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导流盲管铺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2922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317769.0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滤液导流盲管铺设系统,在传统垃圾填埋场底部单一环形防渗系统基础上,加入层状多环回字形铺设结构。按照填埋单元的面积大小,充分分配在不同面积下,增添新的导流盲管,即在垃圾铺设过程中,在整个填埋单元内填平一层后,在往上堆坡的过程中,按照标准标高,会是层层堆坡,压实,到一定阶段后,开始铺设除底部外第一环导流盲管。其中包括盲沟的开挖,盲沟内的石子铺设和管道的铺设。其中管道为有孔管道,外面用土工布包裹。本发明解决了先前底部铺设单一导流盲管所带来的潜在问题,如堵塞和断裂,而且大大减轻了渗滤液收集的压力,减少了渗滤液的停留时间,也便于填埋垃圾的消化与沉降,提高了现场填埋作业堆体的稳定性。

    主层板阳离子交换法制备层状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726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18775.X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层板阳离子交换法制备层状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方法。以钙基水滑石为前体化合物,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对LDH主层板上的阳离子进行改变,得到不同金属组成的层状双金属化合物材料,其化学式为:[M2+1-xM3+x(OH)2]x+(An-)x/n•mH2O。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简单钙基水滑石为基体,利用钙基水滑石在水中的溶解沉淀原理,结合LDH主层板阳离子的可搭配性,合成一系列复杂金属的层状材料;合成过程时间短,效率高;该材料结构可控,开发设计的空间较大,同时对去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种适用于缓释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7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26050.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缓释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组件、装填组件和收集出水组件,所述装填组件包括:中空的装填管;位于所述装填管外侧壁的若干稳定水头;以及自下而上依次装填在所述装填管内的第一缓冲层、土壤层、第二缓冲层、缓释层、第三缓冲层,所述供水组件供水得到位于所述第三缓冲层上方的供水层,所述供水层的液面与一个开启状态的稳定水头高度齐平,其余稳定水头为闭合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高精度的有机污染土壤模拟修复效果,可适用于不同情形的缓释氧化材料的修复效果评估。

    一种工业废盐分离纯化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90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39761.9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盐分离纯化的装置,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废盐分离纯化的装置,包括溶解罐,以及若干个反应罐,所述溶解罐内设有搅拌棒,所述溶解罐的底部连接有管道A,所述反应罐的一侧连接有管道C,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开设有顶部观察取样口,所述反应罐的底部设有出口盖板,所述出口盖板内开设有溶液出口,所述出口盖板上设有过滤筛板,所述溶液出口内穿出管道B,所述管道A、管道B和管道C上均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管道A和管道B上还连接有管道泵,所述管道A内设有管滤布。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盐分离纯化的装置,以实现特定混盐的有效分离和结晶盐的洗涤提纯,以便于后续展开工业盐的资源化应用。

    一种聚乳酸包覆型高锰酸钾缓释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32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0138.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乳酸包覆型高锰酸钾缓释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呈以高锰酸钾为主体结构、聚乳酸固化并包覆所述高锰酸钾的核壳结构的包覆型复合材料,即聚乳酸包覆型高锰酸钾缓释氧化剂,其尺寸为<4mm。制备方法为将高锰酸钾粉末加入聚乳酸有机溶液中,搅拌、超声、振荡直至形成半固态凝胶状物质,冷却后完成初步固化,加热进行二次固化,破碎、筛分得到聚乳酸包覆型高锰酸钾缓释氧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土壤和水环境中持续释放活性成分,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长效去除,通过聚乳酸的包覆作用,高锰酸钾的释放速率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因快速反应而导致的氧化剂浪费。

    一种含有机物的铵类废盐资源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5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40905.4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机物的铵类废盐资源化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铵类废盐溶解,得到饱和铵盐溶液,往所述饱和铵盐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混合搅拌,固液分离后得到去除有机物的固体铵盐和有机物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有机物混合溶液进行蒸馏或渗透汽化等方法回收其中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选自醇类试剂或酮类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有机溶剂从饱和废盐溶液析出固体盐以去除铵类废盐有机物的方法,实现了铵类废盐有机物的有效去除和资源化利用。

    抽提驱动原位氧化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82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56275.6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提驱动原位氧化修复系统,适用于抗生素等污染土壤的原位氧化修复,属于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本发明采用特殊的抽提井/注入井排布系统,该系统包括动力源系统、溶配药系统、注入井系统、抽提监测系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提驱动原位氧化修复系统,该系统通过向注入井中加注化学药剂,使其在抽提井的负压驱动下有效扩散,能原位高效降解土壤中的抗生素污染物。该系统能降低土壤修复中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约修复成本、缩短工期。

    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1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8671.8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涉及修复污染土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利用水热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土壤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具体步骤如下:S1、将废弃生物质研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粉状颗粒,可溶性过渡金属铁盐以与生物质的质量比为1:5~1:10的比例投加,并将水与该粉状颗粒生物质按1:5~1:10的固液比混合均匀,在CO2气氛保护下,180~240℃,水热炭化反应3‑6h,得到水热炭。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对抗生素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且成本较低;反应条件温和,常温常压即可;处理效率高,仅6h就可去除大量土壤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无二次污染产生;生物质制备水热炭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

    可应用于类芬顿反应的水热炭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6494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34563.7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722 C02F1/725 C02F230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类芬顿反应的水热炭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炭材料表面上含有以碳为中心邻位接氧的自由基和以氧为中心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这两类自由基能够活化双氧水进行类芬顿反应,即水热炭复合材料能与H2O2组成类芬顿体系。本发明水热炭复合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和独特的理化特性,其中生物质材料选用废弃生物质水热制备,既能够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节省能源的消耗,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本发明水热炭复合材料又能与H2O2组成类芬顿体系,能够有效、快捷地去除污染物,达到高效去除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目的。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易控的特点。

    渗滤液导流盲管铺设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292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17769.0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滤液导流盲管铺设系统,在传统垃圾填埋场底部单一环形防渗系统基础上,加入层状多环回字形铺设结构。按照填埋单元的面积大小,充分分配在不同面积下,增添新的导流盲管,即在垃圾铺设过程中,在整个填埋单元内填平一层后,在往上堆坡的过程中,按照标准标高,会是层层堆坡,压实,到一定阶段后,开始铺设除底部外第一环导流盲管。其中包括盲沟的开挖,盲沟内的石子铺设和管道的铺设。其中管道为有孔管道,外面用土工布包裹。本发明解决了先前底部铺设单一导流盲管所带来的潜在问题,如堵塞和断裂,而且大大减轻了渗滤液收集的压力,减少了渗滤液的停留时间,也便于填埋垃圾的消化与沉降,提高了现场填埋作业堆体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