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的生态沟渠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21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934293.5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的生态沟渠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农业环境保护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工程区域地图,并对所述工程区域地图进行分区划分,得到工程区域内的各个分区;计算所述各个分区内排水沟渠的平面密度指数和容积指数;计算所述各个分区内排水沟渠的污染负荷指数;所述污染负荷指数包括长度负荷指数和容积负荷指数;根据所述平面密度指数、所述容积指数以及所述污染负荷指数确定所述工程区域内应加强生态沟渠新建或改建的重点分区;对所述重点分区内的生态沟渠进行空间布局优化。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工程区域生态沟渠布设的敏感区与重点区,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敏感区与重点区的生态沟渠空间布局。

    基于有限空间识别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89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32986.0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空间识别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农业环境保护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工程区域地图进行分区划分,并识别各个分区内的可利用有限空间,包括支浜水体空间和其它有限空间;根据各个分区内可利用有限空间的面积和陆水边界长度计算各个分区的有限空间占比和陆水边界曲率,据此对各个分区内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末端净化工程进行差异化改造。本发明方法提出了有限空间占比和陆水边界曲率的概念及对应的四个指标,为不同地块末端净化工程的差异化改造提供了最直接的参数依据,可有效弥补农田排水生态拦截工程中末端净化技术应用空间上针对性不强、构建方式上差异化不足的缺点,实现有限空间拦截净化效率最大化。

    一种提高河岸带湿地脱氮效率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07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24756.8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河岸带湿地脱氮效率的方法及应用,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河岸带湿地脱氮效率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河岸带湿地对于地表径流水体中总氮(TN)的去除效率,防止氮通过淋溶和径流流失的方式污染地下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生物炭(新鲜生物炭和土壤老化生物炭)来说,本发明所述提高河岸带湿地脱氮效率的方法针对性的使用了温室老化生物炭作为材料,不仅在减少径流水体中TN、NO3‑‑N和/或NH4+‑N淋溶方面获得了更佳的处理效果,还在生物因素方面使河岸带湿地土壤中的氮循环功能基因拷贝数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种适用于断头河浜的治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17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815451.5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断头河浜的治理系统,包括初步净化单元、布水单元以及核心净化与稳定单元,在径流污染由集中径流汇入渠汇入时,首先经过汇水净化床的拦截净化,对水质进行净化,净化后水流进入导流布水环渠,引导水流,改变汇入污染水体的迁移路径,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导流布水环渠中的水流由分散布水管输入河浜断头的中心区域,实现径流集中汇入到分散布水,核心净化与稳定单元包括水道、深潭以及潜堤,从而构建平面上形式多样、断面深浅有别的基底生境格局,形成湿地内部构造,改变原有河浜断头水力基础条件,结合种植的水生植物,实现对面源污染物的高效持续净化,并带动河浜自净等生态功能的提升与稳定。

    基于有限空间识别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8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932986.0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空间识别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农业环境保护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工程区域地图进行分区划分,并识别各个分区内的可利用有限空间,包括支浜水体空间和其它有限空间;根据各个分区内可利用有限空间的面积和陆水边界长度计算各个分区的有限空间占比和陆水边界曲率,据此对各个分区内的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末端净化工程进行差异化改造。本发明方法提出了有限空间占比和陆水边界曲率的概念及对应的四个指标,为不同地块末端净化工程的差异化改造提供了最直接的参数依据,可有效弥补农田排水生态拦截工程中末端净化技术应用空间上针对性不强、构建方式上差异化不足的缺点,实现有限空间拦截净化效率最大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