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6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1521.9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考核评估系统,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连接升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连接输电线路一端,输电线路另一端接入无穷大母线系统;考核评估系统包括三处故障点:出口故障点,位于发电机组和升压变压器之间;近处故障点,位于输电线路靠近升压变压器的一端;输电线路故障点,位于输电线路上;分别在上述三处故障点及相角差误并列的电气扰动工况下,计算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考核截面的扭振疲劳寿命损耗;将计算结果与设定的标准比较,从而对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进行评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电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考核评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方法兼具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更全面、更接近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93076.5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流站调相机的暂态强励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采集并分析换流站的相关信息,基于分析结果得到调相机所接系统电压的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换流站直流系统的运行数据;步骤S2:基于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完成对调相机的暂态强励控制。本发明中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是根据仿真经验和公式得出的合理范围值,不需要利用换流站的信息,更加具有通用性;暂态强励的励磁电压不需要通过系统电压或机端电压的反馈得到,而是在较短时间内平滑地升至暂态强励的励磁电压参考值,可以更加迅速、平滑地提升励磁电压,从而避免引发其他系统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08612.9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园区定位为导向的园区综合能源网络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待规划的园区分类;步骤S2:对分类的园区进行定位分析;步骤S3:根据园区定位的定位分析结果构建园区的能源网络物理层构架;步骤S4:根据所述能源网络物理层构架构建园区定位为导向的双层规划模型;步骤S5:根据园区定位分析结构和所述双层规划模型对园区内多能源网络进行规划优化。本发明以能源、经济、环境效益最高为目标,综合考虑园区的产业结构、能源类型、负荷特征、环境因素等都会对多能互补系统的源、网、荷、储的规划,从而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9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1142936.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次同步振荡抑制的风电机组变流器PI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风电机组变流器的内环PI控制器的积分系数Ki;获取最优PI参数轨线斜率;通过最优PI参数轨线斜率获取内环PI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p;对比例系数Kp进行验证;若比例系数Kp满足验证条件,则结束;若比例系数Kp未满足验证条件,则返回步骤1,对内环PI控制器的积分系数Ki进行调整,直至比例系数Kp满足验证条件。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风电机组变流器的PI参数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次同步阻尼,避免次同步振荡的发生;提出了变流器的PI参数优化设计的通用流程,且无需对特定系统进行仿真,简化了PI参数优化设计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3072.7
申请日:2024-07-04
IPC: G06F30/367 , H02J3/3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脚本自动执行的HVDC换相失败实时仿真与结果统计方法和系统,包括:在实时仿真系统中搭建HVDC输电系统,在脚本文件中编写批处理程序,通过批处理程序模拟各种仿真工况,自动控制实时仿真系统模拟不同工况的故障情况;仿真结束后,根据换相失败的特征和相关的状态变量,利用脚本文件,自动生成分析换相失败所需要的仿真波形图和状态变量报表,状态变量报表包括逆变侧交流电压有效值的最小值、逆变侧熄弧角的最小值,调相机励磁电流的最大值、是否发生换相失败以及发生换相失败的次数。本发明通过脚本程序文件控制制实时仿真系统模拟不同工况的故障情况,可以做到可重复、批处理的效果,提高了仿真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34576.2
申请日:2022-10-28
IPC: H02J3/36 , H02J3/16 , H02J3/46 , H02J3/50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相机考虑瞬时无功出力能力的短路电流评估方法及系统,根据调相机初始运行状态和电磁模型参数,计算调相机模型初始状态;根据调相机初始运行状态、电磁模型参数和变压器等值电抗,计算调相机的无功增量系数,将无功增量系数与第一阈值比较,评估无功出力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根据调相机模型初始状态和电磁模型参数计算调相机短路电流的时间尺度系数;计算短路电流的时间尺度系数比及第二阈值,将短路电路时间尺度系数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评估短路电流是否满足要求;若短路电流满足要求,则评估结束。本发明综合评估瞬时无功出力与短路电流,应用更简便,对瞬时无功出力能力进行了量化,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39452.4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固废基地园循环更新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输入城市发展参数、规划参数、模型参数及设备状态进行更新;步骤S2:根据所有可能的解确定设备更新后的状态;步骤S3:求得奖励值后将奖励值与状态变化存储在记忆池中备用;步骤S4:将记忆池中的经验积累与当前动作结合以更新参数;步骤S5:将城市发展预测结果与设备初始状态融合得到设备更新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固废基地园循环更新规划、设备和介质。本发明具备时序性及普适性,能够根据城市发展变化,对规划方案进行更细致的循环更新,同时降低方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错误判断而产生的不必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04849.X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J1/00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同步握手协议的MMC结构及控制方法,包括:集中控制主机和MMC能量变换子模块;所述集中控制主机作为主站进行控制,包括:采样检测电路、RS485通信电路和同步信号发生电路;所述MMC能量变换子模块作为从站进行控制,包括:MMC全桥控制电路、同步信号接收电路、RS485通信电路和输出接口。本发明在结构与控制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通过改变MMC能量变换子模块的级联数量适应不同等级的电压,故障时可仅对发生故障的MMC能量变换子模块进行拆卸而不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输出电压类型方面,可以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而输出不同的电压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00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362056.X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的通用小信号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目标电力系统的元件进行分解,得到需要建模的元件;对需要建模的元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每个元件的状态空间模型;对电力系统元件模型进行分类,得到两类模型;根据模型的连接关系,参照两类模型间的联立方法将元件模型联立为完整系统模型。本发明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所有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研究建模;提出一种次同步振荡系统元件模型的简便分类;提供了元件模型的接口,避免了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可以直接实现元件间的联立;提供了标准的建模接口,便于新系统模型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9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42936.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次同步振荡抑制的风电机组变流器PI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风电机组变流器的内环PI控制器的积分系数Ki;获取最优PI参数轨线斜率;通过最优PI参数轨线斜率获取内环PI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p;对比例系数Kp进行验证;若比例系数Kp满足验证条件,则结束;若比例系数Kp未满足验证条件,则返回步骤1,对内环PI控制器的积分系数Ki进行调整,直至比例系数Kp满足验证条件。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风电机组变流器的PI参数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次同步阻尼,避免次同步振荡的发生;提出了变流器的PI参数优化设计的通用流程,且无需对特定系统进行仿真,简化了PI参数优化设计流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