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换热盘管的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

    公开(公告)号:CN206387006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21440062.5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换热盘管的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上盘管外侧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上设有翼型导流叶片组,翼型导流叶片组由沿上盘管高度方向竖直排列的多片迎风角度可调的翼型导流叶片组成,翼型导流叶片组的前缘对着上盘管的来流方向。本实用新型在上盘管处安装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而下盘管处不安装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通过导流板调节流动阻力,人为缩小了上、下盘管的迎风流量差距,从而实现了换热盘管的均流目的。经实测验证表明,采用外置式均流翼型导流板后,上、下盘管的流量比可提升至90%以上。

    均匀出口流场的凝汽器喉部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8321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42682.X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匀出口流场的凝汽器喉部导流装置,包括上层导流装置和下层导流装置,所述上层导流装置采用直线型导流板,位于凝汽器喉部内、低压加热器轴线以上空间,上层导流装置的若干直线型导流板沿低压加热器轴线方向水平分散布置;所述下层导流装置采用弧线型导流板,位于凝汽器喉部内、低压加热器轴线以下空间,下层导流装置的若干弧线型导流板沿低压加热器轴线垂直方向水平分散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少凝汽器喉部的排汽涡流,均匀凝汽器喉部出口的流场,将有利于下游凝汽器热负荷的均匀分配。

    一种液体、气体燃料燃烧完全度和燃气流量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9996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510026971.4

    申请日:2005-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气体燃料燃烧过程中燃烧完全度和燃气流量的确定方法,步骤为:在燃料输送管道、空气管道和烟气管道上分别设置三测点,并安装常规的测量装置或取样装置;分别测量测点1的燃料成分和流量;测点2的空气成分;测点3的燃气成分;将三测点的测量数据输入计算单元;根据空气、燃料和燃气的成分以及燃料流量Mburn,计算空气流量Mair、燃气流量Mgas和燃烧完全度ηB。由于本发明中唯一要直接测量的是燃料流量,由于流量小,流通管径小,并有足够长的稳定流段,可用常规的流量测量方法测量。其它测量量为燃料成分、空气成分和燃气成分,可用常规测量方法和装置容易测量和分析,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燃烧完全度和燃气流量的确定的难题。

    均匀出口流场的凝汽器喉部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83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0242682.X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匀出口流场的凝汽器喉部导流装置,包括上层导流装置和下层导流装置,所述上层导流装置采用直线型导流板,位于凝汽器喉部内、低压加热器轴线以上空间,上层导流装置的若干直线型导流板沿低压加热器轴线方向水平分散布置;所述下层导流装置采用弧线型导流板,位于凝汽器喉部内、低压加热器轴线以下空间,下层导流装置的若干弧线型导流板沿低压加热器轴线垂直方向水平分散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少凝汽器喉部的排汽涡流,均匀凝汽器喉部出口的流场,将有利于下游凝汽器热负荷的均匀分配。

    一种橄榄球形凝汽器管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82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00229.5

    申请日:2019-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1/02 F28B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橄榄球形凝汽器管束及其应用,包括由冷却水管叉排构成的主凝区和空冷区,所述主凝区内设有空白区,所述空冷区设在所述空白区内部,所述主凝区为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球形结构;所述空冷区的管束轮廓处设有下部开口的挡汽板,所述空冷区的下部与所述空白区连通;所述挡汽板与所述主凝区的内轮廓形成未凝结气体汇集通道;所述空冷区的上部管束与所述挡汽板的上部之间设有抽气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使管束热负荷分布,具有冷凝充分、提高空冷区出口空气浓度的特点。

