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5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36010.1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明澈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IPC: C08F283/00 , C08F283/10 , C08F2/48 , B33Y70/10 , C08F222/20 , C08F222/14 , A61L31/06 , A61L31/02 , A61L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材料及用于血管斑块清除的微纳机器人,涉及微纳机器人技术领域;3D打印材料包括亚油酸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与光敏树脂;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光敏树脂包括如下组分:环氧(甲基)丙烯酸酯5‑10份;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10‑15份;活性稀释剂20‑30份;光引发剂0.1‑1份。本发明以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与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光敏树脂的主体树脂,使得该材料不仅能够用于3D打印成型,还能够保证制备的光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血管斑块清除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在体系中引入亚油酸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能够避免磁性纳米粒子在打印过程中发生沉降,从而能够保证打印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90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41204.1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K9/00 , A61K9/14 , A61K31/4188 , A61K31/555 , A61K31/704 , A61K33/243 , A61K38/14 , A61K47/30 , A61P35/00 , A61B1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大肿瘤消融范围的方法。使用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治疗肿瘤组织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当肿瘤组织靶区穿刺入针状电极后,在电压脉冲作用下,电击针中心区域的细胞膜表面可形成不可逆纳米孔,诱发细胞凋亡。但是,处于肿瘤组织边缘区域的部分肿瘤细胞只能形成可逆纳米孔,不能发生细胞凋亡。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大肿瘤消融范围的方法,将IER技术与导电纳米粒子药物靶向技术相结合,降低了组织靶区内的电场阈值,在电脉冲和抗肿瘤药物的双重作用下,有效保证了靶区中心及其边缘区域的肿瘤组织细胞全部凋亡,大大提高了抗肿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56387.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脑部肿瘤消融参数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脑部肿瘤消融参数优化方法针对性的根据医学核磁共振影像建立脑部肿瘤及健康组织的三维几何模型,将脑部肿瘤和健康组织在几何上的复杂性纳入考虑范畴,能更精确地评估不规则脑部肿瘤的不可逆电穿孔组织消融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脑部肿瘤精准消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84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171333.X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消融法扩大肿瘤消融范围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将阳离子聚合物溶解后进行过滤灭菌和紫外光照射灭菌;(2)将电极针穿刺插入至目标组织位置;(3)将阳离子聚合物溶液注射在电极针附近;(4)进行射频消融,射频能量通过电极针传入目标组织,实现组织的加热;(5)消融结束,将电极针取出,保留阳离子聚合物溶液在目标组织内;(6)最后,通过组织代谢和循环系统将阳离子聚合物溶液排出体外。该方法的优点为:(1)阳离子聚合物能有效优化射频消融的组织环境,提升消融的范围;(2)阳离子聚合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的完全消融。
-
公开(公告)号:CN11219053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041204.1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K9/00 , A61K9/14 , A61K31/4188 , A61K31/555 , A61K31/704 , A61K33/243 , A61K38/14 , A61K47/30 , A61P35/00 , A61B1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大肿瘤消融范围的方法。使用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治疗肿瘤组织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当肿瘤组织靶区穿刺入针状电极后,在电压脉冲作用下,电击针中心区域的细胞膜表面可形成不可逆纳米孔,诱发细胞凋亡。但是,处于肿瘤组织边缘区域的部分肿瘤细胞只能形成可逆纳米孔,不能发生细胞凋亡。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大肿瘤消融范围的方法,将IER技术与导电纳米粒子药物靶向技术相结合,降低了组织靶区内的电场阈值,在电脉冲和抗肿瘤药物的双重作用下,有效保证了靶区中心及其边缘区域的肿瘤组织细胞全部凋亡,大大提高了抗肿瘤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