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137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410012392.3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深熔焊热源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T型接头实体模型,建模时综合考虑焊缝区材料属性,及网格顺序划分问题将焊缝区建为3个体,盖板焊缝区,空气膜焊缝区,芯板焊缝区;基于ANSYS,顺序划分网格,优先划分焊缝区;建立三维激光深熔焊热源模型,基于APDL,求解单元热值,热源模型控制方程为:其中,x,y,z为笛卡尔坐标,QM为热源峰值,r1激光找在材料表面的有效半径r2,H1为热源形状参数,H0热源上部分高度,H为焊缝实际熔深,按次热源模型求解热值,存储到数组中,基于ANSYS软件,将求解热值,加载到有限元模型的相应单元,设置边界条件,计算求解,完成建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7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7769.9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5D7/14 , A61L27/06 , A61L27/34 , A61L31/02 , A61L31/10 , C23C22/64 , B05D7/24 , B05D3/12 , B05D3/10 , B05D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用钛制品的TiNN‑MFP5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医用钛制品前处理,包括打磨、抛光、清洗、灭菌;碱热处理,使医用钛制品表面形成纳米网络结构;然后对处理后的钛制品高温灭菌;灭菌后的钛制品浸泡在MFP‑5溶液中形成MFP5涂层,所得钛制品覆盖有TiNN‑MFP5复合涂层。本发明中医用钛制品表面形成纳米网络结构,并覆盖含有Dopa的贻贝蛋白,显著提高细胞的粘附能力,促进植入物与周围组织的快速融合和愈合。同时,该涂层具有优良的抗菌特性,有效抑制病菌在植入物表面的滋生,减少感染风险,可广泛应用于钛基医用植入物,如骨固定器械、关节假体和牙种植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662870.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K3/06 , B23K1/008 , B23K33/00 , B23P15/00 , B22F10/28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产品的钎焊接头的成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D打印产品的待焊接处设置有一个呈三维沟槽结构的焊接连接面,将两个所述焊接连接面对接在一起,并在其连接处铺上带状钎料,然后采用钎焊方法将两个焊接连接面焊接在一起。通过在3D打印产品的待焊接处设计三维沟槽结构面,利用真空钎焊技术制备3D结构钎焊接头,三维结构接头不但能提高钎焊接头冶金结合面积,还能抑制接头残余应力,可以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20001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92187.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基复合粉末、复合金属材料构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铝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合金基体粉末和氮碳化钛颗粒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其中,混合粉末中氮碳化钛颗粒的体积占比为1~4%;将混合粉末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进行间歇式球磨处理后,进行烘干,以及筛网处理后,获得粒径为15‑53μm的铝基复合粉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使得通过该铝基复合粉末进而用于较高温度环境、结构复杂的零件的制备,并使得制备的复合金属材料构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硬度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770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328469.8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江苏赛福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光电‑OCT原位传感的动力电池激光焊接检测方法,涉及电池焊接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激光焊接系统中集成光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原位传感器,将光学探头与激光焊接头同轴布置;S2、获取激光焊接头的位置和实时姿态信息,结合光学断层图像中的表面结构图像,实时跟踪焊接焊缝轨迹;S3、基于频域特征解离模型,解离光学断层图像中的特征信息;S4、选取特征信息作为输入变量,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S5、基于缺陷检测与分类识别结果,生成动力电池焊接检测报告。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焊接过程中的光学断层图像,动态调整焊接位置,提升焊接过程的精确控制能力,提高焊接缺陷的检测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662870.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K3/06 , B23K1/008 , B23K33/00 , B23P15/00 , B22F10/28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产品的钎焊接头的成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D打印产品的待焊接处设置有一个呈三维沟槽结构的焊接连接面,将两个所述焊接连接面对接在一起,并在其连接处铺上带状钎料,然后采用钎焊方法将两个焊接连接面焊接在一起。通过在3D打印产品的待焊接处设计三维沟槽结构面,利用真空钎焊技术制备3D结构钎焊接头,三维结构接头不但能提高钎焊接头冶金结合面积,还能抑制接头残余应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接头力学性能,为SLM技术在实现多功能、多个结构复杂构件的一体化设计制备提供一种有效的新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9770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28469.8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江苏赛福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光电‑OCT原位传感的动力电池激光焊接检测方法,涉及电池焊接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激光焊接系统中集成光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原位传感器,将光学探头与激光焊接头同轴布置;S2、获取激光焊接头的位置和实时姿态信息,结合光学断层图像中的表面结构图像,实时跟踪焊接焊缝轨迹;S3、基于频域特征解离模型,解离光学断层图像中的特征信息;S4、选取特征信息作为输入变量,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S5、基于缺陷检测与分类识别结果,生成动力电池焊接检测报告。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焊接过程中的光学断层图像,动态调整焊接位置,提升焊接过程的精确控制能力,提高焊接缺陷的检测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49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855253.X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电子束熔覆改性的抗高温氧化涂层,以钛合金为基材,对其进行清洗、除油除锈和表面粗化,先在基体表面等离子喷涂制备合金过渡层和复相陶瓷涂层,再进行电子束熔覆改性,使合金过渡层熔化且复相陶瓷涂层软化,两者发生充分元素扩散,形成厚度为80~200μm的冶金结合涂层;本发明复相陶瓷涂层能显著降低热导率,保护钛合金基体免受高温氧化和腐蚀;合金过渡层缓解涂层内部的应力集中,提高钛合金基体与复相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拓宽钛合金的应用领域,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控,成本较低,适用于产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49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55253.X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电子束熔覆改性的抗高温氧化涂层,以钛合金为基材,对其进行清洗、除油除锈和表面粗化,先在基体表面等离子喷涂制备合金过渡层和复相陶瓷涂层,再进行电子束熔覆改性,使合金过渡层熔化且复相陶瓷涂层软化,两者发生充分元素扩散,形成厚度为80~200μm的冶金结合涂层;本发明复相陶瓷涂层能显著降低热导率,保护钛合金基体免受高温氧化和腐蚀;合金过渡层缓解涂层内部的应力集中,提高钛合金基体与复相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拓宽钛合金的应用领域,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控,成本较低,适用于产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509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589035.9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66C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扁钢吊装用吊具,包括底座、吊具环、支撑杆及限位部件,底座为半框架结构,底座的前端连接有扶手,吊具环为框架结构,吊具环的底端面为水平面,吊具环的底部固定在底座的后端,吊具环的顶端为尖端,限位部件固定连接在吊具环的顶端内侧,支撑杆倾斜固定连接在底座与吊具环之间;同时使用两个吊具吊装阴极扁钢,吊绳固定在吊具环顶端,限位部件限制吊绳移动,吊具环的底端面为阴极扁钢的支撑面,阴极扁钢的两端分别由两个吊具环的底端面支撑,通过扶手控制阴极扁钢吊装过程的平稳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实用、可有效提高阴极扁钢吊装质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