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46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436202.1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改性大比表面积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催化剂制备过程为:(1)将可溶性Co盐和可溶性过渡金属盐溶解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2)在混合溶液中添加过量葡萄糖与微量乙醇;(3)固定载体与转子于混合溶液中搅拌,水浴加热;(4)水浴加热至溶液成溶胶状,分离载体与转子;(5)将均匀附着胶体的载体置于烘箱中加热至完全脱除水分;(6)将催化剂前驱体@载体充分焙烧结晶,得到整体式催化剂。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环保、制备条件温和、制备步骤简化,得到的整体式催化剂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强,可以用于催化燃烧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环境催化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45372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56671.4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秸秆复合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城市污泥为主原料、农业废弃物为辅料、木焦油为粘结剂充分混捏后进行造粒、烘干,得到污泥-秸秆复合颗粒;(2)将污泥-秸秆复合颗粒送入炭化炉中,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同时炭化和活化,得到产物污泥基生物质活性炭与热解气,其中,污泥基生物质活性炭冷却后包装;(3)热解气经除尘、净化后,得到木焦油、木醋液和不凝气体,不凝气体返回炭化炉作为燃料,木醋液部分返回喷入炭化炉中作为活化剂,木焦油则作为造粒原料循环使用。本发明利用污泥和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制备方法简单,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07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82677.2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有机氟化工产生的废碱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废碱液的pH调节至3~7,得到pH调节后的废水;pH调节后的废水输送到除氟反应釜,在除氟反应釜内加入钙剂,反应1~2小时,得到悬浊液;悬浊液进行沉淀,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上清液和固体,上清液进入电催化氧化装置,固体压滤后返回除氟反应釜;在电催化氧化装置中,发生电催化氧化反应,使上清液中的有机氟变为无机氟,得到电催化氧化后的废水;电催化氧化后的废水输送到MVR蒸发器,回收粗盐,蒸馏水回用或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集成创新了pH调节除氟‑电催化氧化‑MVR有机氟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解决了含氟废水降解难,直接进MVR蒸发器有机氟化物缩聚易结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53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456671.4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秸秆复合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城市污泥为主原料、农业废弃物为辅料、木焦油为粘结剂充分混捏后进行造粒、烘干,得到污泥‑秸秆复合颗粒;(2)将污泥‑秸秆复合颗粒送入炭化炉中,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同时炭化和活化,得到产物污泥基生物质活性炭与热解气,其中,污泥基生物质活性炭冷却后包装;(3)热解气经除尘、净化后,得到木焦油、木醋液和不凝气体,不凝气体返回炭化炉作为燃料,木醋液部分返回喷入炭化炉中作为活化剂,木焦油则作为造粒原料循环使用。本发明利用污泥和农业秸秆制备活性炭,制备方法简单,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6202.1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改性大比表面积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催化剂制备过程为:(1)将可溶性Co盐和可溶性过渡金属盐溶解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2)在混合溶液中添加过量葡萄糖与微量乙醇;(3)固定载体与转子于混合溶液中搅拌,水浴加热;(4)水浴加热至溶液成溶胶状,分离载体与转子;(5)将均匀附着胶体的载体置于烘箱中加热至完全脱除水分;(6)将催化剂前驱体@载体充分焙烧结晶,得到整体式催化剂。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环保、制备条件温和、制备步骤简化,得到的整体式催化剂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强,可以用于催化燃烧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环境催化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247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21584.3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污染土壤异味的泡沫复合修复材料及治理方法,泡沫复合修复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制备而成:表面活性剂1‑10份、增稠剂0.1‑1份、稳定剂1‑5份、氧化剂1‑5份、纳米颗粒1‑5份及水59‑87.9份。污染土壤异味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增稠剂分散至水中,之后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氧化剂及纳米颗粒加入至泡沫喷射装置中,并混合均匀;3)通过泡沫喷射装置喷出泡沫,使泡沫覆盖在有异味的污染土壤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治理污染土壤异味,减少污染土壤中异味物质向大气中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88528.1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7/22 , B01J35/10 , B01J35/04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碳微电解-类芬顿催化体系及应用,该体系包括蜂窝陶瓷类芬顿催化剂和铁碳微电解填料。所述的蜂窝陶瓷类芬顿催化剂包括多孔蜂窝陶瓷基体,粘结剂和铁活性组分,其中粘结剂的上载量为80~130g/L,铁活性组分的上载量为30~90g/L。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铁基材料40~70%、碳基材料15~30%、粘结剂5~25%和介孔剂1~20%。将所述铁碳微电解-类芬顿催化体系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在有机废水中加入蜂窝陶瓷类芬顿催化剂和铁碳微电解填料,同时进行水循环和曝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以铁碳微电解反应内源产生的H2O2替代外源添加的H2O2,效果稳定持久并且可重复利用,可以降低企业废水处理的成本和风险,便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70497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42553.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酸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催化氧化:对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2)共聚气浮:将电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压缩空气和PAM进行共聚气浮;(3)铁碳微电解耦合类芬顿处理:将共聚气浮处理过的废水进行铁碳微电解耦合类芬顿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集成创新了电催化氧化‑铁碳微电解+类芬顿催化体系降解丁二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电催化氧化的停留时间在20s以内,COD降解速率得到极大地提升,电催化氧化的能耗低。本申请避免了双氧水的加入,且无需调节废水pH。
-
公开(公告)号:CN1115455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457773.8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脱附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有机污染土壤粉碎、过筛、烘干后,送入热脱附炉进行热脱附,得到修复土壤和脱附气体,其中,修复土壤冷却后即完成处理,脱附气体除尘后送入燃烧器燃烧;(2)从燃烧器排出的高温烟气送入热脱附炉中作为热源加热有机污染土壤,得到低温烟气;(3)所得低温烟气与送入燃烧器的助燃空气换热后,再经烟气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本发明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修复了土壤,避免了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98309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75930.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阻隔VOCs挥发效果的测试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泡沫层覆盖在有机溶剂液滩或有机污染土壤表面,之后一起放入VOCs释放舱中;2)控制VOCs释放舱的温度及湿度,每间隔一段时间通过气体采样泵采集VOCs释放舱内的气体样品;3)采集的气体样品进入气相色谱仪中分析,得到VOCs释放舱内的待测有机物浓度c1;4)将未覆盖泡沫层的有机溶剂液滩或有机污染土壤替换放入VOCs释放舱中,重复步骤2)及步骤3),得到VOCs释放舱内待测有机物浓度的最大值c0,计算得到泡沫对待测有机物的挥发阻断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用于环境修复领域VOCs阻断效果评价及验证,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数据准确率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
-
-
-
-
-
-
-
-