式。本发明综合了两个独立系统之长来弥补各自系统的不足,既能满足夏季的制冷以及全年各时期的供热水需求,又能满足冬季的供暖和供热水的需求,不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其节能的潜力非常大,同时系统结构紧凑,还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的气冷器

    公开(公告)号:CN201463660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076094.5

    申请日:2009-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Abstract: 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的气冷器包括:由小管和大管组成的换热管,所述小管紧贴设于所述大管的管壁上,所述换热管为盘管形状。换热管主要有四种形式:1、所述小管的数量为三根,三根小管均匀焊接在所述大管的内壁上;2、所述小管为螺旋盘管,所述小管设于大管内且紧贴设于所述大管的内壁上;3、大管外侧管壁上设有三个凹槽,三根小管镶嵌焊接于所述凹槽内;4、小管缠绕于所述大管外侧管壁上并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满足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对气体冷却器的承压和换热的要求和提高热泵热水系统中二氧化碳侧管路的安全性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气体冷却器的体积,具有安全、紧凑的优点,满足了家用热水器的要求。

    跨临界CO2/R22热泵空调及热水三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237404Y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20150511.1

    申请日:2008-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空调及热水循环联合使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跨临界CO2/R22热泵空调及热水三联供系统,是通过A三通阀和B三通阀分别与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和R22空调制冷系统相连,再经过水泵接蓄热水箱,实现在两个系统之间的切换,联合跨临界CO2热泵循环系统、R22空调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实现三种运行模式。本实用新型综合了两个独立系统之长来弥补各自系统的不足,既能满足夏季的制冷以及全年各时期的供热水需求,又能满足冬季的供暖和供热水的需求,不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其节能的潜力非常大,同时系统结构紧凑,还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太阳能冷管和跨临界CO2联合供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269662Y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20152860.7

    申请日:2008-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制冷、制热和供热水功能的联合功能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冷管和跨临界CO2联合供能系统由太阳能冷管制冷系统、跨临界CO2热泵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太阳能冷管制冷系统为室内空气换热器(5)、太阳能冷管(11)、太阳能冷管冷却水换热器(12)、太阳能冷管冷冻水换热器(13)、冷冻水泵(14)和截止阀A(15)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循环管路;该系统将热泵空调及供热水系统合二为一,不但系统结构紧凑,还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二氧化碳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201262478Y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20060750.8

    申请日:2008-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的热水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由相互连接,并形成环路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太阳能加热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把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与太阳能热水器结合起来,能提供四种制取热水模式,可以满足不同气候区域的热水供应需要。同时,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的优点,即使在严寒地区,也可以制取50℃~90℃的热水。并且由于采用自然工质二氧化碳以及太阳能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