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0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2282.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星敏感器的姿态融合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恒星星点在天球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计算恒星星点在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根据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相对于卫星本体坐标系的安装矩阵计算恒星星点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设置基准星敏感器,根据安装矩阵分别计算其余星敏感器相对于基准星敏感器的安装修正矩阵;根据安装修正矩阵分别对其余星敏感器识别的方向矢量进行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在卫星本体系下的方向矢量;根据校正后的方向矢量构造姿态等式;根据姿态等式和预设求解方法计算卫星本体坐标系相对于天球坐标系的姿态矩阵和姿态四元素。本发明可以提高星敏感器的姿态融合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05773.6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星敏感器安装矩阵的修正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选定一个星敏感器作为基准星敏感器,根据基准星敏感器的曝光时间获取太阳导行镜中的有效数据,根据有效数据计算太阳导行镜的偏差四元数,并采用第一优化算法根据偏差四元数及对日导引律对基准星敏感器的第一四元数进行修正,采用第二优化算法根据第一安装矩阵对非基准星敏感器的第二四元数进行修正。如此,卫星利用对日导引律和太阳导行镜的有效数据对多个星敏感器的安装四元数进行在轨修正,从而减小了因不同星敏感器之间装配偏差引起的定姿误差以及因载荷之间装配偏差引起的控制误差,降低了卫星定姿使用星敏变换时产生姿态跳变,提高了对日指向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923915.5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敏感器的校正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星敏曝光时刻、当前定姿时刻以及陀螺测量信息进行陀螺积分,修正星敏感器测量系相对于J2000系的姿态四元素信息,校正时间延迟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在轨实时计算星敏感器相对安装误差校正矩阵系数;根据两台星敏感器的校正时间延迟后的测量信息,以及星敏感器相对安装误差校正矩阵系数进行双星敏感器的姿态校正,以提高星敏感器绕光轴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37850.0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姿轨控半物理仿真集成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卫星动力学数学模型,将模型中的需要设置成故障的参数和/或信号设置为全局变量,并转换成相应的Rtw格式模型;将Rtw格式模型编译封装为实时dll动力学模型,并部署至姿轨控动力学仿真机,与姿轨控接口仿真模块进行信号交互;姿轨控动力学仿真机输出dll动力学模型交互信号,进行调理后传送至星务计算机;星务计算机传递姿轨控执行机构的信号量,经过调理后传送至姿轨控仿真接口模块,完成对卫星姿轨控半物理仿真集成化。本发明在实时性、可靠性和仿真平台成本等各方面可以有较大改善;可以实现姿轨控动力学所有参数的在线修改,故障参数可设置,提高了测试覆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23915.5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敏感器的校正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星敏曝光时刻、当前定姿时刻以及陀螺测量信息进行陀螺积分,修正星敏感器测量系相对于J2000系的姿态四元素信息,校正时间延迟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在轨实时计算星敏感器相对安装误差校正矩阵系数;根据两台星敏感器的校正时间延迟后的测量信息,以及星敏感器相对安装误差校正矩阵系数进行双星敏感器的姿态校正,以提高星敏感器绕光轴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70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542282.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星敏感器的姿态融合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恒星星点在天球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计算恒星星点在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根据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相对于卫星本体坐标系的安装矩阵计算恒星星点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设置基准星敏感器,根据安装矩阵分别计算其余星敏感器相对于基准星敏感器的安装修正矩阵;根据安装修正矩阵分别对其余星敏感器识别的方向矢量进行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在卫星本体系下的方向矢量;根据校正后的方向矢量构造姿态等式;根据姿态等式和预设求解方法计算卫星本体坐标系相对于天球坐标系的姿态矩阵和姿态四元素。本发明可以提高星敏感器的姿态融合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61715.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17/1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地面站可见性约束的LEO至HEO变轨设计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初步确定LEO至HEO的变轨次数和点火时长;根据变轨次数和点火时长,对目标轨道参数打靶;调整初始轨道纪元,使发动机首次关机点可见;调整各次机动的发动机点火时长,使发动机所有关机点可见;判断发动机关机点可观测性;如果为可观测,则结束变轨设计;如果为不可观测,则返回上一个步骤,重新调整调整各次机动的发动机点火时长,直至发动机关机点为可观测,完成LEO至HEO多次变轨设计。本发明保障了LEO至HEO多次变轨过程中既达到目标轨道,又让每次变轨满足地面站可见性约束,提高了轨道转移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115997.4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数传链路传输系统,包括:天线三维模型及主要功能指标数据库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现有卫星天线构建并存储天线三维模型,以及获取并存储天线三维模型的主要功能指标;天线链路计算功能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数传系统配置和天线三维模型的主要功能指标,计算系统星地链路的误码率;数据评估功能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系统星地链路的误码率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得出卫星数传链路故障评估结果,包括链路有效时间计算功能模块,被配置为计算星地距离、通信距离、链路时间和数据有效传输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37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22303.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姿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星上运动部件的运动规律和干扰特性,设置前馈补偿力矩,计算提前补偿时间;根据星上运动部件的运动规律,获取换向过程结束时刻;根据换向过程结束时刻、提前补偿时间和理论运动曲线选取前馈补偿力矩角速度结束阈值和角度开始阈值;实时读取所述星上运动部件的角度和角速度信息,在到达所述减速时刻时,对卫星施加所述前馈补偿力矩并持续至第一阈值时间,以使卫星获得阈值补偿角动量;所述阈值补偿角动量与所述星上运动部件换向过程中产生的干扰角动量大小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07582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23904.1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212 , H04J3/06 , H04B17/40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卫星半物理仿真试验星地时间同步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设置卫星初始状态仿真试验参数;启动姿轨控半物理仿真设备;根据星务计算机地测口的星上时数据获取计算的星上时的整秒值;当检测到星务计算机PPS秒脉冲信号,计算的星上时整秒值加1,毫秒值清零;否则计算的星上时毫秒值以第一设定阈值为周期累加计数;将计算的星上时整秒值与毫秒值之和作为计算星上时,计算出姿轨控动力学模型的理论星上时与计算星上时之间的星地星上时的不同步误差;在星地星上时不同步误差超过第二设定阈值,若超过第二设定阈值时,校正星务计算机的星地星上时不同步误差。本发明的实现卫星半物理仿真试验星地时间同步的方法及系统低成本、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