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5837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1044409.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393 , B29C64/321 , B29C64/205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DM快速成型机丝状耗材瞬态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输送系统由机械装置与控制系统构成,机械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箱、主动滚辊、挤出模块送丝导孔、从动滚辊、热熔喷头导管、热熔喷头模块和挤出装置底板,控制系统包括成型机控制单元、驱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编码器、从动滚辊编码器和拉压传感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对主动滚辊的瞬态转速进行监测,进而对比驱动电机的运转情况得到滑移率并反馈修正驱动电机的转速,确定丝状耗材的瞬间输送量,使FDM快速成型机能够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工作而不发生失步现象。本发明实现了对于电机转速的精确测量与修正,保证了FDM快速成型机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5667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863023.9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60W4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4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定量评价方法,采集状态固定的驾驶员多关节的角度后输入到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中,由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输出舒适性评分,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建立的步骤为首先量化舒适性评价并得到多关节的舒适性量化分数函数,然后基于多关节的舒适性量化分数函数得到舒适性最优的角度以确定各关节的权重系数,最后基于模糊理论根据多关节的舒适性量化分数函数及其权重系数建立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本发明的一种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定量评价方法克服现有评价方法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且只能定性描述的缺陷,具有成本低、评价过程快捷且能够定量评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5837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044409.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393 , B29C64/321 , B29C64/205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DM快速成型机丝状耗材瞬态输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输送系统由机械装置与控制系统构成,机械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箱、主动滚辊、挤出模块送丝导孔、从动滚辊、热熔喷头导管、热熔喷头模块和挤出装置底板,控制系统包括成型机控制单元、驱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编码器、从动滚辊编码器和拉压传感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对主动滚辊的瞬态转速进行监测,进而对比驱动电机的运转情况得到滑移率并反馈修正驱动电机的转速,确定丝状耗材的瞬间输送量,使FDM快速成型机能够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工作而不发生失步现象。本发明实现了对于电机转速的精确测量与修正,保证了FDM快速成型机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56672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863023.9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60W4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定量评价方法,采集状态固定的驾驶员多关节的角度后输入到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中,由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输出舒适性评分,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建立的步骤为首先量化舒适性评价并得到多关节的舒适性量化分数函数,然后基于多关节的舒适性量化分数函数得到舒适性最优的角度以确定各关节的权重系数,最后基于模糊理论根据多关节的舒适性量化分数函数及其权重系数建立驾驶员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型。本发明的一种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定量评价方法克服现有评价方法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且只能定性描述的缺陷,具有成本低、评价过程快捷且能够定量评价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3870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36727.6
申请日:2018-12-1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转子永磁轮毂电机永磁体损耗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利用永磁轮毂电机运行中永磁体以及相接触的部件和介质的温度获取永磁体损耗,以发热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外转子永磁电机的结构,选择合适的节点,建立热网络,求出外转子永磁电机永磁体的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直接根据电机实际工作情况获取永磁体损耗,较为准确直观,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损耗情况选取合适的参数,减小永磁体损耗,减少发热量,从而保护电机的运行时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