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59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910320360.2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1N3/32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寿命预测方法,所述金属材料寿命预测方法包括:通过应力强度因子理论的表达式和裂纹附近材料的塑性应变所需的能量取决于塑性区的体积和塑性区的应变分布,以及塑性区的体积与裂纹长度的幂指函数成正比的原理推导出裂纹扩展所需总的塑性应变能的计算模型。然后根据相关理论推导出塑性应变能密度的计算公式,并构造出塑性应变能密度非线性增量模型,以得出随着循环加载的增加,塑性应变能密度的增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从而得出循环加载条件下金属构件的塑性应变能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定量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3110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83878.1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指数损失函数的隐性质量成本预估方法,首先在生产过程中,随机采样n个样品,获得n个质量特性x数据,然后确定n个质量特性x数据所服从的分布,最后计算产品总量为N的批次产品的隐性质量成本NC和批次合格产品的隐性质量成本NC0,C为单位产品的平均隐性质量成本,C0为单位合格品的平均隐性质量成本,其中,当n个质量特性x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或均匀分布时,采用非田口质量损失函数计算C0和C;当n个质量特性x数据服从其它分布时,采用田口质量损失函数计算C0和C。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质量损失函数不符合工程实际且在过程能力指数调整后无法得到一个可以反映质量损失的确切数值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5941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20360.2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寿命预测方法,所述金属材料寿命预测方法包括:通过应力强度因子理论的表达式和裂纹附近材料的塑性应变所需的能量取决于塑性区的体积和塑性区的应变分布,以及塑性区的体积与裂纹长度的幂指函数成正比的原理推导出裂纹扩展所需总的塑性应变能的计算模型。然后根据相关理论推导出塑性应变能密度的计算公式,并构造出塑性应变能密度非线性增量模型,以得出随着循环加载的增加,塑性应变能密度的增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从而得出循环加载条件下金属构件的塑性应变能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定量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