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垫块

    公开(公告)号:CN10270441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95418.6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垫块。所述随动支撑垫块内设有至少一个跟随液压油缸,所述随动支撑垫块内设有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设于所述下支撑表面上的腔体开口,所述跟随液压油缸固定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跟随液压油缸垂直于所述支撑表面设置,且其顶升端可从所述腔体开口处伸出/完全缩入所述腔体内;所述随动支撑垫块的上支撑表面处设有用于和所述上部结构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能够作为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桥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跟随支撑机构。

    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05723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095420.3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系统。所述随动支撑系统包括跟随壳体和跟随液压油缸,所述跟随壳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上、下支撑表面,并具有至少一个垂直所述上、下支撑表面设置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位于所述下支撑表面上的开口;所述跟随液压油缸被套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跟随壳体和所述跟随液压油缸分别固定于上部结构底部、或二者相固接并整体安装于所述上部结构底部,所述上支撑表面与所述上部结构底部贴合;所述跟随液压油缸的顶升端可从所述开口伸出/完全缩入所述腔体内。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为桥梁顶升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桥梁断柱顶升施工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04412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095605.4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断柱顶升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所述桥梁的桥墩上布设抱柱梁系,在所述抱柱梁系和反力基础之间设置顶升液压油缸,对于所述抱柱梁系下方的桥墩进行切割;控制所述顶升液压油缸将所述上部结构顶升至预订高度,并通过垫块对于所述上部结构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跟随垫块和临时垫块,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桥墩的上部切割面上固定安装所述跟随垫块,之后在所述顶升液压油缸顶升过程中,控制所述跟随垫块持续顶升并顶紧所述桥墩的下部切割面或置于所述下部切割面上的临时垫块。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

    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垫块

    公开(公告)号:CN102704411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095418.6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垫块。所述随动支撑垫块内设有至少一个跟随液压油缸,所述随动支撑垫块内设有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设于所述下支撑表面上的腔体开口,所述跟随液压油缸固定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跟随液压油缸垂直于所述支撑表面设置,且其顶升端可从所述腔体开口处伸出/完全缩入所述腔体内;所述随动支撑垫块的上支撑表面处设有用于和所述上部结构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能够作为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桥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跟随支撑机构。

    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0572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5420.3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系统。所述随动支撑系统包括跟随壳体和跟随液压油缸,所述跟随壳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上、下支撑表面,并具有至少一个垂直所述上、下支撑表面设置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位于所述下支撑表面上的开口;所述跟随液压油缸被套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跟随壳体和所述跟随液压油缸分别固定于上部结构底部、或二者相固接并整体安装于所述上部结构底部,所述上支撑表面与所述上部结构底部贴合;所述跟随液压油缸的顶升端可从所述开口伸出/完全缩入所述腔体内。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为桥梁顶升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桥梁断柱顶升施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0441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095605.4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断柱顶升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所述桥梁的桥墩上布设抱柱梁系,在所述抱柱梁系和反力基础之间设置顶升液压油缸,对于所述抱柱梁系下方的桥墩进行切割;控制所述顶升液压油缸将所述上部结构顶升至预订高度,并通过垫块对于所述上部结构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包括跟随垫块和临时垫块,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桥墩的上部切割面上固定安装所述跟随垫块,之后在所述顶升液压油缸顶升过程中,控制所述跟随垫块持续顶升并顶紧所述桥墩的下部切割面或置于所述下部切割面上的临时垫块。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

    用于支撑建筑物的工具式垫块

    公开(公告)号:CN202645039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137077.X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顶升施工辅助构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建筑物的工具式垫块。该工具式垫块以一顶部开口的钢箱为其主体,所述钢箱内设置有若干加劲肋板,所述加劲肋板垂直焊接于所述钢箱底部,并将所述钢箱分隔为若干小格箱,所述小格箱内浇注有钢纤维混凝土块,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块上表面、所述加劲肋板上端面与所述钢箱顶部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并组合构成所述工具式垫块的支撑面。其优点是:工具式垫块的承压介于钢结构与混凝土之间,但强度远大于混凝土,但重量远小于钢垫块;工具式垫块的变形程度、起吊点对垫块影响的变形程度等不利因素均有效得到控制,且其平整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随动支撑垫块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09413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36821.4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支撑垫块。所述随动支撑垫块内设有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设于下支撑表面上的腔体开口,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有一个随动液压油缸和一个与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同轴设置的平衡油缸,所述随动液压油缸的顶升方向垂直于支撑表面,所述平衡油缸固定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随动液压油缸的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平衡油缸的顶升端上,所述顶升端可从所述开口处伸出/完全缩入所述腔体内;所述随动支撑垫块的上支撑表面处设有用于和所述上部结构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

    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液压油缸

    公开(公告)号:CN202509412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36808.9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随动液压油缸。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包括具有底座的缸体及顶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具有垂直于所述顶举机构顶升方向的支撑表面,所述随动液压油缸处于最小高度时,所述顶举机构的顶升面与所述支撑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位于所述支撑表面和所述基座之间。其优点是: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度,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可操作性以及整体受力性能,能够作为一种在油缸的油压突然消失或油管爆裂时仍能有效支撑上部桥升桥梁,避免上部桥梁滑落的随动支撑机构,从而为桥梁顶升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645038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137034.1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或者构筑物顶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施工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控制泵站、若干顶升液压油缸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计算机和PCL控制单元,所述液压控制泵站具有至少二个位移控制点,每一所述位移控制点控制连接一组顶升液压油缸组,每一所述液压油缸组旁设置有一位移控制传感器和一位移监控传感器,所述液压控制泵站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压力传感器、位移控制传感器和位移监控传感器与所述PCL控制单元相连。其优点是:在顶升的控制点数、顶升时信号传输的距离、顶升时单个行程的控制精度、顶升累积控制精度、以及大跨径连续梁顶升的有效控制等方面均达到了桥梁顶升的新高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