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厚板的轧制计划自动排程方法及系统、终端、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221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1021850.6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厚板的轧制计划自动排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轧制配辊位置规格基准,用于引导厚板计划池材料按照设定的位置规格基准进行分布;步骤S2:配置厚板计划池材料检索码,用于对厚板计划池进行检索得到匹配的材料;步骤S3:设置多位检索码并进行定义分层;步骤S4:根据轧制命令序利用检索码对优胜材料进行检索;步骤S5:对轧制命令进行自动排程和接续计划的更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厚板的轧制计划自动排程系统、终端及介质。根据轧制配辊位置及板坯生产工艺参数特点,定时检索计划池,输出有效轧制计划。方便地对轧制计划排程进行统一规范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

    钢板自动多道次矫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3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2309.0

    申请日:2020-09-27

    Inventor: 赵勤平 肖桂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自动多道次矫直方法,包括:在矫直参数设定系统(10)中设置标准计算模型(11)和道次修正模型(12),道次修正模型根据钢板信息得出相应的矫直道次数,现场生产控制系统(20)按照矫直道次数来控制矫直机(1)对钢板进行相应道次数的矫直,标准计算模型根据钢板信息和钢板即时温度计算得出标准矫直参数,道次修正模型根据钢板信息和钢板即时温度计算得出道次修正参数;用道次修正参数来修正标准矫直参数,修正后的矫直参数为目标矫直参数,用目标矫直参数设定矫直机并控制矫直机对钢板进行矫直。本发明的矫直方法实现了多道次矫直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并提升了生产效率。

    一种大中型储罐罐壁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罐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3867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513945.3

    申请日:2014-09-29

    Abstract: 一种大中型储罐罐壁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罐壁结构,其罐壁用钢板钢板在长度方向上一端厚、一端薄,且其板厚在全部或部分长度区段内逐渐增加或减小;其中,钢板的板宽W与钢板的板长L是恒定的;钢板的厚度是沿长度方向变化而变化的;最厚端的板厚Tb与最薄端的板厚Ta之比不大于4;L1、L2…分别为离开钢板薄端部的不同距离,在该距离上,钢板厚度分别为T1、T2…,其余类推;在0~L1、L1~L2...长度区间范围内板厚呈线性增加或减小,且在该长度区间内厚度的增加或减小的斜率是恒定的。本发明在不影响储罐容量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减少罐壁钢板的材料使用量,减少壁板的预制加工工序,提高罐壁的焊接施工效率,适用于容量在7万及7万以下立方米的大中型储罐。

    一种中厚板单体式中间冷却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3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84076.1

    申请日:2022-12-27

    Inventor: 赵勤平 肖桂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厚板单体式中间冷却的控制方法,包括对中间冷却装置位置的控制,其位置控制包括:a、确定控制轧制钢板的待温中间坯的长度L坯0;b、确定中间冷却段的长度LIC:LIC=L坯0+Losc,Losc为均匀冷却需要的摆动距离;c、确定中间冷却装置距离粗轧机的距离LRM:LRM=LRoll+LSAFETY,LRoll为中间粗轧机的正常轧制所需要的长度,LSAFETY为能满足中间冷却和粗轧机轧制互不干扰的安全距离。

    一种消除铸坯边部缺陷的厚板轧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262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17218.4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一种消除铸坯边部缺陷的厚板轧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连铸坯出炉后,在开始轧制前进行转钢,原连铸坯边部两侧成为进入轧机轧件的头尾,开始成形阶段轧制;2)成形轧制最后一道次,使用厚边展宽轧制方法;3)成形阶段轧制完成后钢板90度转钢,原先连铸坯两侧再次成为进入轧机轧件的两侧,开始展宽阶段轧制;4)展宽轧制最后一道次,使用厚边展宽轧制方法;5)展宽阶段轧制完成后钢板再次90度转钢,开始最后精轧阶段的轧制;6)进入精整切板工序。本发明通过三次转钢轧制,连铸坯边部缺陷转换到最终被切除的厚板头尾部分,保留原有两次转钢轧制的平面形状控制优势,成品钢板不会出现“水桶腰”现象,切实降低了切边量,减少了切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