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2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10147.4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计安全密封结构,包括流量计管体和换能器,所述流量计管体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座,安装座侧壁上贯穿有换能器孔,换能器封装在所述换能器孔中;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引线通道,所述引线通道入口连通所述换能器孔,出口处设有引线电极,该引线电极与所述引线通道出口之间设置有接头密封结构,所述接头密封结构将所述引线通道封闭;所述换能器孔内设有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本发明将换能器与引线通道设置在安装座内部,并采用接头密封结构和第一、第二密封结构将易发生流体泄露的风险点密封,保证本流量计密封结构在高温高压的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不会将流体泄露到外部造成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42916.X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供电系统,涉及反应堆供电技术领域,包括交流电力系统和直流电力系统,交流电源系统包括常规交流系统和备用电源系统,常规交流电源系统包括高压母线、中压母线、低压母线及其变压设备,其中中压母线为可选设备,备用交流电源系统由柴油发电机和辅助交流电源系统组成。本发明结合小型堆非能动系统设计,可取消当前反应堆中安全级的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厂外电耦合海水淡化、电解制氢等负载供电,或作为基荷能源用于风光互补,以用于专用负载的供电,如海岛供电等,实现核能综合利用,可有效降低小堆核电成本,提升经济性,同时拓宽核能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42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87014.7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R19/165 , H02M7/5387 , H02M7/5395 ,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滤波电容失效预警方法及控制装置,该方法包括:在不间断电源给负载供电时,检测不间断电源的滤波电路中的滤波电容两端的当前电压;在当前电压与标准正弦电压值之间的压差大于预设压差阈值,和/或当前电压与不间断电源的母线电压一致时,确定滤波电容断路失效,并发送用于指示滤波电容断路失效的失效告警信息。本发明可以及时在滤波电容断路失效时发出告警信息,避免由于滤波电容断路失效影响负载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37876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210127034.8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电直接转换的核电站事故后供电装置。第一吸热端布置在安全壳内的堆内水箱侧壁;第一吸热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布置在安全壳外的第一散热端;第一散热端内设置第一冷端电极,第一吸热端内设置第一热端电极;第一热端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电控装置。第二吸热端布置在安全壳内的压力容器堆腔的四周,以及压力容器下方的熔融物滞留槽的下部;第二吸热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件连接布置在安全壳外的第二散热端;第二散热端内设置第二冷端电极,第二吸热端内设置第二热端电极;第二热端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电控装置。本发明利用堆芯余热,可为氢气点火器持续供电,也可为安全监测和安全控制系统长时间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8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7442.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2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的参数标定及验证试验方法,涉及核电仪表技术领域,对超声波流量计的声道进行测量,得到声道长度;在无流动的静水状态下,测量每个声道的零流量时差偏移;根据声波一次发送两次接受的传播时间,计算每个声道的非流体延时时间;开展标定试验并确定超声波流量计的仪表系数,完成超声波流量计的参数标定;本发明通过声道长度、零流量时差偏移、非流体延时时间的测定试验及对仪表系数的标定试验完成对超声波流量计准确、高效的参数设置,通过探头更换试验和扰流试验,得到百分比化读数偏差,用于支持仪表系数不确定度分析;为高精度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的参数配置和仪表系数不确定度计算提供必要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9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22177.7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01B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的主设备支撑间隙测量系统,其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主设备上需要测量间隙的点。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的主设备支撑间隙测量系统,通过在需要测量间隙的主设备支撑上设置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实现微小间隙随设备和支撑温度变化的动态测量,不仅避免人员工作过程中受到高温伤害,并可以获取即时准确的测量数据,大大节约测量时间和测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17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280213.0
申请日:2021-10-3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B25/00 , G21C17/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严重事故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模拟核电站严重事故氢气爆燃环境的试验装置,包括压力容器、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主管路和气体分支管路、及加热模块;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设置与气体主管路连通的氢气主进气口,侧壁上设置分别连通对应气体分支管路的氢气分支进口、氧气进口、空气进口、氮气进口和水蒸气进口;所述压力容器的内腔设置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模拟环境,每层所述模拟环境分别设置温度测点、压力测点、样气取气点、水蒸气浓度测点和点火器;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氢气主进气口位置相对应。本发明可模拟核电站严重事故条件下安全壳较大空间的氢气爆燃过程,获得爆燃过程中温度、压力等信号变化,为氢气爆燃过程演变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8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507759.4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氢气燃烧环境下的设备可用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为试验舱(1),所述试验舱(1)内包括设备平台(2)、供气系统、预热系统(5)、点火系统(8)、气体浓度测量系统(6)、温度测量系统(9)和超压保护系统(7);本发明获得的温度曲线的峰值和半峰时间与目标环境的相应参数比较分析证明该试验方法形成的环境条件对设备影响与安全壳实际环境是等效的,从而验证试验方法获取环境与安全壳环境的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75175.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设备氢爆可用性验证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卧式隔爆试验罐、试验搁置平台、两组稳温加热芯、两组升温加热芯、风扇、罐体氢气进气管路、罐体空气进气管路、罐体排气管路、无纸温度记录仪、通隔爆试验罐的微机测压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在罐内充满可燃气体下进行逐步加热,能够模拟氢爆试验所需试验环境,设备在真正高温爆炸环境中进行测试,测试过程达到标准所需全程温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真正的爆炸测试,有效测试核电设备的氢爆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07759.4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氢气燃烧环境下的设备可用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为试验舱(1),所述试验舱(1)内包括设备平台(2)、供气系统、预热系统(5)、点火系统(8)、气体浓度测量系统(6)、温度测量系统(9)和超压保护系统(7);本发明获得的温度曲线的峰值和半峰时间与目标环境的相应参数比较分析证明该试验方法形成的环境条件对设备影响与安全壳实际环境是等效的,从而验证试验方法获取环境与安全壳环境的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