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与识别纺织材料拉伸破坏模式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9706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544838.7

    申请日:201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与识别纺织材料拉伸破坏模式的装置,其包括:声发射探头组件、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声发射探头组件包括声发射传感器、上承压垫片、下承压垫片、穿心轴和轴套,所述的声发射传感器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的力传感器串联连接,且同时与信号放大器串联连接,所述的信号放大器与数据采集卡串联连接,所述的数据采集卡与中央处理器串联连接。将本发明所述装置用于纺织材料拉伸破坏测试中,不仅能获得基本力学指标,而且能准确识别与获知各个破坏模式下的破坏源和其相应的声学特征量,可为深入研究纺织材料拉伸断裂机理、确定纺织材料极限强力及优化其制造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防刺抗冲击材料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02522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226130.7

    申请日:2014-05-26

    Abstract: 一种防刺抗冲击材料,包括至少两层囊壳结构单元和至少一层冲击动能吸收层,各冲击动能吸收层分别夹在两层囊壳结构单元之间并与所述两层囊壳结构单元粘结相连;所述囊壳结构单元由多层剪切增稠流体复合材料层叠在一起组成内层,由抗渗透高密度柔性涂层纺织品作为外包层,通过缝线缝合连接而成;所述冲击动能吸收层为柔性材料层。本发明的材料柔软轻盈,防刺抗冲击性能好,不仅实现了材料的防护性能,而且能有效防止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分层现象发生,可以制作成不同厚度来达到不同防护使用需求,可以用作人体安全防护装备用材料。

    一种用于低速冲击测试的测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98235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010279.1

    申请日:2014-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速冲击测试的测速装置,该测速装置与冲击测试装置连接,所述的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冲击落锤,所述的测速装置包括测速传感头、固定架、平台、测试标尺和信号采集分析组件;所述的测速传感头与固定架连接;所述的固定架连接在平台上;所述的平台与冲击测试装置连接;所述的测试标尺固定于冲击落锤外表面上,随冲击落锤共同运动;所述的信号采集分析组件与测速传感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以实现真实、准确获知防护材料表面在受到冲击时的冲击速度或冲击能量以及反弹速度等优点。

    一种衣物脱水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6957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658596.9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衣物脱水装置,其包括上下对置的两个挤压面板和至少两组角度调节件及一根连接杆,每组角度调节件均包含两根调节杆和一个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套设在两根调节杆上,且每组角度调节件中的两根调节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调节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挤压面板的端部活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衣物脱水装置可有效避免手拧、甩干及含水晾晒方式对特殊衣物造成的损伤和负面影响,不仅具有操作方便,不损衣物,结构简单等优点,而且可通过所设置的角度调节件实现对不同厚度衣物的挤水,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防刺抗冲击材料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0252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26130.7

    申请日:2014-05-26

    Abstract: 一种防刺抗冲击材料,包括至少两层囊壳结构单元和至少一层冲击动能吸收层,各冲击动能吸收层分别夹在两层囊壳结构单元之间并与所述两层囊壳结构单元粘结相连;所述囊壳结构单元由多层剪切增稠流体复合材料层叠在一起组成内层,由抗渗透高密度柔性涂层纺织品作为外包层,通过缝线缝合连接而成;所述冲击动能吸收层为柔性材料层。本发明的材料柔软轻盈,防刺抗冲击性能好,不仅实现了材料的防护性能,而且能有效防止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分层现象发生,可以制作成不同厚度来达到不同防护使用需求,可以用作人体安全防护装备用材料。

    一种富氧膜制氧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2352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10077304.7

    申请日:2016-02-03

    Abstract: 一种富氧膜制氧装置,包括内外套置、呈反扣的桶形内舱体和外舱体,以及密封覆盖在舱体底部开口的舱体座;内舱体内侧的舱体座上带有空气进气口,内舱体顶部带有第一富氮气体排出口,内舱体内部配置气流挡板,侧壁上密集开设多个透氧窗口,透氧窗口上气密性安装富氧膜;外舱体顶部带有富氧气体输出口,外舱体和内舱体之间舱体座上带有第二富氮气体排出口;第一富氮气体排出口排气端和第二富氮气体排出口进气端之间通过柔性的第一排气管连接,第二富氮气体排出口的排气端上配置带有气流控制阀的第二排气管。本装置采用模块化的小尺寸富氧膜,易于使用者自行更换;气流挡板能避免氮气富集在内舱体侧壁区域,保证了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制氧效果。

    一种光纤测速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31716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252790.7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测速装置,用于测量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所述的测速装置包括光纤、圆柱导杆、激发光源、信号采集仪和信号处理器,待测的运动物体在圆柱导杆内运动,所述的激发光源分别通过光纤与圆柱导杆和信号采集仪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仪与信号处理器连接,当进行光纤速度测试时,待测的运动物体在圆柱导杆内运动,圆柱导杆上的光纤的通信受到运动物体的阻断从而发出脉冲信号,信号采集仪接收该脉冲信号并发送给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并显示,最终得到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精度高、范围大、实用性强、灵活性高等优点。

    一种富氧膜制氧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2352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77304.7

    申请日:2016-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0251 C01B2210/0028

    Abstract: 一种富氧膜制氧装置,包括内外套置、呈反扣的桶形内舱体和外舱体,以及密封覆盖在舱体底部开口的舱体座;内舱体内侧的舱体座上带有空气进气口,内舱体顶部带有第一富氮气体排出口,内舱体内部配置气流挡板,侧壁上密集开设多个透氧窗口,透氧窗口上气密性安装富氧膜;外舱体顶部带有富氧气体输出口,外舱体和内舱体之间舱体座上带有第二富氮气体排出口;第一富氮气体排出口排气端和第二富氮气体排出口进气端之间通过柔性的第一排气管连接,第二富氮气体排出口的排气端上配置带有气流控制阀的第二排气管。本装置采用模块化的小尺寸富氧膜,易于使用者自行更换;气流挡板能避免氮气富集在内舱体侧壁区域,保证了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制氧效果。

    一种衣物脱水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695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658596.9

    申请日:201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F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衣物脱水装置,其包括上下对置的两个挤压面板和至少两组角度调节件及一根连接杆,每组角度调节件均包含两根调节杆和一个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套设在两根调节杆上,且每组角度调节件中的两根调节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两根调节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挤压面板的端部活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衣物脱水装置可有效避免手拧、甩干及含水晾晒方式对特殊衣物造成的损伤和负面影响,不仅具有操作方便,不损衣物,结构简单等优点,而且可通过所设置的角度调节件实现对不同厚度衣物的挤水,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一种光纤测速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171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52790.7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测速装置,用于测量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所述的测速装置包括光纤、圆柱导杆、激发光源、信号采集仪和信号处理器,待测的运动物体在圆柱导杆内运动,所述的激发光源分别通过光纤与圆柱导杆和信号采集仪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仪与信号处理器连接,当进行光纤速度测试时,待测的运动物体在圆柱导杆内运动,圆柱导杆上的光纤的通信受到运动物体的阻断从而发出脉冲信号,信号采集仪接收该脉冲信号并发送给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并显示,最终得到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精度高、范围大、实用性强、灵活性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