    一种具有双梯形空冷区的窄带顺流式凝汽器管束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0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550669.8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梯形空冷区的窄带顺流式凝汽器管束,该管束包括两个主凝区和设在两个窄带顺流主凝区之间的空冷区,主凝区和空冷区均由冷却水管叉排而成,主凝区外缘设有多个倾斜向上的渐缩形蒸汽引导通道,内缘设有多个倾斜向下的未凝气体汇集通道,蒸汽引导通道和未凝气体汇集通道交错布置将主凝区分隔成折转的窄形飘带,空冷区整体呈狭长型,由上梯形和下梯形组成,蒸汽沿途经引导通道均匀顺流到主凝区冷凝,剩余未凝气体经未凝气体汇集通道流入狭长型空冷区进一步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汽阻小、冷凝充分、出口空气浓度高,可以使抽气设备在低抽气压力下将未凝气体抽走,不致抬高凝汽器压力。

    一种具有双梯形空冷区的窄带顺流式凝汽器管束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0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50669.8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梯形空冷区的窄带顺流式凝汽器管束,该管束包括两个主凝区和设在两个窄带顺流主凝区之间的空冷区,主凝区和空冷区均由冷却水管叉排而成,主凝区外缘设有多个倾斜向上的渐缩形蒸汽引导通道,内缘设有多个倾斜向下的未凝气体汇集通道,蒸汽引导通道和未凝气体汇集通道交错布置将主凝区分隔成折转的窄形飘带,空冷区整体呈狭长型,由上梯形和下梯形组成,蒸汽沿途经引导通道均匀顺流到主凝区冷凝,剩余未凝气体经未凝气体汇集通道流入狭长型空冷区进一步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汽阻小、冷凝充分、出口空气浓度高,可以使抽气设备在低抽气压力下将未凝气体抽走,不致抬高凝汽器压力。

    多级液浴式换热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9093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03129492.8

    申请日:2003-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液浴式换热器,它由多个换热室串联组成,形成梯级逆流液浴换热方式。每级换热室的予、受热流体换热面浸入同一液态热媒之中,换热室底部置有搅拌器,顶部设置膨胀罐、安全阀,膨胀罐与换热室相通,浮动盖位于膨胀罐顶部,浮动盖与膨胀罐顶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膨胀罐与大气相通,形成开放式结构。本发明利用热媒有效隔离换热流体,并以常压、开放方式运行。运行期间,换热器中充满热媒,停用后,换热器无需采用额外的防腐保养措施。本发明特别适合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动力等工业领域中需要对换热流体进行有效隔离,以免引起燃烧、爆炸、剧毒物质扩散、流体固化、腐蚀、产品被污染等严重不良后果的低温换热场合。

    一种燃气轮机运行状态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2305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26970.X

    申请日:2005-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运行状态的确定方法,步骤为:在燃料输送管道、压气机进气管道和燃气透平排烟管道上分别设置三测点,并安装常规的测量装置或取样装置;分别测量测点1的燃料成分和流量;测点2的空气成分;测点3的燃气成分;将三测点的测量数据输入计算单元;根据空气、燃料和燃气的成分以及燃料流量Mburn,计算空气流量Mair、燃气流量Mgas和燃烧完全度ηB。由于本发明中要直接测量的是燃料流量,因其流量小,流通管径小,并有足够长的稳定流段,可用常规的流量测量方法测量。其它测量量为燃料成分、空气成分和燃气体成分,用常规测量方法和装置容易测量和分析,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燃气轮机几个关键参数难测而无法确定其运行状态的难题。

    一种燃煤锅炉全负荷SCR脱硝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41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30570.7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全负荷SCR脱硝系统,包括脱硝反应器、空预器,所述空预器包括烟气道和空气道,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道出口通过所述空预器的烟气道与静电除尘装置连接,所述空预器的空气道的输入端与送风机连接,输出端与二次风箱连接,该系统还包括暖风器,所述暖风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临近发电机组汽轮机的压力缸抽气口和空预器的空气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暖风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脱硝反应器的烟道进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保证燃煤锅炉满足最低技术出力以上全负荷、全时段稳定运行,烟气中NOx排放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要求,还可以实现并网后真正意义上的全负荷脱硝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