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35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07417.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聚氨酯缓冲器检测方法,包括视觉传感将CCD视觉传感装置安装于电梯井道底部,并调节CCD视觉传感装置的视觉检测范围、端口编码根据实际CCD视觉传感装置安装位置,为其分配对应的端口编码、信息采集包括将电梯聚氨酯缓冲器被压缩过程的视频信号进行采集、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用户UI交互、数据储存,本发明中,在使用时将会通过设置的CCD视觉传感设备对聚氨酯缓冲器的未被压缩状态以及压缩状态进行图像提取,并根据提取的图像检测其受压时的形态变化量,从而无需人工即可完成对聚氨酯缓冲器的性能检测,且相比于传统目测法,本方法的检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4081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076684.5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IPC: B66B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制动过程钢丝绳移动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工业摄像机对制动过程中的曳引钢丝绳组进行拍摄,将拍摄到的图像传入计算机,计算机利用图像识别算法计算曳引钢丝绳的移动量,并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结果。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测量,测量装置不会影响制动器的性能,无需对曳引制动装置进行改装,可以根据图像,找出被测量对象,减小对安装精度的要求,也减小了环境改变对检测系统的影响,可以完成长时间对钢丝绳移动进行监测的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60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37000.8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冯双昌
Abstract: 一种新式电梯层门门锁,分为上门锁和下门锁,上门锁和下门锁之间通过协同连杆连接;上门锁包括底座、锁钩头、锁钩板、开门滚轮、关门滚轮、复位弹簧、锁闩、电气开关;开门滚轮和锁钩板铰接在一起;关门滚轮、锁钩板、底座三者铰接在一起。锁闩固定在电梯门梁上;锁钩板受到复位弹簧的压紧力;下门锁包括底座、锁钩头、锁钩板、复位弹簧、重锤、锁闩、电气开关;重锤固定于锁钩板的尾部;锁钩板和底座铰接在一起,通过底座上的螺栓孔固定在电梯右门扇下端;锁闩固定在左门扇下端;锁钩板受到复位弹簧的压紧力;所有楼层门锁中的电气开关和其它开关串接在一起构成了电梯的安全回路。弥补传统门锁的不足,减少因门锁引发的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61975.4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IPC: G01B11/24 , G01B11/02 , G01B11/14 , F16D66/00 , F16D66/02 , G06T5/00 , G06T7/00 , G06T7/13 , G06T7/62 , G06T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制动轮与闸瓦间隙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电梯制动轮与闸瓦间隙的原始图像,并进行预处理;S2:对预处理过后的图像进行轮廓检测,分别得到制动轮轮廓和闸瓦轮廓;S3:分别对制动轮轮廓和闸瓦轮廓进行弧形轮廓提取,得到两个目标圆弧段;S4:利用两个目标圆弧段计算制动轮与闸瓦间隙的实际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接触、安全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082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941946.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验装置、限速系统及电梯限速器的检验方法。所述检验装置包括:电动机、摄像头以及图像处理器。其中,所述电动机能够驱动所述限速器运动。所述摄像头能够获取所述限速器运动的视频。所述图像处理器根据所述摄像头获取的所述视频,计算出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并根据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判断出限速器的质量状态。因此,本发明采用摄像头拍摄的方式获取检测过程中所述限速器的运动视频,并利用图像处理器对获取的视频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以获得能够判断限速器质量状态的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从而实现限速器的自动化检测。不仅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性,还降低人力成本,保证人身安全,且以摄像的方式使得限速器检测具有可追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5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0935.6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冯双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耗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起重机小车运行能耗分析方法,包括: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进行插值,插值后获得扩充的学习样本数据集,引入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将网络模型完善小车的运行能耗预测,得到各参数对能耗的贡献率,再同其他同类型的起重机进行小车运行能耗比较。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综合运用了插值算法,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模型与起重机小车的能耗预测上,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将各个非可直接计算的能耗,划归到每一个物理过程当中,综合体现其摩擦、主梁特性、重物摆动等因素,并引入数据插值方法,还通过遗传算法完善小车能耗的BP神经网络,提高网络泛化能力,减少误差,增加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0829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941946.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验装置、限速系统及电梯限速器的检验方法。所述检验装置包括:电动机、摄像头以及图像处理器。其中,所述电动机能够驱动所述限速器运动。所述摄像头能够获取所述限速器运动的视频。所述图像处理器根据所述摄像头获取的所述视频,计算出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并根据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判断出限速器的质量状态。因此,本发明采用摄像头拍摄的方式获取检测过程中所述限速器的运动视频,并利用图像处理器对获取的视频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以获得能够判断限速器质量状态的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从而实现限速器的自动化检测。不仅提高检测效率及准确性,还降低人力成本,保证人身安全,且以摄像的方式使得限速器检测具有可追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7404.1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限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限速器校验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上端设有并列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部设有相对设置的绞盘,所述绞盘上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旋转端设有与限速器轮匹配的传动轮。本发明通过绳索端部的挂钩放置在位于限速器轮上钢丝绳的底部,然后旋转绞盘使得位于限速器轮上钢丝绳被吊起,降低了限速器钢丝绳从限速轮槽中分离的难度,且不容易损坏钢丝绳,另外利用固定板上安装的转速传感器,克服了校验人员手持不稳导致测速仪偏离或脱离限速器轮的问题和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539756.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ADAMS的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动态特征分析方法,包括:在绘图软件中建立双梁桥式起重机的整体几何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利用ADAMS软件平台对双梁桥式起重机进行虚拟样机分析,通过柔性双主梁及离散圆柱体轴套力连接模拟钢丝绳建立起升系统刚柔耦合模型;按照双梁桥式起重机相关参数设置起升速度、起吊质量,各关键部件质量及转动惯量;通过仿真得到起升过程起吊重物质心位移及速度、小车各车轮受力情况、起升钢丝绳受力情况。本发明可得到更为全面准确的起升系统关键部件动态特性,并纠正了传统理论计算的某些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对起重机起升系统设计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58119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53417.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6/215 , G06F40/1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梯大数据的预处理和清洗方法。对电梯检验、设计、安装、维保等环节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需要通过处理各种缺失值、重复值以及异常值,对数据进行清洗、格式转换等,使得存储在数据库或文件中的数据以统一的合适和内容来呈现,从而更好地满足下一步的数据分析任务。而将数据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得到符合要求的格式,经常会花费大量的人工时间和精力。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Python简洁的语法和灵活高效的数据结构,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清洗的工作效率,解决现有的Excel清理海量数据时经常死机无响应的问题,从而为今后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更好地输入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