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流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1026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623030.3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分流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属于动力循环技术领域,其中的压缩预冷回路组件包括主压缩预冷管路组件、前压缩预冷管路组件和旁通管路组件,前压缩预冷管路组件包括前压缩预冷管路、前置压缩机和前置预冷器,主压缩预冷管路组件的进口与前压缩预冷管路的出口连接,主压缩预冷管路组件的出口与循环发电回路组件的进口连接,前压缩预冷管路的进口与循环发电回路组件的出口连接,前置预冷器设置于前置压缩机的上游,旁通管路组件的进口连接于前置压缩机进口和前置预冷器出口之间,旁通管路组件的出口连接于主压缩预冷管路组件的进口,二氧化碳工质可选择性地通过旁通管路组件或前置压缩机,实现了主压缩机实时稳定运行的目的。

    一种电力储能系统及电力储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2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634505.9

    申请日:2020-07-02

    Inventor: 郑开云 梁宏 蒋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储能系统及电力储能方法,属于能源技术领域。该电力储能系统包括低位水池、压缩气体储罐组件、高位水池组、抽水储能系统、高压水管、低压水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气体输送管,其中,压缩气体储罐组件设置于低位水池中;高位水池组设置于压缩气体储罐组件的顶部;高压水管一端与抽水储能系统连接,另一端与高位水池组连通,低压水管一端与抽水储能系统连接,另一端与低位水池连通;气体输送管一端与压缩气体储罐组件连通,另一端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连接。该电力储能系统既能实现抽水储能又能实现压缩空气储能,储能更加灵活,且无需借助地理条件,建设地点的选择更加灵活。

    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2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634490.6

    申请日:2020-07-02

    Inventor: 郑开云 梁宏 蒋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重力储能系统包括:质量块;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固定件和承重墙,多个所述承重墙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承重墙之间形成升降通道,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承重墙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固定件用于承载所述质量块;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行吊,所述行吊中的电机设备设置为发电电动机,所述行吊安装于所述承重墙的顶端,所述行吊用于搬运所述质量块。通过上述结构,该重力储能系统对地理条件要求较低,占地面积较小。

    一种煤低温干馏及发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0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889042.8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煤低温干馏及发电联产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和煤干馏装置。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发电效率高,采用30MPa/620℃/620℃/620℃参数,供电煤耗260g/kWh以下,煤的能量利用率高,并且可采用现有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材料,设备造价与现有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相当,锅炉燃煤产生热量递级利用,高温热量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中温热量用于煤的低温干馏,低温热量用于煤的干燥,系统运行不仅产生电力,并且产出的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煤气、焦油和半焦,使低阶煤得到提质,进一步提高煤的能量利用率。

    一种电氢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6413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669658.7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联产系统及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电氢联产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预冷器、加热炉及甲醇重整制氢装置;加热炉上设置有甲醇进口和空气进口,第一压缩机用于压缩CO2工质,二氧化碳透平连接于发电机,二氧化碳透平的入口二氧化碳透平的入口和高温回热器的高压侧出口之间连通有位于加热炉内的加热管路,二氧化碳透平的出口连通甲醇重整制氢装置的CO2工质进口,甲醇重整制氢装置连通有输送甲醇和水的混合液的输送管路,由二氧化碳透平的出口流出的CO2工质能够加热甲醇和水的混合液。实现了利用甲醇来产生电能和氢能,从而能够满足偏远地区的用电及用氢需求。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储注的预热预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4641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718319.3

    申请日:2020-07-23

    Inventor: 梁宏 蒋励 郑开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储注的预热预冷系统,包括:充注工质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充注储罐、预热器及加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中设置有用于充注工质的充注接口,加热器连接至充注接口;回收工质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冷器、冷却器及回收储罐,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中设置有用于排出工质的排气接口,预冷器连接至排气接口;预热预冷回路,与预热器和预冷器连接,预热预冷回路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并用于与经过预热器的工质进行换热以实现工质的预热,及与经过预冷器的工质进行换热以实现工质的预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减小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储注时加热器和冷却器功率的预热预冷系统。

    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205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634490.6

    申请日:2020-07-02

    Inventor: 郑开云 梁宏 蒋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重力储能系统包括:质量块;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固定件和承重墙,多个所述承重墙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承重墙之间形成升降通道,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承重墙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固定件用于承载所述质量块;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行吊,所述行吊中的电机设备设置为发电电动机,所述行吊安装于所述承重墙的顶端,所述行吊用于搬运所述质量块。通过上述结构,该重力储能系统对地理条件要求较低,占地面积较小。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电力储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569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101141.1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电力储能装置,包括一用于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该基于相变储热的电力储能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将其热能储存于相变储热材料内的高温蓄热器,高温蓄热器设置在热力循环发电装置上,在放热过程中,相变储热材料将热量传递给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本发明高温蓄热器中的相变储热体的热量被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吸收,可使其达到1000℃以上的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热效率可达63%以上,高温蓄热器的热能在夜间电费较低时通过电加热方式蓄积,白天在电费较高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所构成的储能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60%以上。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电力储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569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1911101141.1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储热的电力储能装置,包括一用于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该基于相变储热的电力储能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将其热能储存于相变储热材料内的高温蓄热器,高温蓄热器设置在热力循环发电装置上,在放热过程中,相变储热材料将热量传递给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本发明高温蓄热器中的相变储热体的热量被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吸收,可使其达到1000℃以上的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热效率可达63%以上,高温蓄热器的热能在夜间电费较低时通过电加热方式蓄积,白天在电费较高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所构成的储能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60%以上。

    一种电力调峰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0330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670616.5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峰系统,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超临界CO2循环子系统,包括沿CO2工质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压缩机、回热结构、CO2透平、蓄热装置、回热结构和预冷器,CO2透平连接发电机,蓄热装置内具有蓄热介质,CO2工质能够与蓄热介质于蓄热装置内交换热量;电解制氢子系统,包括输水装置和电解制氢装置,电解制氢装置连接有储氧装置,电解制氢装置连接用于提供电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站,水能够与蓄热介质于蓄热装置内交换热量而汽化;燃烧装置,具有燃烧室和连通燃烧室的燃料进口、氧气进口、CO2进口和CO2出口,氧气进口连接储氧装置,CO2进口连通于回热结构,CO2出口连通于CO2透平。本发明提出的电力调峰系统,能够实现削峰填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