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头智慧收集初期雨水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1878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1811455609.2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朱五星 王雅楠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源头智慧收集初期雨水的工艺,可通过初雨智慧收集装置在源头精确、高效地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储存,极大地避免了初期雨水与后期干净雨水混合而造成的初雨溢流现象;多个初雨智慧收集装置的初雨排空管通过初雨连通管相连,构成区域控制单元,连通管就近接入污水检查井。电动闸阀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与区域控制中心进行数据通讯,区域控制中心通过物联网控制电动闸阀,结合智慧水务,不同区域各控制单元初雨分时段、分批次排入污水厂,能够极大地降低初期雨水对污水厂的冲击,该工艺既适用于自排雨水系统,亦适用于强排雨水系统,其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源头智慧收集初期雨水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18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55609.2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朱五星 王雅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E03F3/02 E03F5/10 E03F5/102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源头智慧收集初期雨水的工艺,可通过初雨智慧收集装置在源头精确、高效地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储存,极大地避免了初期雨水与后期干净雨水混合而造成的初雨溢流现象;多个初雨智慧收集装置的初雨排空管通过初雨连通管相连,构成区域控制单元,连通管就近接入污水检查井。电动闸阀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与区域控制中心进行数据通讯,区域控制中心通过物联网控制电动闸阀,结合智慧水务,不同区域各控制单元初雨分时段、分批次排入污水厂,能够极大地降低初期雨水对污水厂的冲击,该工艺既适用于自排雨水系统,亦适用于强排雨水系统,其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

    公开(公告)号:CN10523657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1371.0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该生物反应池包含两个镜像布置的、结构相同的反应池;每个反应池均包含好氧区,以及由若干格厌/缺氧池构成的厌/缺氧区,该好氧区包含好氧池。厌/缺氧区与另一个反应池的厌/缺氧区相邻并平行设置;好氧区设置在厌/缺氧区的外侧,在厌/缺氧区与好氧区中间设有隔墙。厌/缺氧区为长条形,其内设有隔墙,将厌/缺氧区等分成8格方形的厌/缺氧池。好氧区包含两条平行的渠道,两条渠道之间设有隔墙,隔墙顶端设有空气管廊。好氧区与厌/缺氧区连接的一条渠道的初始段设为交替段。本发明提供的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可根据进水水质及处理要求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管理灵活,适应能力强。

    一种敞开式地下立体通道的安全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55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287696.5

    申请日:2018-10-31

    Inventor: 朱五星 王雅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 E03F5/10 E03F5/22 E03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敞开式地下立体通道的安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雨水调蓄仓、初雨截留池及强排泵站,降雨时,地下立体通道路面雨水经路面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后,初期雨水先存储于初雨截留池中,后期干净雨水在雨水调蓄仓中储存。雨水调蓄仓末端设置强排泵站,用于排出超过雨水调蓄仓设计调蓄能力的雨水以及雨水调蓄仓的排空。通过蓄排结合的排水工艺,极大地提高了敞开式地下立体通道排水安全性,同时又能避免初期雨水排入受纳水体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此排水工艺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7886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51859.3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生物反应池包含两个镜像布置的、结构相同的反应池;每个反应池均包含好氧区,以及由若干格厌/缺氧池构成的厌/缺氧区,该好氧区包含好氧池。厌/缺氧区与另一个反应池的厌/缺氧区相邻并平行设置;好氧区设置在厌/缺氧区的外侧,在厌/缺氧区与好氧区中间设有隔墙。厌/缺氧区为长条形,其内设有隔墙,将厌/缺氧区等分成8格方形的厌/缺氧池。好氧区包含两条平行的渠道。好氧区与厌/缺氧区连接的一条渠道的初始段设为交替段。本发明提供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可根据进水水质及处理要求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管理灵活,适应能力强。

    一种高效收集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523285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2001591.0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朱五星 王雅楠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收集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初雨池和净雨池,初雨池位于净雨池下方,初雨池与净雨池之间通过可拆卸式拱形扰流板相隔,初雨池底部设置初雨排空管道,初雨排空管道连接至污水检查井,所述初雨排空管道通过智慧云电动闸阀控制开闭,所述智慧云电动闸阀结合物联网及智慧水务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方式与区域控制中心或污水厂进行数据通讯;净雨池中设置雨水连通管,连接至雨水检查井。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装置可在源头精确、高效地对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储存;同时结合物联网及智慧水务系统,对存储初雨进行区域统筹联动排空,能够极大地减轻初期雨水对污水厂的冲击负荷,同时又能避免初期雨水排入受纳水体而带来的环境污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与潮汐联动的污水厂尾水近海排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27040U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21100254.6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潮汐联动的污水厂尾水近海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尾水缓存池,所述尾水缓存池与污水厂尾水排放口连接,用于临时存储污水厂处理达标后尾水,尾水缓存池内设置尾水排放泵;潮位计,设置在排海口,用于测量潮位变化;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潮位计的测量结果,如果为涨潮状态,则尾水排放泵停止工作,如果为落潮状态则控制系统控制尾水排放泵进行排放。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尾水中污染物随潮水上涨反灌至入海口附近湖泊水域而增加湖泊污染物负荷,同时尾水根据潮汐规律间歇排放,能够减小尾水对近海区域水质的影响。此尾水排放方法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

    公开(公告)号:CN205170493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781877.9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该生物反应池包含两个镜像布置的、结构相同的反应池;每个反应池均包含好氧区,以及由若干格厌/缺氧池构成的厌/缺氧区,该好氧区包含好氧池。厌/缺氧区与另一个反应池的厌/缺氧区相邻并平行设置;好氧区设置在厌/缺氧区的外侧,在厌/缺氧区与好氧区中间设有隔墙。厌/缺氧区为长条形,其内设有隔墙,将厌/缺氧区等分成8格方形的厌/缺氧池。好氧区包含两条平行的渠道,两条渠道之间设有隔墙,隔墙顶端设有空气管廊。好氧区与厌/缺氧区连接的一条渠道的初始段设为交替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可根据进水水质及处理要求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管理灵活,适应能力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